这时,在一边等着的苏清平搓着手凑到苏瑶跟前,笑出一脸褶子:“闺女,这下总该让云峰同志教我骑车了吧?”他眼巴巴地望着苏瑶,像个讨糖吃的孩子。
“行,您直接去找他就成。”苏瑶笑着应下。
听到这话,苏清平咧着嘴嘴、小跑着去找周云峰同志了。
晚饭时分,一家人围坐在方木桌旁,苏瑶放下筷子,开口道:“爹,石头好不容易放四天假,明天您跟他一块去县城,在咱们新房子里住几天。”
苏清平顿时眉开眼笑:“好啊!我跟石头还没在新房里歇过脚呢!”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苏瑶就带着全家动身进城。
摩托车载不下这么多人,周云峰先载着苏清平和林卫民到镇上坐班车,他们一路颠簸着往县城去。
送完苏清平他们,周云峰很快返回,载着铁蛋和石头,苏瑶载着母亲,摩托车“突突”响着,朝着县城出发,他们身后,一溜半大小子咧着嘴追着摩托车疯跑。
到了县城的新房子,苏阳这儿摸摸,那儿看看,兴奋地在各个房间跑来跑去。
安顿好家人,苏瑶从挎包里取出纸信封,里面装着她精心绘制的玻璃瓶设计图。
她仔细抚平图纸的折角,深吸一口气,给家人交代一声自己的去向,便驾驶着摩托车朝着县城东郊的玻璃厂驶去。
县玻璃厂是栋老式红砖厂房,这是一家老牌国营厂,高大的烟囱冒着白烟,厂房里传来机器的轰鸣声,门口挂着“红星玻璃制品厂”的牌子,字迹有些斑驳。
门卫大爷正在看报纸,苏瑶上前将一包大前门放在他面前的桌上:“大爷,我想定制一些玻璃瓶,应该找哪个科室?”
大爷把烟揣进兜里,听说她要订制瓶子,推了推老花镜:“小姑娘,你得先登记一下,技术科得找李科长,往里走,红砖房二楼拐角。”
苏瑶登记好,谢过门卫大爷,踩着水泥楼梯上楼,技术科的门敞着,一位四十多岁、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人正伏在绘图板前,手里拿着铅笔和三角尺忙碌着。
“请问是李科长吗?”苏瑶轻轻叩门。
中年人抬起头,神色略显疲惫,但眼神很锐利:“我就是,同志你有什么事?”
苏瑶展开图纸,平铺在桌面上:“我想订制一批玻璃瓶。”
李科长扶了扶眼镜,仔细端详图纸,图上画着一个线条流畅的方瓶,瓶肩圆润,瓶身略呈弧线,底部特意加厚标注。
“这瓶子……”李科长拿起放大镜,“我们这儿主要生产日用玻璃制品,规格都是固定的。
你这图纸比我们平时生产的玻璃制品复杂的多啊。
你看这里,”他指着瓶口,“你要的这个螺旋口,密封性要求高,模具得重新开。”
苏瑶点点头,“我明白,但这设计能更好保存液体,防止挥发,瓶身做成方中带圆,握感更舒适,摆在柜台上也显眼。”
李科长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你要多少个?”
“先订一千个试产,如果销售情况好,下个月再追加两千。”苏瑶语气坚定,“最重要的是透明度,瓶身必须晶莹透亮,不能有气泡和杂质。”
“这可是高标准啊,你这订单数量太少了点,我们的客户一般都是三千起订。”李科长皱眉,“而且,这玻璃瓶得用最好的石英砂,烧制温度也要控制得更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