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分局的空气,比李伟那间审讯室里凝固的血液还要沉重。
赵卫国站在那面写满了矛盾与荒谬的黑板前,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烟雾熏得他那双赤红的眼睛越发干涩。
黑板上,何雨水那“完美的不在场证明”和“京城大侠”那神鬼莫测的“隔空杀人”,像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无情地嘲讽着他二十多年刑侦经验建立起来的整个世界观。
就在这压抑得令人窒息的氛围中,一阵尖锐而突兀的刹车声,像一把锋利的裁纸刀,划破了分局大院门口的沉闷。
一辆崭新的、漆黑锃亮的伏尔加轿车,在一众灰扑扑的二八大杠自行车和那辆饱经风霜的军用吉普旁,停了下来。
那车身,在阴沉的天色下,依旧反射着一种与这个地方格格不入的、属于权力的幽光。
车门打开,先下来的是一双一尘不染的“三接头”黑皮鞋,鞋面擦得能照出人影。
紧接着,一个穿着笔挺的深灰色毛料中山装的男人,从车里钻了出来。
他约莫二十五六岁,身材清瘦,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
镜片后面,是一双冷静到近乎冷漠的眼睛。
他手里拎着一个厚实的牛皮公文包,站在那里,就像一个误入乡下泥塘的城里贵客,眉宇间不自觉地流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嫌恶。
“高专家,这边请。”分局局长亲自小跑着上前,脸上堆着谦卑的笑,那姿态,让旁边的小刘看得心里一阵憋屈。
这位,就是市局连夜派下来的,据说是在苏联留过学、精通最新犯罪心理学和痕迹学的刑侦专家——高材生。
高材生微微颔首,算是回应了局长的殷勤。
他迈开步子,那双昂贵的皮鞋小心翼翼地避开地上的烟头和痰迹,仿佛脚下不是公安局的水泥地,而是一片布满了瘟疫的雷区。
当他走进那间被赵卫国当作战时指挥部的审讯室时,一股浓烈的、混杂着劣质烟草、汗水和宿夜未散的焦虑气息,扑面而来。
高材生好看的眉头,立刻紧紧地皱了起来。
“赵卫队,这位是市局派来的高材生同志,来指导我们工作的。”局长在一旁介绍道。
赵卫国掐灭了手里的烟头,转过身,那张棱角分明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他伸出那只布满老茧、指甲缝里还残留着些许污垢的手:“赵卫国。”
高材生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他伸出的手,并没有去握。
他用两根修长的手指,在空气中嫌恶地扇了扇,仿佛要驱散那股让他不适的烟味,然后将目光投向了那面黑板。
当他看到黑板上那些“京城大侠”、“隔空杀人”、“妖法”等字眼时,他那薄薄的嘴唇,勾起了一抹毫不掩饰的讥诮。
“这就是你们奋战了两天两夜的成果?”他的声音,清越而平直,却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意味,“一个‘京城大侠’的民间鬼故事,和一墙不知所云的血字涂鸦?赵卫国同志,你们东城分局的办案效率,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这番话,像一记无声的耳光,狠狠扇在了审讯室里所有人的脸上。
小刘和其他几个年轻公安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赵卫国脸上的肌肉,不易察觉地抽动了一下。
他压下心头那股子窜起来的邪火,指着黑板的左侧,沉声道:“目前最大的嫌疑人是南锣鼓巷95号院的何雨水。所有的动机,都指向她。但她拥有一个由几十个邻居共同见证的、完美得滴水不漏的不在场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