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冬天,昌平这边的生产队已经有了不小变化,山间小路几次整修,平平整整的,还从水库里面引出来了一条水渠,穿过了村头的田地,在村子里面也打了个转,最终引入到了村子最南面的水塘里面。
顾青在生产队这边下车,杨厂长,三个副厂长,还有刘科长也都下来了,同顾勇打了声招呼,顾青在挎子车里面提出来一个竹筐,里面装着两个七八斤的大甲鱼,让生产队这边备上,中午的时候好招待。
“这么大的甲鱼,在哪弄的?”
刘科长瞧着甲鱼,新奇问道。
“什刹海。”
顾青笑着说道。
“看样子,咱们中午有口福了。”
杨厂长也笑了笑,三个副厂长跟着看了看甲鱼,他们作为干部,定量比一般人多一些,但是在吃肉上面,还不能自由,现在瞧着甲鱼,感觉顾青安排的很到位。
顾青又同杨厂长说上几句,一行人的目光也多落在后座的黄鹰上。
“在城里面都没怎么撒它,下乡了,就带着它溜溜。”
顾青在说话时候,摸了摸黄鹰的脑袋。
秦京茹这回到了昌平,就匆匆的跑回家了,最近顾青有了边三轮,以及厂子里面有涉及到昌平这边的事情,秦淮茹,秦京茹都跟着顾青回来过,这经常跟着顾青回来,她们对家没那么想,但是对秦京茹来说,现在作为城里人,回到这边还不用劳动,吹一些城里面的事情,顾青的成就,还是挺有面的。
这一行人来到乡下是有正事的,先跟着顾勇,来这边瞧瞧菜地,看了看养鸡,养鸭,还有养野猪的地方。
“这野猪的个头长得确实快。”
杨厂长来过几次了,看到野猪的个头,不由点头。
“你们都喂它们什么了?”
刘科长好奇的问道。
“就是草啊。”
顾勇指着野猪说道:“它们吃的比较多,长得也快。”
“这猪种好啊。”
杨厂长对着周围的副厂长们说道:“让野猪和家猪配种,只要后面的家猪也像野猪这么长,三年五年的,咱们厂里面就能经常吃肉了。”
刘科长连忙点头补充,说道:“养猪场那边说,最好喂猪的饲料是用玉米,豆粕,这东西想想都不现实。”现在粮食都不够人吃的,特别是刘科长在京城里面编织的关系网比较大,知道的更多一点。
“怎么不现实?”
一个副厂长说道:“你没看最近的报纸,咱们国家的化肥已经有技术突破了,只要这地上洒了化肥,粮食就能有极大的增长,咱们吃不下的粮食,也是能够喂猪换肉的嘛。”
“粮食多了,鸡蛋也能多了。”
鸡下蛋,粮食换。
只要粮食多了,那什么都好了。
刘科长听到化肥的事情,也笑着点头,说道:“是啊,有了化肥,这段时期很快就过去了。”
顾青默默的点头。
这化肥就是好啊,有了化肥,浇地就不用狗肉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