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被彻底颠覆。新型的“火种舰”不再追求威力和规模,而是极致的“小”、“隐”、“久”。
“舰体将采用‘万象种子’的终极形态,具备完全的环境拟态与规则自适应能力,可融入小行星、星云、乃至规则背景辐射之中。”
“能源系统将摒弃大型反应堆,采用基于‘共鸣之民’技术优化的、能从宇宙背景中汲取微量能量的‘永恒之芯’。”
“核心将搭载高度压缩的帝国文明数据库,以及一套能利用嬴承宇秩序亲和力进行超远程、跨规则泡感应的‘星语’通讯装置原型。”
“它更像是一颗文明的‘种子’,能在极端环境下休眠,等待复苏的时机。”徐彭岳凝视着设计图,目光悠远。
灵枢殿,血脉溯源秘境。
嬴雪华引导着嬴承宇,不再仅仅是感知秩序,而是尝试追溯他这份天赋的源头。他们通过“灵韵网络”,一次次连接那枚已被帝国严密保管的黑色晶体,让嬴承宇在那些碎片化的古老影像中,寻找最令他感到“熟悉”与“温暖”的波动。
这个过程充满了未知与风险,那些影像中蕴含的冰冷与绝望时常让嬴承宇感到不适。但他坚持着,小小的眉头紧锁,努力分辨着。
“那里……”在一次深度共鸣中,嬴承宇忽然指向影像中一闪而过的、某个布满奇异花纹的残破石柱,“那里……有和‘镜界’好像的……但是更……‘伤心’的味道……”
又是一个线索!与“镜界”相关,却更加古老、破败的遗迹!
“星语”哨站,深度交流请求。
风行云代表帝国,向“守望者”发出了更加深入的信息交换请求,着重询问了那些古老遗迹的来历,以及“终末归一律者”在达成“终极统一”过程中,是否曾遭遇过挫败,或存在某些无法“统一”的“特例”。
“守望者”的回应依旧遵循着其“协议”,但提供的信息量明显增加。
【数据调用:上古‘万序之争’。多元秩序理念碰撞,部分理念具现化为实体(如‘镜界’、‘理者遗迹’)。‘终末归一律者’为‘基准律派’最终胜利之产物,旨在终结一切争端,归于‘太一’。】
【历史记录:存在无法被完全‘统一’之‘秩序奇点’及‘概念悖论’,已被标记、隔离或处于持续压制状态。其坐标……信息缺失(疑似被最高权限封锁)。】
【关联信息:‘镜界’为上古秩序理念‘万花筒’之残留,其内规则自成体系,与主流宇宙存在差异,故难以被完全同化。】
信息虽然依旧模糊,却印证了帝国的猜测!宇宙中确实存在过反抗,并且存在连“终末归一律者”都无法完全“统一”的“秩序奇点”和“概念悖论”!而“镜界”,正是其中之一!
希望,如同在无尽黑暗中看到的遥远星光,虽然微弱,却指明了方向。
帝国的“破壁”计划,在这沉重如山的压力下,艰难却坚定地迈出了第一步。他们如同在冰川世纪寻找绿意的先驱,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对古老历史的挖掘、对自身潜力的极限探索,以及对那微乎其微的“宇宙特例”的追寻之上。这条遍布荆棘的求生之路,注定将由星火般的意志与无尽的孤独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