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一号”的成功问世,标志着帝国在对抗“归零协议”的征途上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然而,这柄新铸的利刃尚需战火的淬炼,而“铸垒”星域外围日益频繁的空间扰动预示着,新的考验已迫在眉睫。
白起的“镇幽司”侦测到,“寂灭深渊”方向再次出现了高能反应,其强度与规模远超之前的“冥河”。这一次,不再是分散的“执行终端”,而是一个更加庞大、更加凝聚的黑暗存在,其代号被龙渊临时定为——“审判之星”。它如同一个移动的黑洞,不仅吞噬光线与物质,更在持续释放着一种范围极广的“规则静默场”与“信息剥离力场”,其影响范围甚至开始干扰到“基石”模块的稳定运行。
“‘审判之星’的规则干扰强度,是‘冥河’的十倍以上!”石星澜的灵识在接触到那片区域的边缘时便感到一阵刺痛,“我们的常规舰队,恐怕难以在其力场内有效作战。即便是‘裁决者’级,单独面对也会非常吃力。”
压力再次如山般压下。帝国需要更强的盾,而不仅仅是更利的矛。
关键时刻,徐彭岳与嬴雪华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尚未完全建成的“协议屏蔽器”本身。一个更加大胆,也更具风险的计划在两人心中酝酿成型。
“既然‘基石’模块能产生稳定的‘现实稳定场’,”徐彭岳在紧急军事会议上提出,“我们能否将其力量进行定向投射?不是覆盖性的保护,而是凝聚成一面……可以移动的‘规则壁垒’?”
“理论上可行,”嬴雪华立刻接话,眼中闪烁着灵能计算的光芒,“但这需要极其精密的灵能引导和对屏蔽场能量的绝对掌控。需要将‘基石’模块的部分能量,通过灵能网络,远程传输并塑形于特定区域。这相当于……让整个帝国的灵能网络,成为这面壁垒的‘骨架’和‘肌肉’。”
这个计划意味着,帝国需要将防御的核心,从固定的巨构建筑,部分转移到由无数灵能者意志共同维持的动态力场上。其难度和对协同性的要求,远超“织网”计划。
“风险太大,”一位老成的将领提出异议,“万一能量传输失控,或者灵能网络被干扰,不仅壁垒会崩溃,甚至可能反噬‘基石’模块本身!”
“但我们没有选择!”徐彭岳语气坚决,“‘审判之星’不会给我们慢慢建好屏蔽器的时间。这是目前唯一可能抵挡它,为最终建成屏蔽器争取时间的方案!”
一直沉默的白起缓缓开口:“可试。需一精锐小队,携新型‘裁决者’,于壁垒庇护下,前出接敌,测试其防御效能,并寻找‘审判之星’之弱点。”
最终方案确定:由徐彭岳和龙渊团队负责能量定向传输的技术保障;嬴雪华统领“灵枢阁”及所有可调动的灵能者,构筑并维持“同心壁垒”;白起亲自率领由“破晓一号”及数艘最新型护卫舰组成的“破晓”小队,执行前出侦察与阻击任务。
计划定名为——“同心壁垒”。
行动当日,“铸垒”星域的气氛凝重到了极点。庞大的灵能网络被激活,数以万计的灵能者盘膝坐于各自的节点,他们的意志在嬴雪华的引导下,如同涓涓细流汇入浩瀚的海洋。徐彭岳坐镇龙渊主控中心,紧盯着能量流向的每一个参数。
“能量传输通道建立……稳定!”
“灵能网络同步率……百分之九十八点七,持续上升!”
“目标区域锁定,‘审判之星’前进路径正面!”
嬴雪华立于灵能引导中心的核心,她的灵识已成为整个网络的枢纽。她能感受到无数股或强或弱的意志汇聚而来,有坚定,有紧张,有恐惧,但更多的是一种共同的守护信念。她深吸一口气,将徐彭岳传输而来的、源自“基石”模块的磅礴能量,与这浩瀚的集体意志融合、塑形——
“以帝国之念,铸星海之盾——同心壁垒,启!”
一道凝练如实质、闪耀着七彩流光的巨大菱形光盾,骤然出现在冰冷的星空中,恰好横亘在“审判之星”的前进路径上!光盾表面,帝国玄鸟徽记若隐若现,散发出坚定不移的秩序力量。
几乎是同时,“审判之星”那庞大的黑暗轮廓进入了有效射程。它似乎察觉到了这面突然出现的光盾,速度丝毫未减,反而释放出更加狂暴的规则静默波与信息剥离力场,如同无形的海啸,狠狠撞向“同心壁垒”!
没有预想中的惊天爆炸,只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规则在无声地角力。黑暗的潮汐撞击在流光溢彩的壁垒上,激起无数规则的涟漪,光盾剧烈地荡漾着,光芒明灭不定,仿佛随时都会破碎。后方维持网络的灵能者们,齐刷刷地身体一震,不少人口鼻溢血,但没有人退缩,意志反而在压力下更加凝聚。
“壁垒能量损耗百分之十五!稳定!”徐彭岳紧盯着数据,大声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