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命你,为‘北辰’号首任舰长,统辖帝国所有星骋军力,应对未来战事。”
“臣,蒙恬,领旨!必不负陛下重托,不负帝国厚望!”蒙恬单膝跪地,声音铿锵。他知道,这不仅仅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
旗舰的更迭伴随着重要职位的补缺。李信、白煞的牺牲,留下了“凿壁”特遣队和“疾电营”的巨大空白。这两个位置,需要的不再仅仅是勇猛,更需要灵活的战术头脑和对新装备、新战法的快速适应能力。
经过慎重考量与激烈讨论,在嬴政的首肯下,新的任命很快下达:
擢升原“玄甲营”副统领,年轻将领 蒙毅(蒙恬之弟,素有勇略,且对星舰突击战术有独到见解),接替李信,统领重组后的特种作战部队,代号仍为“凿壁”,以示纪念与传承。
擢升原“破锋营”中战绩最为彪悍、以诡谲战术闻名的年轻都尉 王贲(王翦之孙,将门虎子),接替白煞,执掌“疾电营”。
这两位年轻将领的崛起,标志着帝国星骋军高层正在进行着必要的新老交替,更多的年轻血液被注入到关键岗位,他们或许缺乏老一辈的沉稳,却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和敢于冒险的锐气。
蒙毅与王贲受命于危难之际,深知肩上责任重大。他们几乎立刻便投入了对新部队的整合与新战术的钻研中,尤其是如何将“鲲鹏”级的绝对火力与“疾电营”的高速机动、“凿壁”的精锐突袭结合起来,形成全新的作战体系。
…………
龙渊基地,徐彭岳在确认“北辰”号运行稳定后,将大部分精力重新投入了对“相位偏移”技术和新型空间武器的研发中。王离虽然无法再参与高强度的感知引导,但他突破后的经验和对能量本质更深的理解,为研究院提供了无比宝贵的理论方向。他开始尝试将自己的感悟系统化,口述由嬴雪华和几位精心挑选的学徒记录整理,希望能为帝国留下这份独特的“遗产”。
章邯的统筹能力在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愈发显得至关重要,他如同一个最高效的管家,确保着“北辰”号的维护、新部队的装备、研究院的消耗以及前线最基本的补给,在濒临崩溃的边缘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公子贞的肃清行动在始皇的强力支持下,暂时扫清了朝堂上最明显的障碍,但他知道,水下的暗流依旧汹涌,那枚隐藏在帝国肌体最深处的“钉子”,仍未拔出。
“北辰”号如同新生的鲲鹏,在龙渊这混沌的北冥中展翼,承载着帝国最后的希望。然而,所有人都明白,这希望之光依旧微弱,来自深空的“收割者”与那正在不断合拢的“寒冰之网”,是不会坐视这簇火苗壮大的。新一轮,或许也是最终一轮的碰撞,已在星海的棋盘上,悄然布下了棋子。帝国的薪火,能否在这前所未有的狂风骤雨中延续,犹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