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颗太小,是不合格品!\"
\"这颗形状不规则,要回炉重造!\"
徐彭岳:\"......师兄,丹药不是零件。\"
产能爆发式增长带来了新的烦恼。仓库里堆满了火铳,多到连走路的地方都没有。士兵们来领取装备时,不得不排起长队。
\"我要领一支火铳!\"
\"先取号!前面还有三百人!\"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由于产量太大,负责登记的文书忙到崩溃,最后发明了\"自助领装备系统\"——其实就是个大转盘,转到哪个编号就领哪支火铳。
某天蒙恬来视察,看到士兵们在转盘前排队,目瞪口呆:\"徐监丞,你们这是在搞抽奖吗?\"
徐彭岳老脸一红:\"这是......新型装备配发系统。\"
就在这混乱中,徐福又有了新发明。他改造了一台水轮机,说是可以实现\"全自动化生产\"。试运行那天,所有人都来围观。
只见原料从一端进去,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水力传动,最后从另一端出来的竟然是......烤熟的面饼?
\"意外!这是意外!\"徐福急忙解释,\"我本来想让它自动组装火铳的......\"
徐彭岳忍无可忍,下令对所有生产线进行整顿。经过一个月的调整,产业链总算步入正轨。铁矿专心炼铁,木材厂专注木工,火药作坊也不再生产\"芳香型火药\"。
只是偶尔还是会出些小插曲。比如有士兵领到的火铳上刻着\"赠品\"二字,还有的火铳扳机上挂着个小牌子:\"质检员:徐福\"。
最让徐彭岳无语的是,某天他在仓库角落里发现了一批\"特别版\"火铳——铳身上画着符咒,还系着红绳。不用问,这肯定是徐福的杰作。
\"师兄,\"徐彭岳找到正在给火铳\"开光\"的徐福,\"咱们这是军工生产,不是庙会。\"
徐福理直气壮:\"我这是在提升产品附加值!\"
看着井然有序的生产线,徐彭岳终于松了口气。虽然过程曲折,但大秦终于有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只是他暗下决心:得尽快制定《工业标准化管理条例》,特别是要加上\"禁止在军工产品上画符咒\"这一条。
至于徐福......看来得给他找个专门的实验室,免得他总在生产线上下功夫。毕竟,谁也不想在战场上拿着一支会冒香味的火铳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