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雾还没散,余晚星就带着帮工王婶在小吃铺门口支起了摊子。蒸笼里的糯米团子冒着热气,裹着黄豆粉的团子散发出淡淡的甜香,原本以为能像往常一样吸引客人,可等了快半个时辰,路过的人却只是匆匆瞥一眼,就快步走开,没一个人停下脚步。
“这咋回事啊?”王婶擦了擦额角的汗,疑惑地嘀咕,“往常这个点,队伍都排到巷口了,今天怎么连个人影都没有?”
余晚星也觉得奇怪,她拿起一个糯米团子尝了尝,口感软糯、甜度刚好,和平时没差。她抬头看向街道,发现不少行人路过时,都在用异样的眼神打量着小吃铺,还有人凑在一起低声议论,见她看过去,又赶紧散开。
“难道是昨天食材被毁的事传出去了?”余晚星心里犯嘀咕,可就算食材被糟蹋,也不影响今天的团子啊。她正想上前问问相熟的街坊,就看到隔壁卖针线的李婶提着篮子,慌慌张张地从对面走过来。
“晚星啊,你可别出来!”李婶拉着她的胳膊,把她拽回铺子,压低声音说,“你没听说啊?镇上都在传,你家惹上麻烦了,昨天有人去你铺子里捣乱,就是给你提个醒,要是再不知趣,下次就不是毁食材这么简单了!”
余晚星心里一咯噔:“李婶,这是谁传的啊?我没惹任何人啊!”
“谁传的不知道,反正今早一开门,就有人在集市上念叨,说你家那个外来的张先生,以前在外面得罪了大人物,现在人家找上门来了,要连累咱们小镇。”李婶叹了口气,“大家都是小老百姓,谁也不想惹祸上身,所以都不敢来你这儿买东西了。”
余晚星愣住了,她没想到事情会传成这样。张衍之明明说只是普通的恶作剧,怎么会牵扯出“得罪大人物”的流言?她正想追问,就看到一个熟客张大爷犹豫着走到铺子门口,刚想开口,就被旁边一个穿藏青色短打的男子拉了一把。
“张大爷,你可别去凑这个热闹。”那男子声音不大,却刚好能让余晚星听到,“这铺子沾了麻烦,你要是买了她家的东西,说不定哪天麻烦就找上你家了。”
张大爷脸色一变,连忙缩回脚步,摇了摇头,转身走了。那穿藏青色短打的男子瞥了余晚星一眼,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也转身离开了——他的衣着和神态,像极了张衍之之前提到的“暗影卫”。
余晚星的心沉了下去,她终于明白,这流言根本不是偶然,是有人故意散布的!目的就是让客人不敢来她的铺子,断她的生计,逼她和张衍之妥协。
“晚星,要不咱们今天先关门吧?”王婶看着空荡荡的街道,小声说,“这流言听着吓人,万一真有人来闹事,可怎么办?”
余晚星攥紧了手里的布巾,指尖泛白。她想起三个还在上学的孩子,想起靠铺子支撑的家用,咬了咬牙:“不关门!我没做错事,凭什么要躲着?他们越是想逼我,我越要把铺子开下去!”
她重新站到柜台后,拿起一个糯米团子,朝着街道喊:“各位街坊,我家的团子都是新鲜做的,干净卫生,之前的事就是个误会,大家别听外面的传言!今天所有团子,买二送一,欢迎大家来尝!”
可就算她喊破了嗓子,也没几个人敢停下。偶尔有几个犹豫着想过来的,一看到远处有人观望,又赶紧走开。整个上午,小吃铺只卖出了三个团子,还是一个不怕事的老乞丐来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