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魏砥 > 第558章 荆北新策

第558章 荆北新策(2 / 2)

陈砥下马,仔细勘察了滑坡的山体、土质以及周边植被情况。又询问了当地老农往年的雨水和地质情况。

“此地山势陡峭,土质疏松,植被又被开垦时大量清除,故遇大雨易滑。”随行匠人判断道。

“都督,看来这垦荒,也不能一味求多求快啊。”苏飞感慨。

陈砥沉吟良久,对随行的秭归县令和严圭(假山屯田点负责人)道:“传令,凡坡度超过一定限值、或土质不稳之地,暂停开垦,已垦者,需退耕还林,或改种护土能力强的树木、草料。组织人力,疏通河道,加固险要处的堤岸。所需钱粮,由郡府支应。”

他又看向那几个面露不安的蛮人,用刚学会的几句简单蛮语安抚道:“莫慌,官府,帮你们。”并让严圭记下他们的损失,酌情补偿。

处理完此事,陈砥并未立刻返回,而是借此机会,巡视了整个边境沿线。在靠近巴东的一处哨卡,哨长汇报了一个情况:近日对岸蜀军巡哨的频率似乎有所增加,且偶尔能看到有身份不明之人,与蜀军哨卡接触。

“身份不明?”陈砥眼神一凝,“是商人?还是……”

“看不真切,但观其举止,不似寻常商旅,倒有些……军伍气息。”哨长犹豫道。

陈砥心中警兆顿生。蜀汉方面,又想做什么?还是说,魏国的触角,又试图伸向这里?他立刻下令,加派斥候,严密监视对岸动向,尤其是任何非官方的往来人员。

看似平静的荆西,水面之下,暗流再次开始涌动。

就在陈砥忙于处理荆西内政与边境暗探之时,遥远的北方,并州大地,烽烟骤起!

匈奴左贤王刘豹部与鲜卑首领轲比能部,因争夺丰美草场,矛盾彻底激化,爆发了大规模冲突!双方骑兵在广袤的草原上纵横厮杀,战火迅速蔓延,波及数个边郡!

消息传至洛阳,朝野震动!并州乃北方屏障,一旦匈奴或鲜卑一方坐大,都将对魏国构成严重威胁。

曹叡紧急召集群臣议事。

“陛下!刘豹与轲比能狼子野心,竟敢犯我边郡!臣请旨,即刻发兵征讨,以彰天威!”大将军曹爽率先出列,声音洪亮,显得斗志昂扬。

一些宗室将领也纷纷附和,主张强硬出击。

然而,也有老成持重之臣提出异议:“陛下,匈奴、鲜卑相争,乃其内耗。我大魏若贸然介入,恐引火烧身,消耗国力。不若令边军严守关隘,坐观其变,待其两败俱伤,再行定夺。”

双方争论不休。曹叡将目光投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司马懿。尽管心中仍有猜忌,但司马懿的军事才能是他无法忽视的。

“大将军病体可好些了?对此事,有何高见?”曹叡问道。

司马懿这才缓缓出列,躬身道:“回陛下,老臣愚见,匈奴、鲜卑皆豺狼之性,畏威而不怀德。若任其相争,无论何方胜出,其势必大涨,届时恐更难制衡。然,我大魏亦不宜直接卷入其纷争。”

他话锋一转:“臣以为,可派一能言善辩之使,前往调停,申明我大魏立场,令其即刻罢兵,各守疆界。同时,调并州刺史梁习、幽州刺史王雄各部,陈兵边境,以示威慑。若其不从,再以‘助弱抗强’之名,择一扶持,打击另一方,如此,既可消耗胡虏实力,亦可保我边境安宁。”

此计可谓老辣,进退有据,将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中。

曹叡思索良久,觉得司马懿之策最为稳妥,便下旨道:“就依大将军之言!着刘晔为使,前往调停!令梁习、王雄整军备战!”

一场北疆的风波,在司马懿的谋划下,似乎找到了解决的途径。但只有司马懿自己知道,这把火,本就是他让人悄悄点燃的。搅动北疆风云,既是为了牵扯朝廷精力,避免过多关注他在中央的权力布局,也是为了在未来,可能需要一个混乱的北方来达成某种战略目的。

夷陵都督府内,烛火摇曳。

陈砥刚刚听完苏飞关于边境监视的进一步汇报。那些与蜀军哨卡接触的“身份不明”之人,行动极其谨慎,几次追踪都失去了踪影,但可以确定,他们并非蜀军官方人员,也非普通商旅。

“会是魏国的人吗?”苏飞猜测,“想再次挑拨?”

“未必。”陈砥目光深沉,“也可能是蜀汉内部,某些不甘心就此罢兵休战的人,私下里的小动作。亦或是……蛮族自己找来搅混水的。”

他感到一阵疲惫。外部的大敌(司马懿)尚未解决,内部的琐事和潜在的隐患却层出不穷。治理一方,远比打一场仗要复杂和煎熬得多。

“继续监视,但不要打草惊蛇。”陈砥吩咐道,“另外,给襄阳赵牧守和建业去信,汇报此事,请他们研判。”

他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的繁星。荆西的根基,在看似平稳的表象下,已经开始感受到来自各方暗流的冲击。他这片年轻的“砥柱”,能否在未来的惊涛骇浪中屹立不倒,考验的将不仅仅是他守城的勇武,更是他平衡各方、化解危机的智慧与耐心。

微澜已起,风暴或许还在远方,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那压抑在平静海面下的巨大能量,正在不断积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