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魏砥 > 第515章 淮北弈局

第515章 淮北弈局(2 / 2)

“杨仪,精于筹算,可暂领天水太守,负责战后恢复、粮草转运。”

“至于南安、安定等地,仍以当地归附豪强暂领,但需派我中枢干吏为郡丞、长史,以行监督教化之实。”

诸葛亮的用人,既大胆破格(如用姜维),又注重平衡与制约,务求在最短时间内,将这片新得的土地牢牢掌控,并转化为蜀汉的国力。

然而,并非所有归附者都安分守己。一些羌胡部落,习惯了过去摇摆不定的生存方式,对蜀汉的律法约束颇为不适。一些小规模的叛乱和劫掠事件时有发生。

这一日,姜维押解着一名在陇西郡煽动部落叛乱失败的羌人小帅,来见诸葛亮。

“丞相,此獠名为饿何,煽动烧戈部作乱,已被末将平定,擒获首恶于此!”姜维英气勃勃,汇报战果。

诸葛亮看着跪伏在地、面露桀骜的饿何,并未动怒,只是平静问道:“饿何,汝部本已归顺,为何复叛?”

饿何昂首道:“汉家规矩太多!不准我们抢掠,还要我们纳税!我们羌人,向来自由自在,凭什么受你们管束!”

诸葛亮澹澹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既入汉土,自当守汉法。抢掠他人,乃不义之行,岂能长久?纳税服役,乃国民之本分,亦是保境安民之需。汝所谓自由,不过是弱肉强食,终非正道。”

他语气转严:“然,念你初犯,且未造成大恶,本相可饶你一命。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杖责五十,将其与部分族人,迁往汉中屯田,严加看管!其部众,由烧戈另行推举贤者统领!”

既显威严,又留余地。饿何被带下去后,诸葛亮对姜维道:“伯约,陇西新附,人心未定,怀柔与威慑,需并行不悖。你日后镇守此地,当深体此意。”

“维,谨遵丞相教诲!”姜维肃然应答。他知道,治理陇右,远比夺取陇右,更为艰巨。

荆南,江陵都督府。

公子陈砥的“上庸三郡”计划,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秘密铺垫后,终于迎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契机。

他派往西城的细作传回一条绝密情报:西城守将冯习,同名),因与上司、魏兴太守申仪(申耽之弟)在军饷分配上发生激烈冲突,心中极度不满,且听闻蜀军夺取陇右,魏国局势不妙,已有另寻出路之心。其麾下仅千余人,且多是本地征召的兵卒,战力不强,忠诚度有限。

陈砥接到情报,心跳加速。他意识到,这或许就是师父所说的“最佳时机”!他立刻求见赵云,将情报与分析呈上。

“师父,西城守备空虚,主将离心!此乃天赐良机!若遣‘山越营’精兵,秘密西进,出其不意,速取西城,则上庸三郡之局,顿开一面!申耽、蒯祺闻之,必受震慑!”陈砥语气因激动而略显急促,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坚定。

赵云仔细阅看情报,沉吟不语。此事风险极大。“山越营”虽经训练,但未经大战;长途奔袭,深入敌境,补给困难;一旦失利,不仅损兵折将,更可能打草惊蛇,引发魏国对荆州的大规模报复,破坏全局战略。

“砥儿,此策……太过行险。”赵云缓缓道,“西城虽弱,然毕竟是一座城池。千余守军,据城而守,岂是三千山地营能轻易速克?若冯习临时变卦,或申仪发兵来援,则我军危矣。”

陈砥显然早有准备,从容答道:“师父所虑,正是关键。故此行,非强攻,乃‘奇袭’与‘劝降’并举。细作已设法与冯习麾下一名心腹队主搭上线,可作内应。我军需昼伏夜出,悄无声息抵近西城,于约定时间,由内应打开城门,我军一拥而入,直取县府,控制冯习。同时,可伪造蜀军旗号,虚张声势,令其误以为乃诸葛亮遣偏师东进,使其胆寒!即便不能速擒冯习,只要我军能突入城内,制造混乱,以冯习当前心态,抵抗意志必然不强,劝降成功可能性极大!”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赵云:“师父,用兵之道,奇正相合。如今东西两线皆吸引魏军主力,荆襄正面稳如泰山,正是我用奇之时!若能以微小代价拿下西城,则我在汉水上游取得立足点,未来谋划上庸、房陵,乃至威胁魏国南阳郡,皆有了可能!此乃撬动全局之支点!”

帐内陷入沉默,只有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赵云看着自己这个弟子,看着他眼中那份与自己年轻时有几分相似的锐气与胆魄,又想到他多年来表现出的沉稳与谋略,心中天人交战。

良久,赵云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他紧紧盯着陈砥,一字一句地问道:

“陈砥,你,可有亲自领军,夺取西城的把握与决心?”

这一问,石破天惊!意味着赵云不仅认可了这个大胆的计划,更要将这至关重要的首次独立领军作战的任务,交给年仅十余岁的陈砥!

陈砥闻言,浑身一震,随即一股热血直冲顶门。他勐地单膝跪地,昂首挺胸,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却无比清晰坚定:

“徒儿!愿立军令状!若不能取西城,提头来见!”

年轻的潜龙,终于迎来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亮爪。荆南的平静之下,一场可能改变汉水乃至整个荆州局势的奇袭,即将在暗夜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