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魏砥 > 第507章 余烬新生

第507章 余烬新生(1 / 2)

---

合肥之战的硝烟虽已散去,但其所引发的震荡,却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涟漪正层层扩散,重塑着天下的格局。

合肥城内,修复工作正在邓艾的督导下如火如荼地进行。他并未一味追求高墙深垒,反而更注重实用与效率。征发的民夫得到了足额的粮饷,士气颇高。针对被洪水损毁的东南角城墙,邓艾采纳了工匠的建议,并非简单回填,而是利用废墟砖石,结合夯土和糯米灰浆,构建了一座向内凹陷的弧形瓮城雏形。此举既加固了薄弱点,又为未来防御增加了纵深。

“督帅,此法甚妙,然耗费时日恐……”一名属官有些担忧。

邓艾巡视着工地,目光沉静:“稳……稳扎稳打,好过仓促重修,再……再为敌所乘。城防,乃长久之计。”他的话语简洁,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同时,他组织军士帮助受灾百姓清理屋舍,发放粟米,并以其擅长的屯田之才,迅速规划出城周荒地的开垦方案,承诺减免赋税,招募流民。一系列举措下来,原本惶恐不安的合肥民心,竟奇迹般地快速稳定下来。邓艾之名,不再仅仅是奇袭安丰津、水灌合肥的谋将,更添了几分能臣干吏的色彩。

与此同时,一封来自江北都督陆逊的密信,由快马送至魏延与庞统手中。信中,陆逊首先恭贺合肥大捷,随即笔锋一转,详陈了寿春方面最新的军政部署,以及他对曹魏可能反扑方向的判断。他建议魏延,江淮都督府重心可酌情前移,但寿春作为江北根本,仍需重兵布防,两地需成犄角之势。信末,陆逊还提及,听闻邓艾善守,合肥新城防体系建设,或可多依仗其才。

庞统阅后,轻摇羽扇,对魏延笑道:“伯言这是既示好,又提醒我等莫要忘了根本,更隐隐有推举士载之意。心思缜密,顾全大局,不愧为大都督。”

魏延冷哼一声,却并未反驳。他虽傲,却也知陆逊所言在理,且邓艾之能,他亲眼所见,心中已渐认可。只是让他完全放权给一个后进之辈,心中那点猛将的矜持,一时难以完全消除。“且看士载能否真将这合肥经营得铁桶一般吧!”

许都,司马府。

气氛比之前接到合肥失守战报时,更加凝重了几分。司马懿坐在暗处,指尖轻轻敲击着桉几,面前摊开的,是来自各方更为详尽的情报汇总。

“邓艾,字士载,义阳人,原为屯田都尉,因献屯田、筑城之策得陈暮赏识,累迁至扬威将军、合肥督,假节……”他低声念着关于邓艾的资料,眼中寒光闪烁,“此人出身不高,却善奇谋,通政务,能得军心,更能安民……陈明远何其幸也!”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淮南地图前。合肥的失守,如同在曹魏的淮南防线上硬生生撕开了一个血口。满宠大军陈兵汝阴、慎县一线,虽暂时稳住了阵脚,但战略上已陷入被动。

“太傅,满宠将军请求增兵,并建议在颍水沿线加筑堡垒,以防吴军沿涡水、颍水北上,威胁谯郡、许都。”参军梁几低声禀报。

司马懿沉默片刻,摇了摇头:“增兵?关中需防诸葛亮,陇右需备羌乱,邺城需镇守,哪里还有多余的兵马?告诉满宠,固守现有防线,深沟高垒,不得浪战。吴军新胜,士气正旺,锋芒不可硬撼。”

他顿了顿,手指点向徐州方向:“传令徐州刺史吕虔,加紧巡查沿海,严防吴军水师自广陵、海西等地登陆,袭扰后方。再令青州刺史,整顿军备,与徐州互为呼应。”

一番布置,尽显守势。司马懿深知,经此一败,曹魏在淮南已元气大伤,短期内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反攻。当务之急,是稳住防线,消化失败,等待时机。

“还有,”司马懿忽然想起一事,“那个张特,是死是活?”

“回太傅,据细作报,张特重伤被俘,吴军正在救治,生死未卜。”

司马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若能救活,或可日后交换俘虏。若死……便厚待其家眷,追赠爵位。张特力战不屈,当为楷模,需让将士们知道,朝廷不会辜负忠臣。”这是稳定军心、激励士气的必要手段。

汉中,丞相府内,灯火通明。

诸葛亮与一众心腹僚属,正在对天下新局进行深入的研判。合肥易主的消息,彻底打乱了他们原先对天下势力的评估。

“丞相,江东骤得合肥,气势如虹。依亮之见,司马懿短期内必无力东顾,此确是我军北出陇右,兵指关中的天赐良机!”杨仪率先开口,语气兴奋。

参军马良却持有不同看法:“不然。江东之势已成,其锋锐恐更胜曹魏。若我军全力北伐,即便能得陇右,万一江东趁机沿淮北上,席卷中原,则其势大难制矣!届时,我大汉虽得陇右,却要直面一个更强大的‘吴魏’,岂非为他人做嫁衣?”

此言一出,堂内顿时议论纷纷。有赞同杨仪,认为机不可失;也有支持马谡,担忧江东坐大。

诸葛亮静听众人争论,羽扇轻摇,神色平静。待声音稍歇,他才缓缓开口:“公等所言,皆有道理。然,天下之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幅地图前,目光锐利:“曹魏虽遭重创,然其据有中原,地广人众,根基犹在。司马懿老成谋国,必以稳固防线为先。此时,确是北伐良机。”

他话锋一转:“然,季常之忧,亦非杞人忧天。陈明远非守城之主,庞统、魏延、邓艾皆当世英杰,岂会满足于区区合肥?其下一步,必是图谋淮北,兵锋或指徐州,或向谯沛。”

“那丞相之意是……”杨仪疑惑道。

诸葛亮手指重重地点在陇右之地:“北伐之机,断不可失!但出兵规模、方略,需做调整。不再以求速胜、直取长安为目标,而以稳扎稳打,蚕食陇右,巩固根本为主。遣一上将,率精兵数万,出祁山,占据陇西诸郡,切断曹魏与凉州联系,使我军有战马之利,拓地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