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魏砥 > 第483章 山雨欲来

第483章 山雨欲来(1 / 2)

---

建业城迎来了交州平叛的捷报,士徽那颗经过石灰处理、面目狰狞的首级被盛在木匣中,快马送入吴公宫。同时送达的,还有贺齐详细的战报,以及关于江北魏延被陆逊革职贬斥的密奏。

武德殿内,气氛微妙。陈暮端坐御座,目光扫过殿下群臣。贺齐平定交州,收复失地,擒杀首恶,无疑是大功一件。然而,这份捷报背后,是留赞的战死,是苍梧、布山等地的血腥清洗,是耗费巨大的钱粮兵马。更重要的是,江北那头刚刚立下奇功的猛虎,转眼间就被锁上了枷锁。

“贺公苗不负孤望,平定交州,扬我国威,当为首功!”陈暮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他首先肯定了贺齐的功绩,“擢升贺齐为卫将军,封溧阳侯,增邑三千户!其麾下有功将士,着兵部、吏部从优议功封赏!”

“主公英明!”众臣齐声附和。对于贺齐的封赏,无人有异议。这位老将用雷霆手段和稳妥策略,迅速扑灭了南疆的叛乱,确实功不可没。

但接下来的话题,就变得敏感起来。

张昭出列,缓声道:“主公,贺将军虽定交州,然交州经此叛乱,士家势力虽除,然本地豪强依旧盘根错节,民心未附。且西蜀王平,陈兵边境,其心叵测。老臣以为,当派遣得力重臣,出任交州刺史,抚慰地方,推行王化,重建秩序,方可保南疆长久安宁。”

陈暮微微颔首:“子布公所言甚是。交州新定,需文武兼济。贺齐将军仍需坐镇苍梧,弹压地方,防备西蜀。这交州刺史的人选……”他目光扫过群臣。

徐庶出列道:“主公,臣举荐顾雍顾元叹。元叹性情宽和,老成持重,精通政务,且出身吴郡大族,与交州本地士族亦有渊源,由其出任交州刺史,推行教化,安抚人心,最为适宜。”

顾雍闻言,出列谦辞。陈暮略一思索,便准了徐庶所请,任命顾雍为交州刺史,即日赴任,总揽交州民政,与贺齐一文一武,共同经营南疆。

处理完交州事宜,殿内气氛再次变得凝滞。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是更为棘手、牵动朝野的江北问题。

庞统轻咳一声,开口道:“主公,江北都督府传来军报,征西……荡寇将军魏延,因违抗军令,擅自出击下蔡,致遭败绩,已被陆都督革职贬斥,于历阳思过。”

他话音刚落,殿内便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魏延淮北奇袭,焚毁飞云厩,名震天下,虽伤亡惨重,但其勇武和战果亦是有目共睹。如今转眼被贬,着实令人唏嘘,也引来了不同的看法。

有御史立刻出列,义正词严:“主公!魏延将军虽有小过,然其淮北之功,足以抵罪!陆都督此举,未免罚过于功,恐寒了前线将士之心!且其未经朝廷,擅自贬斥大将,亦有不妥之处!”

这话立刻引起了部分将领和与魏延交好官员的共鸣。他们或明或暗地表达了对魏延的支持,认为陆逊过于严苛,甚至有打压功臣之嫌。

然而,也有大臣持相反意见。

“此言差矣!军法如山,岂容儿戏?魏延违令擅战,损兵折将,此风绝不可长!陆都督秉公执法,正显我军纪严明!若因功而废法,则日后诸将皆可效彷,朝廷威严何在?”

“正是!魏延性情骄狂,不服管束,前有淮北行险,今有下蔡败绩,长此以往,必成大患!陆都督防微杜渐,正是老成谋国之道!”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一方强调魏延的功劳和勇武,认为处罚过重;另一方则坚持军法威严,认为陆逊处置得当。

陈暮静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喜怒。他心中同样复杂。魏延确是一把锋利的刀,用得好可建奇功,但其桀骜不驯、自行其是的性格,也确实是个隐患。陆逊的做法,从维护军纪和江北大局来看,并无不妥,甚至可称果决。但这把刀,难道就此封存不用?

“够了。”陈暮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瞬间压下了所有的争论。

殿内立刻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望向御座之上的年轻吴公。

“魏延之功,孤记得。魏延之过,军法亦不容。”陈暮缓缓道,语气沉稳,“陆逊身为江北都督,执掌节钺,有权处置麾下将领。其依军法行事,无可指责。”

他这话,等于是认可了陆逊的处置。那些为魏延鸣不平的官员,顿时泄了气。

但陈暮话锋随即一转:“然,魏延勇烈,世所罕见,乃国之爪牙。闭门思过,亦是磨砺其心性。传孤旨意,魏延贬斥之事,依陆逊所奏。然其荡寇将军俸禄,照常发放,一应待遇,不予削减。令其于历阳,好生研读兵书,反省己过,以待日后戴罪立功。”

这又是一道平衡之术。既维护了陆逊的权威和军法的严肃性,又表达了对魏延这员猛将的珍惜与期待,安抚了军中一部分人的情绪。

“至于江北防务,”陈暮目光变得锐利,“一切仍由陆逊全权负责。诸卿需同心协力,稳固边防,不得因些许琐事,而生内隙!”

“臣等遵旨!”众臣凛然应诺。

朝会散去,但魏延事件引发的波澜,却并未平息。它像一根刺,扎在江东军政体系的肌肤之下,预示着潜在的裂痕。

许都,魏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