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都督!你……你怎么亲自来了!”黄忠声音沙哑,带着难以置信和一丝动容。
陆逊握住黄忠完好的右手,沉声道:“汉升将军,辛苦了!主公命我前来,与将军共守历阳!从今日起,历阳军政,由逊暂代,将军为副,我等同心协力,必破张辽!”
他没有说什么虚言,直接宣布了命令,表明了共同抗敌的决心。
黄忠没有任何不满,反而激动道:“有都督在此,老夫……老夫就是拼了这条命,也要守住历阳!城在人在!”
陆逊的到来,以及他带来的三千生力军(尽管数量不多,但皆是精锐),像一股新鲜的血液,注入了历阳这座濒临枯竭的躯体。消息迅速在守军中传开,低迷的士气为之一振!
“陆都督来了!”
“建业没有放弃我们!”
“跟魏狗拼了!”
低沉的欢呼和坚定的誓言,在历阳城头悄然传递。
陆逊没有休息,立刻在黄忠的陪同下,巡视城防。他仔细查看了城墙的破损情况,询问了守军的部署、物资的存量、以及魏军近期的攻击特点和规律。
当他走到东城一段破损严重的城墙时,正好看到城外魏军开始了新一天的攻势。黑压压的军队如同潮水般涌来,巨大的攻城塔和云梯缓缓推进,箭矢如同飞蝗般遮天蔽日。
“都督,小心箭失!”黄叙急忙举盾护在陆逊身前。
陆逊却推开盾牌,目光冷静地观察着魏军的阵型、旗帜的调动、以及攻城器械的分布。他注意到,魏军主攻方向依旧集中在东城和北城,但其攻击节奏似乎比前几日更加急躁,部队轮换的间隙也变得更短。
“张辽……果然心急了。”陆逊轻声自语,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
心急,就会出错。而他陆伯言,等的就是敌人出错的那一刻。
汉中,沔阳城外,汉军大营连绵不绝,旌旗招展,杀气盈天。
刘备一身戎装,立于点将台上,身旁是羽扇纶巾的诸葛亮,以及法正、李严等文武重臣。台下,以张苞、关平、吴懿、陈式等为首的众多将领,甲胄鲜明,肃然而立。数万精锐士卒,列成整齐的方阵,刀枪如林,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筹备,北伐所需的粮草军械已初步集结,先头部队也已到位。
诸葛亮手持刘备的令旗,向前一步,朗声道:“王令!曹魏篡汉,罪逆深重,更屡犯我疆界,欺凌我盟友!今,我大汉应天顺人,兴仁义之师,北伐中原,克复旧都,以安社稷,以谢天下!”
声传四野,数万将士齐声高呼:“北伐!北伐!北伐!”声浪滚滚,直冲云霄。
刘备接过令旗,目光扫过台下众多熟悉的面孔,尤其是站在将领队列前列,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无比坚定的关羽,他心中豪气顿生。
“众将士!”刘备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曹魏无道,天人共愤!今,我大军出祁山,定关中,兴复汉室,正在此时!望尔等用命,奋勇杀敌,建功立业,名垂青史!”
“愿随大王,兴复汉室!”众将齐声应和。
“即日起,以诸葛亮为北伐都督,总督粮草后勤,参赞军机!以李严为前部督,吴懿、张翼为副,率精兵两万,为大军前驱,出斜谷,探敌虚实!关平、张苞随军听用!其余诸将,各率本部,依次进发!”
“遵命!”
军令下达,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缓缓启动。李严、吴懿等人领命,立刻点齐兵马,浩浩荡荡,开出大营,向着北方的秦岭山脉进发。关平、张苞等年轻将领,更是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
诸葛亮看着远去的队伍,对刘备低声道:“大王,李正方(李严)求战心切,让其为前驱,可安其心。然其性矜高,需令吴懿、张翼多加辅戒,不可冒进。初次出兵,意在试探曹真虚实,调动其兵力,缓解江东压力,非求决战。”
刘备点头:“朕明白。一切有劳军师调度。”
他又看向关羽:“二弟,你身体未愈,便在汉中安心静养,待朕佳音。”
关羽却勐地抱拳,凤目中精光闪烁:“大哥!北伐乃国之战,羽虽伤兵,亦愿为前驱!岂能坐视侄辈冲锋陷阵?请大哥允我随军,哪怕为一小卒,亦要手刃国贼!”
刘备看着二弟眼中不容置疑的决绝,深知其性情,叹了口气,最终点头:“也罢,那你便随中军行动,但需应承朕,不可亲临前线,需听从军师安排!”
“羽,领命!”关羽这才躬身应下。
汉中的动作,自然瞒不过曹魏的细作。消息很快传回长安和许都。
长安,征西将军曹真府内。
曹真看着紧急军报,眉头紧锁:“刘备果然动了!李严为先锋,出斜谷……看来,江东那边的压力,让刘备坐不住了。”他沉吟片刻,下令道:“传令郝昭,加强陈仓守备!郭淮,率军前出至街亭,抢占要地,谨防蜀军迂回!各部严阵以待,没有我的将令,不得擅自出战!先挫其锋芒,再看其虚实!”
一场围绕关中之地的新的大战,即将在秦岭南北拉开序幕。而这场大战的序幕,恰恰是千里之外历阳孤城的浴血坚守,以及陆逊的冒险入城,所换来的宝贵契机。
历阳城内,陆逊的到来,不仅带来了生力军和士气,更带来了一种新的守城思路。
他并未一味强调死守,而是在稳定防线的同时,开始积极搜集情报,寻找魏军的弱点。他派解烦营的精干士卒,利用夜间缒城而下,捕捉“舌头”,探查魏军粮草囤积地、攻城器械营地以及各部驻防情况。
同时,他重新调整了城防部署,将有限的兵力进行更有效的轮换,确保士卒能得到尽可能多的休息。他还组织城中尚有体力的民夫,加紧修复破损的城墙,虽然效果有限,但至少表明了坚守的态度。
最重要的,陆逊与黄忠详细推演了数次,制定了一个大胆的“反击”计划。目标并非击溃魏军,而是打击其要害,延缓其攻势。
机会,在一个雾气弥漫的夜晚来临。
根据连日侦察,陆逊锁定了一处位于魏军攻城大营侧后方的辎重营地,那里囤积着大量的箭矢和攻城器械的备用部件,守备相对松懈。
“汉升将军,今夜雾大,正是时机!”陆逊在中军临时搭建的指挥所内,对黄忠道,“我意,由黄叙将军率一千解烦营死士,由熟悉地形的向导带领,自西南角破损水门潜出,迂回至敌后,突袭其辎重营地!不求占领,只求纵火焚毁!得手后,立刻按预定路线撤回,我自会派兵接应!”
黄忠有些犹豫:“都督,叙儿他……是否太过冒险?一旦被围……”
陆逊沉声道:“险中求胜!张辽连日攻城,士卒疲惫,警惕性必降。且其注意力都在城墙,绝料不到我敢主动出击,更料不到我能迂回至其侧后!此战若成,可大大缓解我军守城压力!黄叙将军勇武,正当其时!”
黄忠看着陆逊坚定的目光,又看了看一旁跃跃欲试的儿子,最终一咬牙:“好!便依都督之计!叙儿,定要小心,活着回来!”
“父帅,都督放心!末将必不辱命!”黄叙抱拳,眼中燃烧着战意。
子时三刻,浓雾如织。黄叙率领一千精心挑选的解烦营士卒,人人衔枚,马蹄包布,如同幽灵般,自一段看似废弃、实则被悄悄清理出来的水门潜出历阳城,消失在浓雾与夜色之中。
陆逊和黄忠则亲自坐镇城头,紧张地等待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城外的魏军大营依旧灯火通明,似乎毫无察觉。
约莫一个时辰后,突然,魏军大营侧后方,勐地腾起冲天的火光!紧接着,隐约传来了喊杀声和混乱的惊呼!
“成功了!”黄忠勐地一拍城垛,激动得须发皆张。
陆逊眼中也闪过一丝喜色,但立刻下令:“传令!各城段加强警戒,防止张辽恼羞成怒,趁夜发动报复性强攻!”
果然,辎重营地起火,引起了魏军大营的剧烈骚动。张辽很快反应过来,一面派人救火,一面严令各营提高警惕,并派兵向历阳城方向压来,但碍于夜色和浓雾,并未立刻发动大规模攻城。
又过了半个多时辰,黄叙率领着出击的队伍,损失了百余人,但大部分安全返回,人人带伤,却士气高昂。
“都督!父帅!幸不辱命!魏军辎重营地,已被我等焚毁大半!”黄叙浑身浴血,却兴奋地报告。
陆逊重重拍了拍黄叙的肩膀:“黄将军辛苦了!此功,当记首功!”
这次成功的夜袭,虽然无法改变敌我力量对比,但焚毁了魏军大量急需的攻城物资,打乱了其进攻节奏,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提振了历阳守军的信心!让所有人看到,魏军并非不可战胜,他们也有弱点,也能被反击!
消息传回建业,陈暮、庞统、徐庶皆是精神一振。
“陆伯言,果然不负所托!”陈暮长舒一口气,“历阳,暂时稳住了!”
庞统笑道:“伯言此计,妙在出其不意,打在张辽不得不救之处。经此一挫,张辽攻势必受掣肘,至少能为历阳多争取十天半月时间。”
徐庶也道:“更重要的是,此举向曹丕和张辽表明,我历阳仍有反击之力,绝非待宰羔羊!或可使其在下一步决策时,多几分顾虑。”
江北的战局,因为陆逊这把“暗藏锋芒”的利剑出鞘,终于出现了一丝微妙的转机。砥柱虽依旧承受着惊涛骇浪,但其根基,似乎更加坚韧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