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魏砥 > 第414章 七宝鏖兵

第414章 七宝鏖兵(2 / 2)

曹军正全力围攻前方的魏延,根本没想到身后会突然杀出一支敌军!侧翼瞬间大乱,许多曹军士兵惊慌失措,阵型开始动摇。

“不好!后方有伏兵!”张辽听得身后杀声,回头一看,只见己方后军已被邓艾部冲得七零八落,不由得心头大震!他终于明白,关羽的图谋远不止守住横江戍或者击退他的伏兵,而是要反过来将他这五千精锐一口吃掉!

“稳住!后队变前队,挡住后面之敌!”张辽临危不乱,立刻分兵试图阻挡邓艾。然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腹背受敌的曹军军心已乱,命令传达下去,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

前方的魏延敏锐地抓住了战机!

“邓将军已至!敌军已乱!全军听令——转守为攻!随我冲阵!目标——张辽!”魏延长刀高举,声嘶力竭地怒吼。

“杀——!”憋屈了半天的魏延军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圆阵瞬间散开,化作数支锐利的攻击箭头,在魏延的亲自带领下,向着因分兵而显得薄弱的正面曹军发起了决死的反冲锋!那五百一直未动的精锐骑兵,也终于动了,如同两把烧红的尖刀,从侧翼狠狠凿入混乱的曹军阵中!

一时间,七宝山外这片不大的战场上,曹军陷入了魏延与邓艾的前后夹击之中。张辽虽勇,麾下虽精,但在如此被动的情况下,也难以挽回败局。兵马被分割、包围,各自为战,伤亡急剧增加。

张辽挥舞长戟,连斩十余名冲上来的江东士兵,浑身浴血,状若疯虎,试图稳住阵脚,但败势已成,回天乏术。

“将军!快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亲兵统领死死拉住张辽的马缰,指着已经被邓艾部逐渐合拢的包围圈缺口,焦急地喊道。

张辽环顾四周,只见麾下儿郎不断倒下,目眦欲裂,心中涌起无限的悲愤与不甘。他自随曹操征战以来,何曾受过如此大败?而且还是败在昔日同胞关羽的算计之下!

“关羽!关云长!”他仰天发出一声不甘的怒吼,最终理智压过了愤怒,知道再纠缠下去,真有全军覆没之危。

“撤!向皖口方向撤退!”张辽猛地调转马头,在亲兵的死命护卫下,朝着尚未完全合拢的包围圈缺口冲杀出去。

主将一退,本已摇摇欲坠的曹军彻底崩溃,纷纷丢盔弃甲,亡命奔逃。

“追!休要走了张辽!”魏延杀得兴起,见状便要率军追击。

“魏将军且住!”邓艾及时打马过来,拦住了他,“君侯有令,此战旨在重创,非为全歼。张辽虽败,皖口满宠必有接应,穷寇莫追,以防有变!”

魏延闻言,虽心有不甘,但也知军令如山,且邓艾所言在理,只得悻悻勒住战马,看着张辽在烟尘中渐行渐远的背影,狠狠啐了一口:“便宜这厮了!”

七宝山一战,以江东军大获全胜告终。

是役,张辽所率五千伏兵,被阵斩超过一千五百人,伤者不计,被俘数百,辎重丢弃无数。张辽本人仅率不足千骑狼狈逃回皖口。而魏延与邓艾两部,伤亡合计不过数百。

当捷报传回濡须坞时,整个军寨都沸腾了!

以寡击众,还是面对张辽这等名将设下的埋伏,竟能反客为主,取得如此辉煌战绩!这不仅是一场战术胜利,更是一场提振全军士气的大捷!

尤其是魏延及其本部兵马,经此一战,彻底在江北站稳了脚跟。其军悍勇,其将勐鸷,令人侧目。之前那些对关羽、对客军心存疑虑的将领,此刻也不得不收起小心思,心中多了几分真正的敬畏。关羽的料敌先机、魏延的临阵果决、邓艾的默契配合,共同铸就了这场胜利。

关羽在接到详细战报后,古井无波的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了一丝极淡的笑意。他亲自为魏延、邓艾记下首功,并犒赏三军。

消息传至历阳,黄忠抚掌大笑:“云长用兵,果然鬼神莫测!文长亦是猛虎添翼!此战之后,张文远短期内必不敢再轻易出合肥!江北压力,可暂缓矣!”

快马也将捷报送至建业。

陈暮览报,对庞统、徐元笑道:“云长公宝刀未老,文长亦不负所望!此战,打出了我军的威风,也打掉了张辽的锐气!传令,重赏濡须有功将士!尤其是魏文长所部,加倍赏赐!将其战绩,通报各军!”

庞统小眼睛眯成一条缝:“主公,此战意义非凡。不仅重创张辽,更关键的是,证明了云长公与文长将军的协同无间,我‘以客卿为核心,整合各方力量’的策略,初见成效。接下来,或可考虑给予云长公更大的自主之权,以便其更灵活地捕捉战机。”

徐元也道:“经此一败,曹丕与满宠必不甘心。须防其恼羞成怒,调集重兵报复,或再行诡计。”

陈暮点头:“元直所言甚是。传令江北,犒军之后,即刻转入更高戒备。同时,命霍峻、朱桓加大在东海袭扰的力度,牵制臧霸,使其无法南下支援江淮!”

七宝山惨败的消息,如同一声惊雷,炸响在许都的魏王宫。

“废物!全都是废物!”曹丕气得脸色铁青,将手中的军报狠狠摔在地上,“五千精锐!埋伏偷袭!竟被关羽、魏延区区数千人杀得大败亏输!张文远他……他还有何颜面自称良将?!”

殿内群臣噤若寒蝉。司马懿眉头紧锁,出列躬身道:“大王息怒。此战之失,非全在张将军勇怯。观其过程,关羽显然早已洞悉我军部署,将计就计,反设陷阱。其用兵之老辣,对文远习性之了解,实在可畏可怖。更兼那魏延,勇不可当,竟能与文远正面对撼而不落下风……江东得此二人,如虎生双翼啊!”

曹丕勐地看向司马懿,眼中寒光闪烁:“仲达!你前番说关羽入濡须是埋下祸根,如今祸根未显,其锋已伤我大将!这就是你的‘福兮祸之所伏’?!”

司马懿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大王,祸根已种,只是尚未到爆发之时。经此一败,刘备在成都得知,心中当作何想?关羽威望越高,功勋越大,刘备心中那根刺便扎得越深!此其一。其二,江东军中,岂能人人服膺关羽?周峻等将的不满,只会随着关羽权势愈重而加剧。其三,张辽将军经此一败,必怀羞愤,满宠亦感压力,他二人绝不会善罢甘休。臣料其必会寻求报复,而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他凑近几步,压低声音:“可密令满宠,暂缓军事强攻,转而……如此这般……”

曹丕听着司马懿的低声细语,脸上的怒色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阴冷的算计。良久,他缓缓坐回王座,冷哼道:“便依卿之计。告诉满伯宁,若再失利,提头来见!”

“臣,遵旨!”司马懿躬身退下,眼底深处,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芒。

七宝山的烽烟暂时散去,但江淮大地的上空,更浓重的战云正在汇聚。一场围绕关羽、关乎未来格局的更大风暴,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