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魏砥 > 第314章 和议波澜

第314章 和议波澜(1 / 2)

---

建业的秋雨连绵数日,终于放晴,但吴侯府内的阴霾却并未随之散去。孙权独坐殿中,面前堆积着各方呈递的奏疏,有主战派慷慨激昂的请战书,也有主和派老成持国的劝谏表,更有来自北方“友人”若有所指的“关切”信函。每一份都像一块巨石,压得他喘不过气。

张昭、顾雍、诸葛瑾等重臣再次被召见,分列两旁,殿内气氛凝重。

“孤思虑数日,众卿之言,皆有道理。”孙权终于开口,声音带着疲惫,却也透着一丝决断后的沙哑,“然,国事艰难,不容意气用事。庐陵之败,水军之殁,乃孤之过,亦是国难。当此之时,若再逞一时之快,与陈暮死战,恐非社稷之福。”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故,孤意已决,与交州议和。”

此言一出,张昭、顾雍等人明显松了口气,而一些主战派的将领则面露不甘,却也不敢在此时出声反对。

“然,”孙权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议和并非乞和!荆南四郡,乃父兄基业,寸土不可轻让!陈暮必须退出庐陵,至少要让出庐陵部分属县!赣水航道,必须由我江东掌控!此乃底线!”

诸葛瑾微微蹙眉,欲言又止。他知道这条件陈暮绝难接受。

孙权继续道:“至于伯言与公绩……”他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务必赎回!不惜代价!他二人乃我江东柱石,岂能长久沦于敌手?可允诺陈暮,开放部分边境市易,给予其一定钱粮补偿,但领土与主权,不容侵犯!”

他看向张昭:“子布,你乃文臣之首,德高望重,此次与交州使者的具体谈判,便由你全权负责,元叹、子瑜辅之。务必据理力争,维护我江东尊严与利益!”

“老臣领命!”张昭躬身应道。他知道这是一个烫手山芋,但亦是责任所在。

“另,”孙权的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一丝冷意,“北边来的那些‘好意’,孤心领了。告诉他们,江东的事,江东自己会处理,不劳外人费心!”

这道命令,既是表明态度,也是斩断外部势力的干涉企图。孙权终究是一代雄主,在经历了最初的动摇与煎熬后,理智最终占据了上风。他清楚,与陈暮死磕,只会让曹操得利。眼下,稳住局面,赎回大将,恢复元气,才是重中之重。

正式的谈判在吴侯府一侧的偏殿展开。交州方面以韩洙为首,马谡为辅;江东方面则以张昭为主,顾雍、诸葛瑾协同。双方分宾主落座,看似气氛平和,实则暗藏机锋。

张昭首先开口,秉承孙权的意志,提出了江东的议和条件:陈暮军退出庐陵郡,双方以庐陵之战前的实际控制线为界;江东重新获得赣水水道的完全控制权;交州释放陆逊、凌统及所有被俘将士;作为回报,江东可开放部分边境口岸进行贸易,并给予交州一定数量的钱帛作为“赎将”之资。

这个条件,几乎完全推翻了陈暮国书中的提议,甚至可以说是倒退了。

韩洙听完,面色不变,只是微微笑了笑:“张公,贵方此议,恐怕有失诚意。庐陵城乃我军将士浴血奋战而下,岂有得而复弃之理?赣水航道,如今亦在我水军掌控之下,关乎我军物资转运与侧翼安全,岂能轻予他人?至于陆、凌二位将军,我主以礼相待,乃是敬重其为人,并非奇货可居。释放可以,但需贵方展现出相应的和平诚意,而非以此作为要挟,提出不切实际之领土要求。”

马谡紧接着补充,语气铿锵:“况且,如今之势,非我交州求和的江东,实乃江东需和的交州!彭蠡泽在我手,豫章门户洞开,贵方水军新丧,陆师疲敝,何以有底气令我军退出已占之城池?若吴侯无意罢兵,我交州儿郎,亦不惧再战!”

他的话直指江东痛处,毫不留情。

顾雍眉头紧皱,开口道:“韩先生,马参军,话非如此。荆南四郡,本属汉室,后为刘表所据,再为我江东所有,焉能言乃贵方固有之土?庐陵之战,实乃贵方无端侵攻所致。如今我主仁厚,愿息兵戈,已是莫大善意。若贵方执意占据庐陵不退,则和议基础何在?岂非逼我江东上下,忍辱负重,以待将来?”

诸葛瑾也打圆场道:“双方各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若这样,庐陵城可暂由贵方管辖,但庐陵郡下其他属县,需归还我方。赣水航道,可约定共享,互不攻击商船民船。至于伯言、公绩,我愿以重金及每年定额粮草赎之,如何?”

谈判陷入了僵局。双方在核心的领土与航道问题上分歧巨大,谁也不肯轻易让步。韩洙据理力争,马谡言辞犀利,而张昭、顾雍则老成持重,引经据典。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一连数日,进展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