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魏砥 > 第122章 春寒料峭

第122章 春寒料峭(2 / 2)

程普愤然道:“都督!刘备此举,无异于趁火打劫!若非我军在此牵制曹军主力,他焉能如此轻易得手?如今他坐享其成,岂能容他!”

韩当也附和:“是啊都督,不如分兵南下,与刘备争夺荆南!岂能让他白白占了便宜!”

周瑜抬手,止住了众将的激愤之言。他看向一直沉默的鲁肃:“子敬,你以为如何?”

鲁肃沉吟道:“都督,刘备取荆南,虽在我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此人素有雄才,又得诸葛亮辅佐,其志不小。如今之势,我军若强行分兵南下,一则兵力分散,恐被襄阳曹军所乘;二则,与刘备交恶,殊为不智。”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曹操虽经襄阳之败,然根基未损,仍是我江东大敌。刘备新得荆南,根基未稳,其势尚弱。于我而言,多一个弱小的刘备在荆南牵制曹操,总好过让曹操完全掌控荆州。不如……暂且默认现状,甚至可遣使示好,维持表面同盟,共抗曹操。待日后……再做图谋。”

“示好?”周泰眉头紧皱,显然不满。

周瑜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子敬之言,老成谋国。刘备,枭雄也,不可不防,但眼下,亦不可轻易为敌。曹操在北,势大,方为我江东首要之患。”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喉头的痒意,决断道:“传令,加派细作,密切关注刘备在荆南动向,尤其是其与曹军是否有接触。同时,以我名义,修书一封与刘备,祝贺其得武陵,重申孙刘两家盟好之意,共抗国贼曹操。”

他此举,既是稳住刘备,也是麻痹曹操和陈暮,为江东争取更多休整和谋划的时间。

“那……襄阳这边?”程普问道。

周瑜目光投向帐外襄阳的方向,淡淡道:“陈暮、张辽守备森严,急切难下。传令三军,继续深沟高垒,保持压力,但不必主动求战。待我病体稍愈,再观时变。”

襄阳郡守府内,陈暮亲笔写就的奏报,被用火漆封好,交由精干信使,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许都。

奏报中,他详细陈述了襄阳之战后的局势:城防修复、民生恢复、军队整训的情况;与周瑜对峙的现状;以及最重要的——刘备南下,武陵失陷,荆南恐将易主的严峻判断。他在最后恳切写道:“……刘备,人杰也,更得诸葛亮为辅,如虎添翼。今据荆南,收揽人心,其势渐成。若任其坐大,整合荆襄,则南顾之忧,恐甚于东吴。臣愚见,当早做筹谋,或遣使安抚,暂稳其心;或伺机派精锐南下图之,然需慎防周瑜乘虚而入。伏乞丞相圣裁。”

写完这封奏报,陈暮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内有民生凋敝,外有强敌环伺,更有刘备这等潜龙在侧翻云覆雨。荆北的局面,看似稳定,实则暗流汹涌,如履薄冰。

他走到院中,初春的寒风拂面,让他精神微微一振。抬头望去,北方的天空阴沉依旧,但云层似乎比前几日薄了一些,隐约透出些许微光。

“许都……丞相此刻,又在谋划着什么呢?”陈暮心中默念。

他知道,自己在这里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荆北的存亡,也影响着天下大局的走向。他就像一枚被投入激流的砥石,不仅要承受水流的冲击,还要在漩涡中努力稳住自身,甚至试图改变水流的方向。

前路漫漫,春寒料峭。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他便只能,也必须,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