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月十七的清晨,薄雾尚未散尽,陈暮已坐在东曹署的书案前。
他面前摊开着的不再仅是粮秣簿册,还有他昨夜凭着记忆,在灯下悄悄绘制的许都宫禁周边简图——标注了各衙署位置、卫尉巡防路线,甚至依稀标记出昨日赵彦与那神秘人密谈的茶摊方位。此图粗糙,仅为他个人梳理思绪之用。
“陈掾属,今日气色不佳,可是昨夜未曾安睡?”司马朗捧着热茶走过,关切地问。
陈暮收起心神,将简图掩于书卷之下,抬头笑道:“劳司马兄挂心,只是初来乍到,诸事需用心记下,睡得晚了些。”
司马朗在他对面坐下,低声道:“许都看似平静,实则千头万绪,初来者确需时日适应。不过,谨守本分,多看少言,总是没错的。”他话中有话,目光温和却带着洞察。
陈暮心中微凛,知他必是察觉到自己昨日往返卫尉府、以及长史署调阅文书等举动,这是在出言提点。“多谢司马兄,暮谨记。”他诚恳道谢。在这司空府,果然处处皆学问,人人不简单。
巳时刚过,一名身着黑衣、腰佩短刃的军吏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东曹署门口,并未惊动太多人,只对掌案书吏张贵低语几句。张贵面色一肃,连忙走到陈暮案前。
“陈掾属,”张贵声音压得极低,“程昱将军麾下之人,请您过府一叙。”
该来的终究来了。陈暮心中并无意外,只有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他整理了一下衣冠,对刘岱简单禀报“程将军有事相询”,便在刘岱了然的目光中,随那黑衣军吏离开了东曹署。
程昱的衙署不在司空府主院,而在其侧后方一处独立僻静的院落,门前守卫皆神色冷峻,目不斜视。入内之后,陈暮感觉光线都暗了几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墨汁与旧卷宗混合的冷冽气息。
程昱端坐于正堂大案之后,并未处理公文,只是盯着案上一幅展开的舆图。见陈暮进来,他挥退了引路的军吏。
“坐。”程昱声音依旧沙哑低沉,言简意赅。
陈暮依言在下首跪坐,脊背挺直,静候问话。
程昱抬起眼,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直刺陈暮:“刘岱报,你察觉卫尉赵彦行止有异。长史署调阅宫禁相关文书,亦由你经手。市井之间,可还闻他言?”
陈暮心知程昱的消息网络远比自己想象的迅捷缜密。他深吸一口气,将自己昨日在卫尉府见赵彦神色匆忙、市井听闻模糊对话(隐去了自己推测的“衣带诏”具体字眼,只提及“宫禁”、“车骑”、“内应”等词),以及发现董承府申请军械数量异常等事,条理清晰,不加修饰地陈述了一遍。同时,他将那份私自绘制的简图取出,双手呈上。
“此图乃下官凭记忆所绘,粗陋不堪,仅为助己理清头绪,恐难入将军法眼。”
程昱接过简图,扫了一眼,古井无波的脸上看不出喜怒。他将图置于案上,手指在上面轻轻点了点赵彦密谈的位置,又划向董承府邸方向。
“你可知,仅凭这些捕风捉影之词,便可治你一个窥探机密、构陷大臣之罪?”程昱语气森然。
陈暮迎着他的目光,不卑不亢:“下官只知,既食司空之禄,见有疑处,当如实上报。至于是否捕风捉影,将军明察秋毫,自有决断。若因此获罪,暮亦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