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魏砥 > 第10章 腊日惊变

第10章 腊日惊变(2 / 2)

陈暮心中一紧,知道此刻擒拿孙书佐虽重要,但保护荀彧、稳定大局更为紧迫!他毫不犹豫,弃了孙书佐,对身边虎卫喊道:“看住他!”随即像一头猎豹,扑向祭坛正面战场。

他的加入,改变了局部战局。陈暮的刀法没有死士的狠辣刁钻,却胜在沉稳精准,善于利用环境和配合。他并不贪功冒进,而是专门攻击那些试图从侧翼偷袭甲士、或者向人群投掷陶罐的刺客。他如同一条滑溜的游鱼,在混乱的战团中穿梭,每一次出刀,都有效地减轻了甲士们的压力,稳住了防线。

“结圆阵!保护荀令君!弓箭手,占据制高点,狙杀投弹者!”陈暮一边战斗,一边高声呼喊,他的冷静指令在混乱中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甲士们下意识地听从,阵型变得更加紧密。

骚乱并未持续太久。在虎卫军精锐和反应过来的守军合力清剿下,数十名死士大部分被当场格杀,少数受伤被擒。催泪的烟雾渐渐被寒风吹散,校场上留下一片狼藉和斑驳的血迹。惊魂未定的百姓在军士的引导下疏散,受伤者被抬下去救治。

荀彧始终站在祭坛上,脸色有些苍白,但身形依旧挺拔。他拂了拂被划破的袍袖,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正指挥清理战场的陈暮身上,微微颔首。

孙书佐和他的两名同党被五花大绑,押到程昱面前。程昱脸色铁青,立即下令突审。同时,根据孙书佐之前的行踪和刺客使用的武器来源,虎卫军迅速出击,查封了那家药材铺,抓获了掌柜,并搜出了尚未使用的部分违禁矿物和往来密信。

初步审讯结果令人心惊:孙书佐等人确实是受兖州内部一股反对曹操的士族势力指使,其目的并非直接军事政变,而是通过制造腊日祭典的严重混乱和流血事件,散布荀彧等人“德不配位,致遭天谴”的谣言,动摇民心军心,为可能的外部干预(如袁绍)或内部更激进的行动制造借口。边让的言论,正是这股暗流的舆论先导。

陈暮那份关于蕲县古道的无意发现,以及他对粮荒“鼠患”的警觉,拼凑出了这场阴谋的大致轮廓。幕后主使异常狡猾,所有指令都是单向传递,孙书佐也只知其直接上线,更上层的人物隐藏极深。

夜幕降临,鄄城恢复了表面的平静,但暗地里的审讯和清洗才刚刚开始。州牧府内,烛火通明。

荀彧和程昱对坐,脸上并无多少胜利的喜悦,反而带着深深的疲惫与凝重。

“仲德(程昱字),此次虽侥幸破获阴谋,擒获几名爪牙,但元凶未除,根基未损。经此一事,彼等只会藏得更深。”荀彧轻叹一声。

程昱冷哼一声:“跳梁小丑,何足道哉!只需加大排查力度,宁可错杀,不可错放!总能将这些蛀虫揪出来!”

荀彧摇了摇头:“肃清内部,如同医病,需对症下药,过猛则伤身。眼下主公远征未归,稳定压倒一切。陈暮此次……表现如何?”

程昱沉吟片刻,道:“临机应变,胆大心细,堪当大用。若非他及时预警并果断参与镇压,今日后果不堪设想。不过……其锋芒渐露,恐非全然是福。”

荀彧目光深邃:“玉不琢,不成器。然琢之过甚,恐易折。此子如璞玉,需以文火慢炖,方得其真味。此次之功,暂且记下,不宜过度褒奖,使其成为众矢之的。可调其至吾身边,兼任行军参赞,随军记录,多加磨砺,亦便于看顾。”

程昱点头称是。

陈暮并不知道高层的讨论。他回到住处,脱下沾满尘土和血腥气的皮甲,手臂上一道被流矢划破的伤口隐隐作痛。他仔细清洗包扎,动作一丝不苟。

窗外,鄄城的夜空依旧沉寂。他今日亲手格杀了两名刺客,这是他从军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杀人。没有想象中的激动后怕,只有一种沉甸甸的疲惫和清醒。

他阻止了一场可能引发更大动荡的阴谋,保护了荀彧,得到了进一步的信任。但他明白,真正的较量远未结束,自己已经更深地卷入了权力斗争的漩涡中心。

腊日的惊变过去了,但属于陈暮的考验,还漫长得很。前方的道路,依旧布满荆棘与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