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立刻下令:“改变航向,目标东南,‘航海者坟场’边缘。我们需要搜集更多关于那片海域的情报,同时,尝试联系可能还在运作的、零散的‘守墓人’节点,看看是否有关于那片区域或林栋的进一步消息。”
“方舟号”再次调整航向,破开深蓝,驶向更加莫测的远方。
就在航行途中,负责信息监控的水手报告了一个新的发现:“指引者,我们捕捉到一个非常微弱、且不断跳频的加密短波信号,信号源似乎就在我们前方航线上,正在移动。编码方式……很古老,但符合‘守墓人’早期使用的某个备用应急协议。”
还有幸存的“守墓人”在活动?
“能破译内容吗?”以利亚问。
“信号太弱,且受到强烈干扰,无法完全破译。但解析出几个断续的词语……‘信标’、‘破损’、‘追踪’、‘不要回应’。”
破损的信标?被追踪?不要回应?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陷入绝境的“守墓人”发出的最后警告。
“尝试三角定位信号源大致区域,但不要主动联系。”以利亚谨慎下令。
定位结果显示,信号源位于他们前往“航海者坟场”的必经之路上,一个不起眼的小型环礁附近。
“方舟号”保持潜航状态,悄然靠近那片环礁。
通过潜望镜(“方舟号”同样拥有这类观测设备,只是外形与常规不同)和远程传感器,他们看到了令人心碎的一幕——
环礁的泻湖内,漂浮着一艘小型渔船的残骸,船身布满弹孔,仍在冒着淡淡的黑烟。旁边的沙滩上,有简易帐篷被烧毁的痕迹,以及……几具来不及掩埋的遗体。
显然,这里曾是一个隐秘的“守墓人”中转站,但已经被“影卫”发现并摧毁。那个微弱的信号,可能是某个幸存者,或者预设的自动设备,在最后时刻发出的警报。
没有发现生还者。
“方舟号”沉默地绕行这片被血与火洗礼的环礁,如同无声的默哀。
又一个节点被拔除。 “影卫”的“净化程序”正在残酷地进行着。
陈默和李雯看着远处那艘燃烧殆尽的渔船残骸,心中充满了悲愤。这些分散在世界角落、默默守护着真相火种的人们,正在为他们的成功揭露付出生命的代价。
那个破碎的信标,发出的不仅是警告,更是血淋淋的控诉。
前路,遍布荆棘与牺牲。
“方舟号”没有停留,载着沉重的使命与悲伤,继续向着东南方向,那片被称为“坟场”的海域,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