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需要有人去做。”老吴打断她,语气不容置疑,“周老把这条线交给我,就是信任我能完成。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对周老唯一的告慰。”
舱内一片沉默。大家都明白,这个任务几乎是九死一生。
“外部配合同样关键。”以利亚将视线转向陈默和李雯,“我们需要有人在外围策应,确保在事发后,信息能最大程度地扩散出去,并且……接应老吴撤离,如果可能的话。”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方舟号’无法靠近‘蓬莱’岛,它的特征太明显。但我们有其他的、更不引人注意的交通工具。我会安排你们乘坐高速快艇,在峰会期间抵达‘蓬莱’岛附近海域。你们需要利用我们提供的设备,在老吴行动成功后,第一时间将备份的数据包通过多个匿名卫星信道强力发射,冲击他们的信息封锁线。同时,接应小组会在预定海域等待,尝试接应老吴。”
陈默和李雯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心。相比于老吴深入虎穴的任务,他们的工作虽然同样危险,但已是相对安全的选择。
“我们没问题。”陈默代表两人回答。
“很好。”以利亚点头,“那么,计划的核心框架就此确定。老吴负责内部接入和现场揭露,陈默和李雯负责外部信息扩散和策应接应。‘方舟号’将作为后方指挥和支援中心,提供情报、技术和撤离保障。”
他走到那面巨大的机械钟前,轻轻抚摸着冰冷的金属表面。“距离峰会召开,还有九天。这九天,我们需要完成所有的准备工作:情报细化、设备调试、身份伪装、路线规划、应急方案……以及,最重要的,”他看向陈默和李雯,“让你们尽快掌握必要的操作和生存技能。”
接下来的日子,“方舟号”仿佛一台精密而高效的机器,开始全速运转。陈默和李雯在船员(这些沉默寡言的水手们个个身怀绝技)的指导下,学习使用各种奇特的通讯和干扰设备,熟悉高速快艇的操作,甚至进行基础的战术规避和海上求生训练。老吴则与以利亚一起,反复研究“蓬莱”岛的地形图、安保细节和人员信息,推演着行动中可能遇到的每一种意外。
紧张的准备中,陈默偶尔会走到甲板上,望着无边无际的蔚蓝大海,心中思绪万千。从书店老板到亡命天涯的“叛徒”,再到如今即将参与一场可能震动世界的行动,他的人生轨迹如同这艘古老的“方舟”,驶入了完全未知的航道。他想念那个安静的书店“默语”,想念那些平淡却安稳的日子,但更清楚地知道,从他决定带走硬盘的那一刻起,那些都已永远回不去了。
李雯则更加沉默,常常在训练间隙,抚摸着手腕上那道淡淡的疤痕,眼神望向北方,那是故乡的方向。父亲的遗志、赵明远博士的托付、周师傅和阿伦的牺牲……所有这些重量,都压在她的肩上,转化为一种不容退缩的坚定。
第九天的黄昏,夕阳将海面染成一片瑰丽而悲壮的金红色。
以利亚将陈默、李雯和老吴召集到船长室。桌上放着三套准备好的装备、伪装证件,以及两艘经过特殊改装、涂装成普通休闲快艇样式的高速船只的钥匙。
“一切准备就绪。”以利亚的目光扫过三人,庄重而深沉,“记住,你们携带的,不仅是数据,是证据,更是无数牺牲者未竟的期望,是人类选择未来方向的……一个可能。”
“我们明白。”三人异口同声,眼神坚定。
“出发吧。”以利亚沉声道,“愿星辰与大海,指引你们的航向。‘方舟号’会在这里,等待你们的消息。”
没有更多的告别。在夜幕的掩护下,陈默和李雯登上一艘快艇,老吴登上另一艘。两艘快艇如同离弦之箭,悄无声息地驶离了古老的“方舟”,向着那座名为“蓬莱”、却可能隐藏着最深黑暗的岛屿,破浪前行。
断箭已发,余音将响彻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