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船似乎接收到了信号,调整航向,缓缓向他们靠近。当渔船接近到一定距离时,船舷放下了一个软梯。
“我先上去。”林栋对陈默和李雯说道,他检查了一下随身武器,深吸一口气,打开了潜航器的顶部舱盖。
冰冷的海风和咸腥的气息瞬间涌入。林栋敏捷地攀上软梯,登上了渔船的甲板。甲板上有几个穿着防水服、看起来像船员的人,但他们眼神锐利,动作干练,绝非普通渔民。
为首一人走上前,用英语低声道:“林先生?请让你的同伴也上来,我们需要尽快离开这片海域。”
林栋仔细观察了一下对方,没有发现明显的敌意,于是向下方打了个手势。
陈默和李雯也依次爬上渔船。当他们双脚踩在摇晃的甲板上时,都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他们真的逃出来了?
渔船立刻起航,向着远海驶去。那名为首的“船员”将他们带进了船舱。舱内布置简单,但配备了先进的通讯和导航设备。
“欢迎登船,‘守墓人’的朋友。”那人摘下了兜帽,露出一张饱经风霜但眼神坚定的亚裔面孔,“我叫阿伦,是这次接应的负责人。你们可以放心,这里是安全的,至少暂时是。”
“你们是‘守墓人’的成员?”林栋确认道。
阿伦点了点头:“分散在海外的‘守墓人’之一。我们收到了周发出的最高警戒信号和你们携带的信息概要。”他的目光落在陈默紧紧抱着的防水袋上,“那就是……‘基石’的罪证?”
“是的。”陈默将防水袋递了过去,“还有赵明远博士的绝笔信。”
阿伦郑重地接过,没有立刻查看,而是将其锁进了一个厚重的保险箱。“这些东西太重要了,我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他看向三人,语气带着一丝敬佩和同情,“你们做的事情,需要巨大的勇气。但接下来的路,可能会更艰难。”
“我们明白。”李雯说道,“你们打算怎么处理这些证据?”
阿伦走到电子海图前,指着上面一个标记点:“我们先去一个中转站,一个不受任何大国势力完全控制的私人岛屿。在那里,我们会联系其他可靠的‘守墓人’成员和国际上几个有信誉、且对‘灯塔’及其背后势力持批判态度的独立调查记者和人权组织。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分批、分阶段地释放信息,既要保证真相曝光,又要最大限度地保护还在国内的‘守墓人’成员,以及……你们的安全。”
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涉及国际舆论、地缘政治和隐秘战线的博弈。
“我们……还能回去吗?”陈默忍不住问了一句。
阿伦沉默了一下,摇了摇头,答案不言而喻。他们已经成为“灯塔”和“影卫”必须清除的目标,回国几乎等于自杀。
一种深沉的失落感笼罩了陈默。他的书店“默语”,那些熟悉的街道,那个充满痛苦与追寻记忆的城市……他可能再也见不到了。
渔船在夜色中破浪前行,将黑暗甩在身后,却也驶向了一个充满未知的黎明。他们携带的火种,能否在异国的土地上点燃燎原之火?而他们自己,又将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风暴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孤舟虽已出海,但真正的惊涛骇浪,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