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毛在菜畦间铺成天然地毯,踩上去软乎乎的。
冰箱门现在每天定时开合,清晨给猫发鱼干,中午给苗降温度,就像个隐形管家。
猫群之中,老橘猫当上了蹭叶班组长,蹲田埂上监督工作。
哪株苗没蹭够光,它就喵喵叫着催工。
有回下雨天,猫群集体用肚子给辣条苗保温,远看就像铺了层活毛毯。
小七的偷鱼行动越来越溜,还开发出尾巴递送服务:把鱼干精准抛到老猫食盆里。
我爸最后放弃了,直接把鱼干锁换成猫爪形状的,还刻上“秃蛋专属”。不过老实说,我和小七都不喜欢这名字,哈哈!
室外空气一天比一天清新,王奶奶说她家哮喘的老伴都能出门遛弯了。
电视台来采访,镜头对准那片辣条田,猫群突然集体躺倒露肚皮,最后拍成猫片了。
蒋烨的检测仪现在整天响个不停,最后干脆改成猫叫提示音。
“喵呜”表示空气优,“咕噜”表示湿度佳。
邻居们纷纷来借猫,说是要去蹭自家菜园子。
辣条苗长得飞快,叶片有巴掌那么大。猫群蹭完叶子后毛色油亮,像抹了辣条油。
小七虽然秃尾巴,但现在能同时开冰箱和微波炉了,它将热好的鱼干分给猫奶奶们,凉快的给孕猫。
夜市里冒出了“猫毛辣条”的摊子,招牌画着老橘猫头像。其实真没加猫毛,是摊主每天抱猫收摊沾上的。
大家吃着辣条逗着猫,空气里都是麻辣味和呼噜声。
我爸把气象仪改造成了猫窝形状,数据显示屏正好当猫抓板。
蒋烨用无人机残片做了自动喂毛机:猫一掉毛就收集起来施肥。
我妈开发出辣条猫饭,闻着香得人都想抢着吃。
现在全镇辣条田都实行猫蹭叶制度,猫群成了抢手货。
小七带队巡回指导,尾巴一指就知哪块地需要蹭。
老橘猫坐镇中央调度,爪机一响就派猫出差。
夕阳下,辣条田闪着金绿交错的光。
猫群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蹲在田埂上舔毛。
冰箱门准时打开,飘出鱼香和辣条味。
我哥的检测仪发出满足的“咕噜”声,空气清新得能看见十里外的风筝。
王奶奶在隔壁喊:“俺家仙人掌结辣条了!”
跑去一看,真是辣条形状的果实,还带着猫爪印,准是她家猫天天蹭的功劳。
王奶奶家那棵结辣条的仙人掌可成了宝贝,镇上人全跑来看稀奇。
镇长一拍大腿:“开集市!头个摊位就卖猫助长辣条!”
集市头天热闹得跟过年似的。
辣条摊挂的“猫毛认证”招牌真没骗人:老橘猫现场掉毛,现掉现粘包装上;基站维护员背着猫粮满街转,看见尾巴沾灰的猫就奖励。原来信号好全靠猫尾巴当清洁刷!
小七现在专抓老鼠,变成普通小黑猫后眼神更毒辣,老鼠见了它直接排队进笼子,有的还自己带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