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柱正式上任农机队队长,他挑了十个村里最机灵的后生,跟着农场来的张师傅,开始学习拖拉机驾驶和保养。
一时间,学开拖拉机,成了村里最时髦、最让人羡慕的事。
那十个被选中的年轻人,一个个昂首挺胸,感觉比娶了媳妇还光荣。
陆解放和会计,也很快制定出了拖拉机的使用标准,张贴在了村口的公告栏上。
当天,陆峰找到了正在规划养猪场新址的赵援朝。
“援朝,你跟我来一下。”
两人走到一个没人的角落。
“陆峰,你找我?”赵援朝问道。
“我问你个事。”陆峰看着他,“你父亲,是省城农业大学的教授,主攻育种和营养学,对吧?”
提到自己的父亲,赵援朝的眼神黯淡了一下,但还是点了点头:“是,不过他现在……”
“我知道他的情况。”陆峰打断了他,“我想请他来我们靠山屯,当我们的技术总顾问。你觉得,他会来吗?”
“请我父亲?”赵援朝愣住了,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父亲因为“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被下放到农场劳动改造,受尽了白眼和屈辱。
现在,竟然有人愿意请他当“总顾问”?
“对。”陆峰点头,“我们靠山屯要发展,光靠热情是不够的,必须有科学,有技术。”
“你父亲那样的专家,正是我们最需要的。我们可以给他提供最好的研究环境,他想做什么实验,我们就支持他什么实验。工资待遇,也绝对是最高标准。”
“可是……”赵援朝很激动,但也很担忧,“他的身份……上面会同意吗?”
“这个你不用管,我去解决。”陆峰说道,“我只问你,你觉得他会愿意来吗?”
赵援朝想了想,重重地点了点头:“会!他一定会!我父亲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把他脑子里的那些知识,都变成实实在在的粮食和肉。他在农场,一身的本事没地方用,比杀了他还难受。如果您真的能让他来,他肯定愿意!”
“好。”陆峰拍了拍他的肩膀,“那你给赵教授写封信,把咱们村里的情况,还有养殖计划,都跟他详细说说。剩下的事,交给我。”
告别了赵援朝,陆峰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更宏大的计划。
拖拉机,解决了耕地的问题。
养殖场,解决了吃肉的问题。
接下来,他要解决的,是种子的问题。
这个年代,粮食产量低,除了耕作方式落后,更重要的原因是种子不行。
如果能利用赵援朝父亲的育种技术,培育出高产、抗病的优良品种,那靠山屯,乃至整个国家的粮食问题,都可能得到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
这,才是陆峰留下那批金子,真正想干的大事。
陆峰要建立的,不仅仅是一个富裕的村庄。
陆峰要建立的,是一个集农业、养殖、科研于一体的基地。
一个不受任何人控制,能够自给自足,甚至能够影响未来的基地。
就在陆峰来到晒谷场看铁柱他们学开拖拉机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来到了靠山屯。
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从公路的方向,一路颠簸着开了过来,停在了村口。
车上下来一个穿着干部服,文质彬彬的中年人。
正是省里派来的工作组组长,王春生。
“王组长?”陆峰看到他,有些意外。
王春生快步走到陆峰面前,脸上的表情,却不像以往那么随和。
王春生凑到陆峰耳边,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道:“神殿,有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