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城的灵溪河畔,一场盛大的庆功宴正热闹非凡。
灵镜交易系统的主灵镜投射出五国重建的景象:木叶国的西城已修复城墙,青雀舟正运送灵粮入城;灵植国的千亩灵田泛着新绿,凝露花在风中摇曳;绿森国的沼泽边,凡人正搭建新的房屋。
李统领高举酒坛,对着满座修士朗声道:“这杯酒,敬林长老,敬荡魔队!是你们护了青木帝国千万生民!”
众人轰然应和,纷纷举杯。
王道友刚用缴获的赤阳铁精炼成四品灵剑,剑穗上还系着新得的中品灵石;
陈道友则把玩着灵植国赠送的凝露花种子,计划在落枫城开辟灵田培育。
林邑川坐在主位,浅酌着灵溪酿,目光扫过席间的修士 —— 曾经懈怠的队伍,如今已成为青木帝国最可靠的防线。
庆功宴后,林邑川回到云溪谷的洞府,开始清算此次荡魔的收获。
他将储物袋逐一倒空,灵石如同小山般堆在玉案上,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下品灵石一百万块:主要来自邪修储物袋(约六十万块)、各国谢礼(木叶国十万、花月国十五万、翠柳国十万、灵植国十二万、绿森国三万),另有灵镜交易的分成(十万块);
中品灵石三十万块:邪修首领储物袋贡献最多(十五万块),其余来自各国的防务储备(翠柳国八万、灵植国五万、绿森国两万);
上品灵石十块:仅在黑岩国邪修金丹首领与绿森国魔修首领的储物戒指中找到,色泽温润,灵力精纯,是结丹的关键材料之一。
除了灵石,玉案上还堆满了各类物资:四品邪器噬魂棒(已净化,可熔炼为炼器材料)、魔化法术卷轴(已上交凌云仙宗备案)、《青木帝国灵脉分布图》(标注十七处隐灵点)、百年灵草种子三盒、四品防御符五十张,还有各国赠送的疗伤丹、解毒丹百余瓶。
林邑川将灵石分类装入储物袋和储物戒指中,上品灵石单独放在玉盒中,灵脉分布图则贴身收好 —— 这对木灵国未来的灵脉开发至关重要。
接下来的三个月,林邑川并未急于返回凌云仙宗,而是留在青木城,协助李统领巩固防务与发展。
木灵国在他的治理下,已彻底焕发新生:
防务体系:十座主城的防御阵全部升级为 “低耗灵脉适配阵”,并接入灵镜预警系统,任何异动都能实时传讯;5000 名炼体者编成五十支 “护卫队”,每队配备灵气转换器与传讯符,由修士定期训练;
灵镜交易:第十八届至第三十届拍卖会,吸引了青木帝国十国及周边花海国、石漠国的修士参与,单次拍卖物品最多达三百余件,手续费积累的防务储备金已达数万块中品灵石;
民生恢复:各地的灵田产量恢复至战前水平,村镇的防御阵被改造成 “灵草防御阵”,既护村镇又产灵草;凡人开始学习基础的灵植、凡器炼器技巧,不少人通过灵镜交易出售手工制品,换取灵石改善生活。
林邑川每日的生活规律而充实:清晨修炼《白诀》;午后巡查各城防务,重点查看灵脉节点的聚灵阵运行情况;夜晚则闭门研究灵镜升级 —— 这是他离开前给木灵国的最后一份礼物。
经过二十余次试验,林邑川成功为灵镜增加了三项新功能:
跨帝国传讯:将传讯阵升级为五品简化版,可与大的宗门灵镜直接连接,解决了偏远区域与宗门的通讯难题;
物资预约:修士可提前在灵镜上发布需求(如 “赤阳铁精换三品灵纹剑”),系统自动匹配意向者,无需等待拍卖会;
防务直播:木灵国各城防御阵的运行数据、炼体者训练场景可实时投射至主灵镜,便于李统领远程调度。
升级完成的那天,林邑川在主灵镜前演示:“李统领,试试连接凌云仙宗的宗门灵镜。” 李统领按动 “跨讯” 纹,几息后,凌云仙宗任务殿的画面便清晰显现,值守修士的声音传来:“青木城李统领?林长老在吗?宗门有消息找他。”
林邑川心中一动,接过灵镜:“我是林邑川。”
“林长老,您的督战任务已完成,宗门派筑基修士张明前往交接,预计三日后抵达。”
挂了传讯,林邑川长舒一口气 —— 三个月的蛰伏,既稳固了木灵国的根基,也让他的心境愈发沉稳,距离结丹所需的 “道心稳固” 又近了一步。
三日后,凌云仙宗的筑基修士张明抵达青木城。
他身着宗门制式道袍,手持任务交接玉简,对林邑川恭敬有加:“林长老,您在青木帝国荡平邪修魔修,功绩已录入宗门典籍,宗主特批您返回宗门后可进入典籍楼挑选一本结丹功法。”
交接仪式在指挥处举行。
林邑川将《木灵国防务手册》《灵镜交易规则》《隐灵点分布图》三份玉简交给张明,详细讲解:“灵镜系统已升级,跨帝国传讯需用宗主赐下的密钥激活;防务储备金存于库房,由李统领与您共同监管;新补充的修士已在各城就位,履职记录每半月通过灵镜上报。”
张明逐一核对,确认无误后,在交接单上签下名字:“林长老放心,属下定守好木灵国。”
临行前,林邑川将主灵镜的控制权正式移交李统领,又留下一块四品防卫阵盘:“若遇紧急情况,可启动此阵盘,能暂时抵挡金丹初期修士攻击。” 李统领接过阵盘,眼眶微红:“林长老,您有空一定要回来看看!”
林邑川笑着点头,转身登上飞舟,朝着大丰城飞去。
他已有一段时间未回大丰城,心中满是对三叔的牵挂 —— 上次回去,只知三叔的武馆越办越大,却不知具体情况。
飞舟抵达大丰城时,正值午后。
城内的街道比往日热闹了许多,不少凡人腰间别着简易的防御符,孩子们口中哼着 “仙师护城” 的童谣。
林邑川径直走向城西的 “林氏武馆”,远远便看到馆前挂着新的牌匾,上书 “林氏武馆”,门前的练场上,数十名炼体者正在操练,动作整齐划一,显然是经过修士指导。
“请问林馆主在吗?” 林邑川走上前,对着值守的弟子问道。
弟子愣了一下,随即恭敬行礼:“您是林仙师吧?林馆主在。”
林邑川快步走进武馆内院。
正屋的门槛上,一个两岁左右的孩童正拿着木剑比划,旁边坐着一名妇人,正是三婶,而三叔林则在指点弟子修炼,身形比两年前硬朗了许多。
“三叔!”
三叔回头,看到林邑川,猛地放下手中的钢刀,快步上前,一把抓住他的手臂:“邑川!你可回来了!” 他的声音带着激动的颤抖,眼眶瞬间红了。
三婶也抱着孩子起身,笑着抹泪:“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快进屋坐,我去炖灵菇鸡汤。”
屋内,林伯海细细讲述着两年的变化:“邪修入侵后,凡人都知道仙师能护着我们,武馆的弟子从几十人涨到两百多,不少还是周边村镇来的。上个月,你三婶生了个儿子,叫林念安,盼着他能平平安安。”
林邑川看着熟睡的念安,小家伙的眉眼像极了三叔,心中满是温情。“三叔,我这次回来,是想接你们去凌云仙宗。” 他说出计划,“仙宗有启灵师,能帮你们开启灵根,日后修炼成仙,就能长久相伴了。”
林伯海愣了一下,随即摆手:“不行不行,武馆这么多弟子,还有乡亲们……”“武馆可以交给可靠的弟子打理。” 林邑川打断他,“您忘了上次邪修攻城,若不是修士支援,武馆再强也挡不住。只有你们自己修成修士,才能真正护着家人。”
三婶抱着念安,眼中闪过期盼:“伯海,邑川说得对,我们不能总靠别人护着。”
林伯海沉默片刻,终于点头:“好!我把武馆交给护院队长,他忠厚可靠,定能守好武馆。”
次日清晨,三叔将武馆事务交接完毕,带着三婶与念安,随林邑川登上青雀舟。
大丰城的百姓与武馆弟子在城外送行,赵虎带领弟子们跪地叩首:“馆主放心,弟子定守好大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