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的时光,在木灵国修士们愈发频繁的器物碰撞声与灵镜传讯声中悄然流逝。
十八届修士拍卖交换会如同撒入沃土的种子,生根发芽,从最初的近百件物品、仅限木灵国修士参与,成长为如今的两百余件展品、吸引花海国、石漠国等邻国修士专程参与的跨区域盛会。
这背后,既有林邑川初期的精心奠基,更有李统领接手后的稳步推进,形成了一套 “公平交易、资源流通、技艺共进” 的永续生态。
前五届拍卖会,林邑川亲自主持,每一个流程都经过反复打磨,为盛会定下 “公平、透明、普惠” 的基调。
第三届拍卖会上,发生了一场小插曲:落枫城的王道友炼制的三品灵纹剑,因剑身灵纹流畅、锋利度远超同阶,引发三名修士激烈竞价,最终被花海国的筑基修士以十五块中品灵石拍得。竞拍结束后,灵植城的陈道友提出异议:“邻国修士出价太高,咱们自己人都抢不到好东西了!”
林邑川当场回应,在主灵镜前宣布补充规则:“1. 核心防务物资(如防御盾、雷暴符、疗伤丹)优先供给木灵国修士,邻国修士需在木灵国修士放弃竞价后才可参与;2. 单一物品仅限一名邻国修士竞拍,避免恶意抬价;3. 邻国修士成交后,需额外缴纳 10%‘防务互助费’,用于木灵国防御阵维护。”
这三条规则既保障了木灵国的核心需求,又未排斥邻国参与,赢得了双方认可。
花海国修士笑着说道:“理应如此!能买到这么好的灵纹剑,多交些费用也值得!”
第五届拍卖会是林邑川主持的最后一届,他特意在开场时公布了 “手续费制度”:“从下一届起,拍卖会交由李统领主持,成交物品收取 1% 的手续费 —— 其中 70% 用于灵镜维护与升级,30% 归入防务储备金。此比例永久不变,每届拍卖会结束后,账目会通过灵镜公示,接受所有修士监督。”
修士们一片哗然,随即纷纷赞同:“1% 太低了!以前在其他坊市交易,手续费起码 5%!”“账目公开更放心,林长老考虑得太周全了!”
林邑川笑着摆手,取出自己炼制的十块三品防御阵盘:“这是我最后一次主持,这十块阵盘,每个郡城一块,成本价一千五百块下品灵石,只加五十块手续费,现在开始分配。”
阵盘刚在灵镜上展示,各郡城的传讯声便此起彼伏,最终通过 “按防务需求优先级” 分配,十个郡城每个郡城都有一个,没有任何修士提出异议。
李统领接手后,严格遵循林邑川定下的规则,同时推出了三项创新举措,让拍卖会规模持续扩大。
一是 “预登记制度”:修士提前三天通过分灵镜提交物品清单,标注 “竞价” 或 “交换”、起拍价或需求物,李统领安排专人核验物品真伪与价值,避免 “以次充好”。
第九届拍卖会上,一名石漠国修士试图用劣质铁矿冒充赤阳铁精,刚提交清单便被识破,被列入 “失信名单”,永久禁止参与拍卖会。
二是 “分类专场”:将物品按 “法器、丹药、符箓、材料、功法” 分为五类,每届拍卖会先集中拍卖一类,再进行下一类,避免混乱。
二是 “信誉评级”:为频繁参与交易的修士设立 “信誉星”,成交一次积一星,积累五星可减免 0.1% 手续费。此举极大激发了修士的交易热情,王道友、陈道友等 “常客” 已积累四星,每次拍卖都会提前准备三四件物品。
第十八届拍卖会上,场面尤为热闹:主灵镜上同时显示着二十余件展品,花海国的修士带来了特产 “灵蜜”(能提升丹药甜度与灵气融合度),石漠国的修士带来了 “磁石矿”(炼制防御阵盘的核心材料),木灵国的修士则拿出改良后的 “凡级防御阵”“迷踪符” 等特色物品。
“编号 156,石漠国磁石矿十斤,起拍价两千块下品灵石,或换三品疗伤丹二十瓶!” 李统领的声音通过灵镜传遍各城。“我换!” 林母的声音从大丰城的分灵镜传来,她刚炼好了三十瓶疗伤丹,正缺炼器材料,“我出二十五瓶,额外加一斤灵蜜!”石漠国修士大喜:“成交!灵蜜正好能给我家丹师用!”
林邑川坐在青木城的玉椅上,看着灵镜中热闹的场景,心中满是欣慰。
他这次带来的是十把改良型三品灵纹剑 —— 剑身刻制了 “追风纹”,能提升飞剑速度一成,这是他修炼新剑诀后,将剑招感悟融入炼器的成果。“每把起拍价两千块下品灵石,十个郡城各限购一把,先到先得。”
话音刚落,十个郡城的传讯符同时亮起,最终通过灵镜摇号分配,每把剑都以底价成交,没有出现哄抢。
王道友拿到剑后,立刻传讯:“林长老,这剑速度太快了!配合我的剑法,能轻易刺穿筑基后期的灵盾!”
林邑川的炼器技艺能有新突破,源于他在第十届拍卖会上收获的意外之喜 —— 一本中级上阶剑诀《追风诀》。这本剑诀是一名星辰仙宗的外门修士带来的,因修炼门槛高(需筑基九重以上修为),一直无人问津,最终被林邑川用三块上品灵石换得。
《追风诀》的玉简封面泛着淡青色灵光,刻着 “风无形,剑追影,动若惊雷,静若凝露” 十二字。林邑川将玉简嵌入灵镜,展开内容,六式剑招的图谱与口诀映入灵识:
追风式:基础式,以灵力催动飞剑,提升速度三成,口诀 “气贯剑脊,风随剑走”;
破影式:变招,飞剑在空中留下一道残影,迷惑敌人,口诀 “影分虚实,剑出无迹”;
缠风式:控制式,飞剑如同风绳,缠绕敌人法器或身形,口诀 “风绕千周,剑锁敌喉”;
裂风式:攻击式,剑体凝聚风刃,可同时攻击三个目标,口诀 “风裂千片,剑斩万钧”;
回风式:防御式,飞剑回旋形成风盾,抵挡远程攻击,口诀 “风回成壁,剑护周身”;
追风逐电:奥义式,融合前五式,速度提升十倍,需筑基大圆满修为才能修炼,口诀 “风追电掣,剑定乾坤”。
“果然是中级上阶剑诀,每一式都需要精准的灵力控制与灵识配合。” 林邑川心中惊叹,尤其是第三式 “缠风式”,不仅要求飞剑速度快,更要能通过灵识感知敌人的动作,提前预判缠绕轨迹,难度远超之前的 “影爆诀”。
修炼从第一式 “追风式” 开始。
林邑川选在云溪谷西侧的废弃试炼场,这里灵气稳定,且布有防护阵,不用担心剑招误伤他人。
他祭出金路飞剑,按口诀运转灵力,注入剑脊的 “追风纹” 中。
“气贯剑脊,风随剑走!”
金路飞剑化作一道赤白闪电,朝着百米外的木桩飞去。
以往飞剑需一息抵达,此刻只用了半息,速度确实提升三成。
但林邑川发现,速度提升的同时,灵识对飞剑的掌控精度下降了 —— 飞剑擦着木桩边缘飞过,没有击中靶心。
“问题出在灵力注入的时机。” 他反复尝试,灵识紧紧锁定飞剑,感受灵力在剑脊中流转的节奏,“注入太快,灵力紊乱;太慢,速度不足。
需在飞剑出鞘的刹那,精准注入三成灵力,与风属性灵脉形成共振。”
经过三天的苦修,林邑川终于掌握了 “追风式”—— 金路飞剑能在半息内击中百米外的铜钱孔,误差不超过发丝。
接着修炼第二式 “破影式”,这要求在飞剑飞行中突然分裂出一道灵力残影,且残影需带着真实的灵力波动。
最初尝试时,残影刚形成便消散了。
林邑川想起《追风诀》中 “影分虚实,需以灵识为骨” 的注解,便将灵识分成两道,一道控制真剑,一道注入残影,模拟真剑的灵力波动。
十几次失败后,飞剑终于在空中留下一道清晰的残影,连远处的飞鸟都被残影迷惑,朝着残影飞去。
“前两式成了。” 第七天傍晚,林邑川收剑回鞘,汗水浸湿了道袍,却难掩眼中的兴奋,“接下来是最关键的第三式。”
“缠风式” 的难点在于 “缠”—— 不仅要缠住敌人,还要根据敌人的动作调整缠绕力度,既不能让敌人挣脱,又不能被敌人的灵力反噬。
林邑川尝试了十几次,飞剑要么刚接触目标就被弹开,要么缠绕过紧导致灵力溃散。
“到底差在哪里?” 他坐在试炼场的青石上,看着空中流动的灵雾,陷入沉思。
灵雾随风飘动,遇到障碍物时会自动绕开,然后重新聚拢,始终保持连贯。“风无定形,缠也应无定法。”
他突然灵光一闪,取出一块丝帕,让其随风飘动,同时操控金路飞剑,模仿灵雾的轨迹,围绕丝帕缠绕。
起初飞剑还会被丝帕的飘动带偏,练到第五天,飞剑已能如灵雾般贴合丝帕,无论丝帕如何晃动,都能紧紧缠绕,既不撕裂丝帕,又不会脱落。
“就是这个感觉!” 林邑川精神一振,祭出备用的三品灵盾,让其悬浮在空中,模拟敌人的防御法器。
“缠风式!” 金路飞剑化作一道青虹,如同风绳般缠绕在灵盾上,灵盾试图转动挣脱,飞剑却随着灵盾的转动调整缠绕角度,越缠越紧,最终将灵盾牢牢固定在空中。
“成功了!” 他操控飞剑松开灵盾,灵盾 “哐当” 一声落地,表面已被缠出淡淡的剑痕。
为了检验实战效果,林邑川用灵石布置了一个 “模拟敌阵”—— 十块木桩代表敌人,其中三块模拟筑基后期修士,七块模拟练气修士。
他运转 “追风式” 逼近,“破影式” 迷惑中间木桩,趁着木桩转向残影的瞬间,“缠风式” 发动,飞剑同时缠住两侧的木桩,然后猛地收紧,木桩瞬间断裂。
“一套连招下来,能同时控制两名筑基期敌人。” 林邑川估算,“若修炼到圆满,配合金路飞剑的破灵纹,确实能灭杀金丹大圆满修士。”
第十八届拍卖会结束后,林邑川的 “缠风式” 已能熟练运用,虽未达到圆满,却已能在实战中灵活配合其他剑招。
他知道,剑诀的精进需要时间沉淀,而此刻,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摆在了眼前 —— 突破筑基十重。
三个月的拍卖会让林邑川收获颇丰:不仅积累了五万块下品灵石、三百块中品灵石、十块上品灵石,更通过交易获得了 “聚灵草”“凝露花” 等辅助修炼的灵药。
更重要的是,频繁的炼器、刻符、阵法实践,让他的灵力流转愈发顺畅,灵识扩展到五百米,丹田内的灵液池早已充盈到临界,只待一个合适的契机便能突破。
第十八届拍卖会的余温尚未散尽,青木城客卿洞府的修炼室已陷入静谧。
夜色如墨,五品灵脉聚灵阵原本流转的淡金灵光,此刻竟泛起细碎的涟漪,灵雾在室内缓缓翻腾,如同暴风雨前的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