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的第一站是飞天泉,位于凌云山脉的东侧山腰。
刚走近,便听到 “哗哗” 的水声,抬头望去,一道宽约十丈的瀑布从百丈高的山崖上倾泻而下,水流泛着淡青色的灵光 —— 这不是普通的泉水,而是灵脉孕育的 “灵液泉”,泉水落地后汇入下方的潭中,潭水清澈见底,里面游动着巴掌大的 “灵脂鱼”,鱼鳞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这飞天泉的泉水能直接饮用,滋养经脉,还能用来浇灌灵草、炼制低阶丹药。” 青竹指着瀑布旁的石阶,“不少弟子会来这里修炼,借泉水的灵气突破瓶颈。”
林母忍不住用玉瓶接了一瓶泉水,抿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清甜爽口,比咱们家的灵泉水还好喝!用这个炖鸡,味道肯定绝了!”
林父则注意到瀑布周围的岩石上,长着不少 “石莲芝”—— 这是炼制三品疗伤丹的主材,在坊市极为抢手,而这里竟成片生长。
“这么多石莲芝,没人采摘吗?”
“宗门有规定,灵植园的灵草需登记采摘,野生的则供弟子自由取用,但要留种,不能采光。” 青竹解释道,“石莲芝在这里很常见,弟子们都习以为常了。”
从飞天泉往上走半里,便是凌云仙宗的灵植园。
灵植园由十名金丹灵植师掌管,分为 “普通区”“珍稀区”“培育区” 三个区域,由五品聚灵阵笼罩,灵气浓度是外界的五十倍。
普通区种着百年清心草、凝露花等中阶灵草,排列得整整齐齐,由筑基弟子负责打理;
珍稀区则用单独的光幕隔开,里面种着千年人参、紫纹龙芝、月心草等高阶灵草,每株灵草旁都立着木牌,标注着年份与用途;
培育区更令人惊叹,灵植师们正在用 “灵液灌溉法”“符文催生术” 培育新品种灵草,其中一株 “双色凝露花”,花瓣一半白一半粉,能同时产出两种不同属性的灵露。
“这双色凝露花是去年培育成功的,用它炼制的清心丹,纯度能提升一成。” 青竹骄傲地说道,“咱们灵植园的培育技术,在五大仙宗里排第一。”
林母看得挪不开脚步,拉着青竹问东问西:“这紫纹龙芝要种几年才成熟?用灵泉水浇还是灵液浇?”
青竹耐心解答:“紫纹龙芝要种五百年,前两百年用灵泉水,后三百年要改用‘龙涎灵液’,还要定期刻制催生符……”林父则对培育区的 “符文催生术” 感兴趣,仔细观察着灵植师刻在土壤上的符文,不时点头,显然是联想到了炼器的灵纹技巧。
第三日,青竹带他们来到了天湖。
天湖位于凌云山脉的中心,面积足有千亩,湖水是淡蓝色的,如同一块巨大的蓝宝石,湖面平静无波,倒映着周围的山峦与云层,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湖。
湖面上有不少修士乘坐着小型飞舟游览,还有仙鹤在湖面低空掠过,翅膀掠过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
“天湖的湖水是‘冰心玉髓’融化形成的,能安神定魂,湖里的‘玉鳞鱼’是炼制三品回元丹的主材,肉质还特别鲜美。” 青竹指着湖中央的小岛,“那座‘湖心岛’是宗门的‘丹房区’,五大仙宗的不少顶级丹师都在这里炼过丹。”
乘坐飞舟登上湖心岛,一股浓郁的药香扑面而来。
丹房区由数十间独立的丹房组成,每间丹房都嵌着 “控温符” 与 “聚灵符”,确保炼丹时的温度与灵气稳定。
不少丹师正在炼丹,丹炉的轰鸣声、药香的飘散声交织在一起,形成独特的 “炼丹交响曲”。
一名金丹丹师正在炼制四品 “健体丹”,他手法娴熟,控火符在手中流转,炉壁上的温度符文始终稳定在淡金色 —— 这是炼制健体丹的最佳温度。
林母站在一旁看得入神,连呼吸都放轻了,直到丹炉发出 “叮” 的声响,才忍不住拍手:“太厉害了!比我炼三品丹时稳多了!”
丹师笑着回头,见是青竹带来的贵客,便递过一颗刚出炉的健体丹:“道友若是感兴趣,可拿去研究,这是基础的四品丹方。”
林母激动地接过,小心地放进玉瓶:“多谢丹师!我回去一定好好琢磨!”
林邑川则注意到丹房的 “聚灵阵与丹炉联动” 设计 —— 聚灵阵的灵气能直接注入丹炉,减少丹药炼制时的灵气损耗,这与他之前 “鉴心阵依附护宗大阵” 的思路异曲同工,心中顿时有了新的感悟。
第七日,他们登上了凌云仙宗最着名的景点 —— 飞来峰。
这座山峰并非扎根在地面,而是悬浮在百丈高空,由五品 “悬浮阵” 支撑,山峰周围缠绕着淡紫色的灵雾,从下方望去,如同仙境中的浮空岛。
“飞来峰是上古时期坠落的陨石形成的,里面蕴含着‘空间灵石’,所以能被悬浮阵托起。” 青竹指着山峰上的建筑,“上面是宗门的‘典籍阁’,藏有百万册古籍,从修仙历史到阵法、炼器、炼丹,应有尽有。”
乘坐专用飞梯登上飞来峰,典籍阁的宏伟让三人惊叹不已。
阁楼共分九层,由千年紫檀木打造,每层都刻着不同的阵法符文:一层 “聚灵符”,维持灵气浓度;
二层 “防潮符”,保护古籍;
三层 “防窃符”,防止古籍被盗…… 最高的九层,据说藏着元婴修士才能阅读的秘典。
一层的 “基础典籍区” 对所有弟子开放,林父直奔 “炼器专区”,拿起一本《三品灵纹详解》便读了起来,书中对 “锐金纹” 的变种解释,比他之前学的更详细,忍不住拍腿赞叹:“原来锐金纹还能这么改!难怪我之前炼的刀不够锋利!”
林母则在 “丹道专区” 找到了一本《灵膳与丹药同源论》,里面记载着如何将灵草融入日常菜肴,既能提升口感,又能兼顾药效,她看得眉飞色舞,不时摘抄笔记:“这个‘灵草轮种配膳法’太有用了,回家我就试试!”
林邑川则来到 “阵法专区”,找到了三老祖撰写的《凌云阵典》,书中对 “灵纹嵌套”“大阵模块化” 的讲解比之前的玉简更深入,尤其是 “空间符文与防御符的结合” 章节,让他对五品阵法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
他坐在书架旁的玉椅上,不知不觉读了两个时辰,直到青竹提醒,才恋恋不舍地放下。
第十日,他们游览了宗门的演武场。
演武场足有万亩大小,地面由 “夯灵岩” 铺成,能承受金丹修士的全力攻击;
场中央有一座高约十丈的 “擂台区”,周围环绕着数十个 “练习区”,不少弟子正在切磋武艺,飞剑的碰撞声、法术的爆炸声此起彼伏。
“每月初一,宗门会举办‘弟子挑战赛’,胜者能获得上品灵石与功法奖励。” 青竹指着擂台上正在比武的两名弟子,“那是内门弟子的比试,左边的用的是‘青云剑法’,右边的擅长‘雷系法术’。”
林父看得热血沸腾,他年轻时也喜欢舞刀弄枪,对武技仍有热情:“这青云剑法的第三式‘云卷云舒’,防守得真妙,要是用在炼器的刻刀上,肯定能更稳!”
林邑川则注意到演武场的 “防御阵法”—— 场地周围的光幕能自动吸收攻击余波,转化为灵气反哺场地,这是 “攻击转防御” 的高阶应用,对他优化灵纹盾的反弹功能很有启发。
游览的最后一站是迎宾楼的灵膳房。
这里的灵膳师都是三品以上水准,能将灵草与食材完美结合,做出兼具美味与灵气的菜肴。
青竹推荐了几道招牌菜:
天湖玉鳞鱼:用天湖泉水清蒸,鱼身上铺着凝露花花瓣,肉质细嫩,入口即化,能滋养经脉;
紫纹龙芝炖鸡:用百年紫纹龙芝与火羽鸡慢炖,汤汁浓郁,灵气醇厚,能提升灵力回复速度;
灵米珍珠丸:将灵米磨成粉,包裹灵菇与肉末,蒸制而成,口感软糯,能补充神魂消耗。
林母吃得连连称赞,还特意去后厨请教了灵膳师的烹饪技巧,灵膳师见她有灵气基础,便详细讲解了 “灵草焯水去燥法”“灵液勾芡提鲜法”,让她收获满满。
半个月的游览,让林邑川一家彻底放松下来。
白天逛景点、学知识,晚上在洞府修炼、整理心得,日子充实而惬意。
林父的炼器技艺有了新突破,根据典籍阁学到的灵纹变种,成功炼制出三品中阶的 “锐金刀”,锋利度提升了三成;
林母的炼丹与灵膳技艺更上一层楼,能稳定炼制三品中阶的 “健体丹”,做的灵膳还得到了迎宾楼灵膳师的称赞。
最惊喜的是林邑川,在高灵气环境与放松状态下,再加上游览中对阵法、炼器的新感悟,他的修为稳步逼近筑基九重。
第十五天晚上,他在修炼室运转《白诀》,丹田内的灵液池突然泛起金光,灵液浓度提升了一成,距离筑基九重只有一步之遥。
“看来用不了多久就能突破了。” 林邑川感受着体内的变化,心中满是期待。
他走到窗边,望着远处悬浮的飞来峰与璀璨的星空,心中感慨万千 —— 从环山坊市的小院,到凌云仙宗的仙境,这一路的奔波与战斗,不仅让他实力大增,更让他开阔了眼界。
他终于明白,修仙之路不仅是修炼与战斗,更是对世界的探索与对自我的突破。
青竹送来消息,说三老祖可能还要一周才能回来。
林邑川笑着点头,他并不着急 —— 在这片仙境般的宗门里,每多待一天,都是对自己与家人的滋养。
月光洒在清逸居的灵泉上,泛着淡淡的金光,如同无声的祝福,守护着这家人的安稳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