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一年半(1 / 2)

环山坊市西侧的小院,早已不复往日的简陋。

青灰色的院墙被重新修葺,墙面嵌着细碎的灵石,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院门口的老槐树被保留下来,枝桠间缠绕着淡绿色的 “引灵藤”,藤叶能自主吸收清晨的朝露灵气,顺着枝干汇入院内。

一年半的时光里,随着林邑川带回的资源愈发丰厚,这里被改造成了名副其实的 “微型修炼洞天”,连路过的修士都会忍不住驻足,惊叹于院内溢出的浓郁灵气。

院墙外,林邑川亲手刻制的五品防护阵盘正低调运转。

阵盘嵌在院墙根部的凹槽中,表面覆盖着一层薄土,若非灵识仔细探查,根本看不出异常。启动时,淡金色的光幕如同薄纱般笼罩整个小院,光幕表面流转着三重符纹:外层是 “金刚符”,能硬抗物理攻击;

中层是 “反弹符”,可将三成攻击灵力原路返还;

内层是 “镇魂符”,能抵御幻术与神魂冲击。

且能自动过滤外界的浊气与煞气,让院内始终保持灵气纯净。

院内中央,一块丈许见方的五品聚灵阵盘嵌在青石板下,十二块中品灵石按十二地支方位排列成阵眼,灵石表面的灵光如同呼吸般起伏,日夜不停散发着浓郁灵气。

阵盘采用 “灵脉引导” 技术,能主动牵引周围五公里内的游离灵气,汇入院内后经符纹提纯,最终形成肉眼可见的淡青色灵气溪流,顺着地面的纹路流淌至各个房间。

此刻院内的灵气浓度,已是坊市的十倍不止,比凌云仙宗的外门区域还要精纯三分,站在院中呼吸片刻,便堪比服用一枚低阶聚气丹。

清晨天未亮,启明星刚在天际泛起微光,小院便已亮起灵动的光晕。

东侧的炼器房率先传出动静,林父推着沉重的风箱,点燃了炉中的 “灵火炭”—— 这种木炭混合了赤阳铁粉末,燃烧时能释放温和的火属性灵气,最适合淬炼中阶矿石。

青色的火焰舔舐着坩埚中的玄铁,将玄铁熔化成暗红色的铁水,他赤裸着臂膀,古铜色的皮肤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手中的三品刻刀正悬在半成型的 “灵纹盾” 上方,小心翼翼地刻画防御符文。

炼器房内的布置极为规整:左侧的木架上摆满了各式矿石,赤阳铁精泛着炽热的红光,寒玉髓藏在冰盒中透着刺骨凉意,幽水玉浸泡在灵泉里,表面凝结着细密的水珠;

右侧的地面上堆着不少从邪修储物袋中拆解的邪器残骸,黑褐色的骨刀、缠着黑气的铁链,都已被林邑川用净化符处理过,剔除了阴煞气息,成了练手的好材料。

墙上挂着数十张灵纹图纸,有林邑川手绘的标准纹样,也有林父自己标注的修改笔记,边角处已被油烟熏得泛黄。

西侧的炼丹房内,林母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的紫铜丹炉。

炉盖缝隙中溢出淡淡的药香,混杂着清心草的清凉与凝露花的甜香,那是她正在炼制的三品 “清心丹”。

她手中捏着一张二品控火符,符纸泛着淡金色灵光,眼神紧紧锁定炉壁上的温度符文 —— 当符文呈现淡绿色时,是 “温火”;

转为黄色时,需立刻切换 “中火”,这个临界点的把控至关重要,多一分则药材焦糊,少一分则丹气不足。

丹炉旁的木架上,整齐摆放着数十个透明玉瓶,每个瓶身上都贴着泛黄的纸条,用毛笔标注着丹药名称、成丹日期与纯度:“三月初六,聚气丹,纯度六成五”“四月廿一,疗伤丹,纯度七成”“五月初十,解毒丹,纯度六成”。

最上层的玉瓶格外精致,里面装着她近期炼制的三品清心丹,瓶塞处贴着封灵符,防止丹气外泄。

木架下方还堆着不少药渣,都是反复试验后留下的,从中能清晰看出她对药材配比的不断调整。

就在此时,炼丹房内传来 “叮” 的一声轻响,如同玉石碰撞般清脆。

林母猛地掀开炉盖,一股浓郁的药香瞬间弥漫整个小院,十颗圆润的淡绿色丹丸从炉中滚落,落在铺着锦缎的托盘上,每颗丹丸表面都泛着细腻的光泽,灵识扫过便能察觉其中醇厚的灵气,纯度竟达到了七成。

“成了!三品清心丹成了!” 她惊喜地喊道,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雀跃,双手小心翼翼地将丹丸装入玉瓶,快步走出炼丹房,“邑川,你快看看,这次的丹气比上次浓多了!是不是快赶上你的水平了?”

林邑川起身走进炼丹房,拿起一颗丹丸放在鼻尖轻嗅,又用灵识仔细探查片刻,笑着点头:“娘,你这次在药粉中加了半株凝露花,正好中和了清心草的燥气,丹气自然更纯。下次可以试试用后院灵泉的水调和药粉,灵泉水含有的温和灵气能进一步提升药材的融合度,成丹率还能再提一成。”

他说着,从储物袋中取出一个小玉瓶,“这是我之前提纯的灵泉水,你下次试试。”

这样的日常,在小院中重复了五百多个日夜。

资源的充盈免去了他们寻找材料的奔波,林邑川的精准指导少走了无数弯路,再加上林父林母自身的勤勉 —— 林父每日天不亮便进炼器房,直到深夜才休息;

林母除了炼丹,还要打理灵田,常常在田埂上忙碌到日落,两人的进步远超同龄修士,成为坊市中人人羡慕的 “修炼家庭”。

林邑川的修为突破,向来注重 “心性与实力同步”。

他深知修仙之路如逆水行舟,心性通达才能走得长远,因此每次突破前,都会特意花数日时间梳理过往的经历:猎杀邪修时如何判断局势、建造阵法时如何平衡符纹与灵力、指导父母时如何将复杂技巧简化…… 这些感悟如同催化剂,让他的灵力在积累到临界点时,能自然而然地突破瓶颈,而非强行冲击导致根基虚浮。

突破筑基后期八重的那一日,林邑川做了充分准备。

他在院中启动五品聚灵阵盘,特意将阵眼的中品灵石增加到五十块,又服用了一枚用百年清心草炼制的 “凝神丹”,确保突破时神魂稳定。

灵识内视丹田,气海上方的八个气旋正围绕着中央的 “灵力旋” 缓慢旋转,灵液浓郁得近乎凝固,表面泛着如同镜面般的光泽。

他摒弃杂念,将《白诀》运转到极致,引导灵气如同涓涓溪流般冲击丹田壁垒。

不同于以往突破时的 “强攻”,这次他采用 “润物细无声” 的策略 —— 灵气先渗透壁垒表面的细小缝隙,再沿着缝隙缓慢扩散,如同雨水侵蚀岩石般耐心滋养。

三个时辰后,丹田壁垒在灵气的持续浸润下悄然消融,没有发出丝毫声响,丹田容积瞬间扩大近半,灵液池的深度从一寸六提升到一寸七,气海上方的灵力旋转速也提升了一成,运转时的灵力损耗降低了近两成。

“成了。” 林邑川缓缓收功,吐出一口浊气,空气中泛起淡淡的白雾,其中夹杂着经脉排出的黑色杂质。

他伸展四肢,骨骼发出一连串 “噼啪” 的脆响,浑身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力量。

此刻他的灵力精纯度与灵气量,已远超普通筑基大圆满修士,即便面对金丹初期修士,也有底气一战。

炼器是林邑川进步最快的技艺,没有之一。

一年半来,他耗费了近三万块中品灵石,从坊市、鬼市乃至凌云仙宗的物资库中,收集了赤阳铁精、寒玉髓、幽水玉、冥铁矿石等数十种高阶材料,将自己常用的五件法器逐一升级,每一件都倾注了大量心血。

金路飞剑的升级最为关键,前后耗时整整一个月。

第一步是 “融材”:他将赤阳铁精放入高温熔炉中,用灵火炭加热至三千度,待其熔化成铁水后,再将原有的金路飞剑浸入其中。

但赤阳铁精的熔点与剑身材质差异较大,初次融合时剑身出现了数十道裂纹。

林邑川反复试验,最终想到用灵泉水调和铁水温度,每融合一次便用灵力反复淬炼,如此重复三十余次,才将赤阳铁精彻底融入剑身,去除了所有杂质。

第二步是 “刻纹”:他将幽水玉磨成细粉,混合灵泉水调成糊状,均匀涂抹在剑身上,待其半干时,用四品刻刀符刻制 “破灵纹”。这种灵纹由三百六十个细小符文组成,刻制时需一气呵成,中途不能有丝毫停顿。

林邑川屏息凝神,花了整整一天时间才完成刻制,刻完时手指已因灵力透支而微微颤抖。

升级完成的金路飞剑,剑身泛着赤金与幽蓝交织的光泽,长度可随灵力自由变化:最短时仅有一寸,能藏在袖中;

最长时可达丈许,剑身上的破灵纹在阳光下流转,能轻易撕裂邪修的阴属性灵力,斩杀筑基大圆满修士只需一剑。

灵纹盾的升级则侧重 “防御与反击结合”。他以寒玉髓为核心 —— 寒玉髓能吸收攻击灵力,是防御的绝佳材料;

外层包裹三层玄铁精,增强物理防御;

最巧妙的是,他在盾内刻制了 “灵力反弹符”,将符纹与寒玉髓的吸收功能联动:当攻击灵力被寒玉髓吸收后,会经符纹转化,以三成强度反弹给对手。

曾有一次,林邑川用这面灵纹盾挡住筑基后期修士的火球术,反弹的火焰反而将对方的衣袍烧了个大洞。

此外,飞叶飞剑升级到四品中阶,剑体采用轻质的 “云纹钢”,速度比之前提升三倍,可同时操控十柄组成 “剑网”,覆盖直径五米的范围;

摄魂铜铃升级到四品上阶,铃身嵌入了一小块镇魂晶,铃音能干扰金丹初期修士的神魂,让其出现短暂的恍惚;

护身铁环升级到四品低阶,可根据需要展开直径五米的防御光幕,且重量减轻了一半,速度大幅提升,隐蔽性更强,能在对手不备时突然展开防御。

这些法器的升级,让林邑川的战力实现了质的飞跃。

符箓方面,林邑川的进步同样显着。

他在小院东侧开辟了一间 “符箓室”,房间朝南,采光极佳,窗前摆着一张宽大的梨花木桌,桌上铺着特制的 “灵蚕符纸”—— 这种符纸用灵蚕吐丝混合千年树皮制成,浸泡灵泉七日而成,能更好地承载灵力。

桌案上还摆放着朱砂砚台,里面的朱砂混合了赤阳铁粉末与修士精血,增强了符箓的灵性;几支狼毫笔整齐排列,笔毫用铁背苍狼的狼筋制成,弹性极佳,能精准控制灵力输出。

从三品到四品符箓的突破,源于一次偶然的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