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凌云仙宗(2 / 2)

“好茶。” 他心中暗赞,凌云仙宗的底蕴果然深厚,连待客的茶水都是带有灵力的灵茶。

六人坐在石厅的木椅上休息,偶尔低声交谈几句,却都默契地没有提及刚才的灵识扫描 —— 那显然是凌云仙宗的例行检查,贸然议论反而显得心虚。

林邑川则借着喝茶的间隙,悄悄观察着石厅的防御符文:墙壁上的符文是五品 “镇岳符”,能抵御元婴初期修士的全力一击;屋顶的符文是 “聚灵符” 与 “隔音符” 的复合结构,既能维持石厅的灵气浓度,又能防止外人偷听。

半刻钟后,石厅外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一名身着银色道袍的修士快步走进来。

他约莫四十岁年纪,面容温和,灵力波动在金丹初期,腰间挂着 “凌云仙宗?外务殿” 的令牌。

“抱歉抱歉,让诸位久等了!” 修士快步走上前,对着六人拱手行礼,语气满是歉意,“方才殿内临时有急事处理,耽误了时辰,还望诸位海涵。”

“无妨,我们也是刚到。” 陈老笑着起身,“道友客气了。”

修士连忙摆手:“不敢当,在下外务殿主事秦风。三长老特意吩咐过,让我好生招待诸位。先随我去外务殿休息,三长老稍后便到,与诸位商议阵法搭建的具体事宜。”

说着,秦风引着六人走出石厅。

石厅外的景象瞬间撞入眼帘,让林邑川几人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 这哪里是宗门府邸,分明是真正的仙境。

脚下的石板路并非凡石,而是由千年 “云纹玉” 铺就,石面上天然形成的云纹在阳光下流转,每一步踏上去,都能感受到淡淡的灵气顺着鞋底渗入体内。

路宽足有三丈,两侧的 “迎客松” 高达十余丈,树干粗壮得需两人合抱,苍劲的枝干向路中央舒展,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臂膀。

松针上凝结着饱满的灵露,晶莹剔透如珍珠,微风拂过,灵露轻轻滚落,砸在玉板路上发出 “叮咚” 的脆响,每一滴灵露落地的瞬间,都有一缕淡白色的灵气蒸腾而起,融入空气中。

空气中的灵气浓郁得近乎实质,化作一层薄薄的青雾萦绕在周身,吸入一口,温润的灵气便顺着口鼻涌入丹田,比服用低阶聚气丹还要舒畅。

林邑川甚至能清晰 “看到” 灵气的流动轨迹 —— 它们从远处的山峦间奔涌而来,顺着迎客松的枝干攀爬,在松针上凝结成灵露,又在地面汇聚成肉眼难辨的溪流,沿着玉板路的纹路流淌,最终汇入远处的宫殿方向。

这灵气浓度,竟是环山坊市的十倍不止,更难得的是精纯无杂,不含半分俗世的浊气,显然宗门之下必有一条活跃的高阶灵脉。

石板路两侧的空地上,并非寻常的杂草,而是种满了珍稀的灵植。

成片的 “月心草” 贴着地面生长,叶片呈月牙形,表面泛着银光,夜间能吸收月华灵气;几株 “凝露花” 亭亭玉立,粉色的花瓣层层叠叠,每片花瓣上都托着一滴灵露,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闻之能宁心静神。

更令人称奇的是,灵植间偶尔能见到几只会发光的 “灵蝶”,翅膀上带着青色的斑纹,在花丛中翩跹飞舞,飞过之处会留下淡淡的灵光轨迹,与周围的灵气交织成一幅灵动的画卷。

路上不时有身着银色道袍的弟子走过,他们步履轻盈,周身萦绕着淡淡的灵气光晕,显然是长期在高浓度灵气中修炼的缘故。

见到秦风,弟子们纷纷停下脚步,躬身行礼,眼神中不仅有敬畏,更有与这仙境相符的平和温润。

有两名练气期弟子正并肩而行,手中捧着古籍,低声讨论着符文奥义,话音未落,便有一缕灵气自发地缠绕上他们的指尖 —— 在这样的环境中,连感悟功法都事半功倍。

林邑川的灵识悄悄扩展,视野所及的景象愈发震撼。

周围的建筑全是由青黑色的 “镇岳石” 砌成,石块表面光滑如镜,隐约能映照出天空的流云,石缝间生长着淡绿色的 “灵苔”,能自主吸收空气中的杂质,让建筑始终保持洁净。

每栋建筑的屋顶都覆盖着 “琉璃瓦”,阳光洒在瓦面上,折射出七彩的光晕,与空气中的青雾交织,宛如幻境。

更令人惊叹的是,每栋建筑外都布着至少三品的防御阵,淡青色的光幕如同薄纱般笼罩着屋檐,符文在光幕上缓缓流转,灵气波动稳定而厚重,既不张扬,又透着难以撼动的威严。

远处的山峦如黛,被一层厚厚的灵雾包裹,雾气呈淡紫色,显然是高阶聚灵阵运转的征兆。灵雾中隐约能看到飞檐翘角的轮廓,那是宗门的核心区域,阵法灵光比外围浓郁数倍,甚至能隐约感受到元婴修士特有的威压,如同山岳般沉稳。

灵雾间隙,偶尔能见到仙鹤展翅掠过,洁白的羽翼上沾着灵露,长鸣一声,声音清越悠长,在山谷间回荡,更添几分仙韵。

走了约一炷香时间,前方的景象愈发宏伟。石板路尽头是一座开阔的广场,广场由整块的 “星纹玉” 铺成,石面上镶嵌着无数细小的灵石,如同夜空中的星辰,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

广场中央有一眼灵泉,泉水从地底喷涌而出,形成丈许高的水柱,水珠飞溅落地,化作点点灵气融入周围的灵植中。

灵泉旁立着一座丈高的玉雕,雕刻的是凌云仙宗的开派祖师,手持拂尘,目光远眺,周身刻满了聚灵符文,灵气在玉雕周围形成淡淡的漩涡。

广场尽头,便是众人此行的目的地 —— 外务殿。

这座宫殿高约十五丈,共分三层,飞檐翘角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灵鹤,鹤嘴中衔着发光的灵石,如同明灯般照亮殿身。

屋顶覆盖的琉璃瓦并非单一的金色,而是由赤、橙、黄、绿四色琉璃拼接而成,阳光照射下,殿身仿佛笼罩在五彩霞光中。

殿门高约三丈,由整块的 “紫金木” 打造,门板上雕刻着繁复的 “凌云符”,符文间镶嵌着细小的清心玉,散发着厚重而纯净的灵气。

门楣上方悬挂着 “外务殿” 三个大字,由青铜铸造,每个字都有丈许见方,笔画间刻满了灵纹,微风拂过,字身竟发出细微的嗡鸣,与周围的灵气共鸣。

林邑川望着眼前的殿宇与周遭的仙境盛景,心中震撼不已。

凌云仙宗能成为方圆万里的顶尖大宗,绝非虚名 —— 这般浓郁的灵脉、精妙的布局、珍稀的灵植,再加上无处不在的高阶阵法,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千年宗门的深厚底蕴。

秦风引着六人走进殿内,大堂宽敞明亮,两侧摆放着数十张木椅,中央的高台上摆着一张巨大的沙盘,显然是凌云仙宗的宗门地图。

“诸位先在此休息,我去通报三长老。” 秦风说着,快步走向大堂后侧的偏殿。

六人刚坐下,还未及细谈,便听到一阵脚步声从偏殿传来。

为首的是一名身着紫色道袍的老者,须发皆白,却面色红润,眼神深邃,周身的灵力波动看似平淡,却带着令人心悸的压迫感 —— 林邑川的灵识扫过,竟无法探查到对方的修为上限,只隐约感觉到,这股气息比李家的管家李爷爷(元婴初期)还要深厚数倍,显然是元婴后期甚至大圆满的修为。

秦风紧随其后,快步走上前,对着六人介绍道:“诸位,这位便是我们宗内的三长老,王长老。”

六人立刻起身拱手:“见过王长老。”

王长老笑着抬手,声音温和却带着威严:“诸位远道而来,辛苦了。这次请大家来搭建问心阵,是我凌云仙宗的急事,若能顺利建成,报酬绝不会亏待大家,除了之前商定的一千块上品灵石与五品阵法典籍,额外再附赠每人一瓶‘聚灵丹?上品’,共五十颗。”

上品聚灵丹!林邑川心中一动,这种丹药比普通聚灵丹的灵力精纯三倍,对筑基修士突破境界极有帮助,即便是金丹修士也常用,价值极高。

王长老的目光扫过六人,当落在林邑川身上时,微微停顿了一下 —— 显然,他也注意到了林邑川的年纪与修为。

但王长老并未表露惊讶,反而客气地说道:“这位想必就是林道友吧?陈老在传讯中多次提及,说你对阵法有独到见解,虽是筑基中期,却提出了双阵联动的关键思路。英雄出少年,果然名不虚传。”

林邑川连忙拱手:“王长老过奖了,晚辈只是运气好,恰好想到了一些实战中的小技巧,算不上什么独到见解。” 他刻意保持谦逊,避免过于引人注目。

王长老笑着点头,显然对他的态度颇为满意:“不必过谦。阵法之道,本就讲究融会贯通,实战经验往往比古籍理论更重要。不过,具体的阵法细节,我宗内的七品阵法祖师很快便到,他老人家在阵法一道的造诣,放眼整个修仙界都是顶尖的,接下来的商议,还需他老人家定夺。”

七品阵法祖师!

这句话如同惊雷般炸在六人耳边,连陈老都忍不住睁大了眼睛,眼中满是激动。

阵法大师按品阶分为一至九品,七品祖师已是传说中的存在,不仅能建造七品以上的高阶阵法,还能自创阵法,他还没见过七品的阵法大师。

“能见到祖师大人,真是晚辈的荣幸!” 李长老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他修炼阵法数十年,最大的心愿便是能得到七品祖师的指点。

赵长老也连连点头:“是啊,祖师大人的《凌云阵典》,晚辈早已倒背如流,若能亲耳聆听教诲,死而无憾!”

林邑川心中也满是期待。

他对阵法的了解多来自实战与低阶典籍,从未接触过高阶阵法的核心理论,若能得到七品祖师的指点,定能弥补自己在阵法知识上的短板,甚至对《白诀》的理解也可能更上一层楼。

王长老看着众人激动的神色,眼中闪过一丝笑意:“祖师大人向来随和,诸位不必紧张。他老人家已在偏殿等候,我们这就过去吧。”

说着,王长老引着六人朝着偏殿走去。

林邑川跟在队伍末尾,灵识悄悄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心中既有对高阶阵法的期待,也有对自身秘密的警惕。

凌云仙宗的旅程才刚刚开始,而他知道,接下来的经历,或许会彻底改变他的修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