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两床灵草编织的薄被,夏天盖着凉快,还能驱蚊虫,五块下品灵石一床。
老板娘算完账,笑着说:“布巾五块,木锤六块,布袋子两块,灵脂膏五块,布鞋三块,薄被十块,一共三十一块。算你三十块下品灵石,凑个整。”
林邑川掏出三十块下品灵石递给老板娘,又把买的东西一一收进储物袋 —— 储物袋的空间足够大,这些生活用品放进去,连个影子都看不见。
离开杂项铺时,王老板娘还塞给林母一小包 “灵草籽”:“这是‘太阳花’的种子,种在院子里,晒晒太阳就能开花,好看得很,还能驱虫。”
林母连忙道谢,小心翼翼地把种子收进兜里,心里暖烘烘的 —— 坊市的人,倒比想象中亲切。
从杂项铺出来,林邑川带着父母往墨韵书屋走。
这书屋是坊市最大的典籍铺,分上下两层:一楼卖纸质书籍,大多是凡品或低阶修士用的基础读物,价格便宜;
二楼卖玉简,有功法、丹道、器道、灵植等各类内容,品级更高,价格也贵些。
刚到书屋门口,就闻到一股浓郁的墨香 —— 那是用灵墨和凡墨混合调制的,闻着能让人静下心来。
书屋的门面是用深色灵木做的,门框上刻着 “墨韵” 两个篆字,门口摆着两个石制的书案,上面放着几本翻开的样书,有《凡级炼器基础》《一阶灵植养护》,还有《修士杂记:坊市趣闻》。
林父一看到《凡级炼器基础》,就挪不动脚步了 —— 书案上的样书是线装的,纸页是用灵竹纤维做的,比凡纸厚实,上面的字是用灵墨写的,泛着淡淡的黑光,就算在暗处也能看清。他伸手轻轻翻了翻,里面画着各种炼器工具的图样,还有矿石熔炼的步骤,虽然很多术语看不懂,却也觉得有趣。
“喜欢就进去买,里面还有更多。” 林邑川笑着说,率先走进书屋。
一楼的空间很大,书架从地面一直顶到屋顶,上面摆满了书籍,按 “炼器”“灵植”“功法”“杂记” 分类,每类书架前都挂着木牌,方便查找。
几个修士正站在书架前看书,有的靠在窗边,有的坐在角落的木凳上,都看得很专注,偶尔有翻书的沙沙声,安静又祥和。
林母走到灵植类书架前,手指划过一排排书籍 ——《一阶灵植图鉴》《灵草泡茶配方》《家庭灵田种植指南》…… 她拿起一本《灵草泡茶配方》,翻开看了看,里面写着各种灵草的搭配方法,比如 “凝露花 + 清心草,能安神助眠”“薄荷灵草 + 太阳花,能清热解暑”,还有配图,画得栩栩如生。“小川,我想买这本,还有这本《一阶灵植图鉴》,以后咱院子里也能种点灵草。”
“买,喜欢就都买。” 林邑川点头,又帮母亲挑了本《灵植病虫害防治》,“种灵草难免会有虫子,这本也有用。”
林父则在炼器类书架前挑得不亦乐乎 ——《凡级炼器工具详解》《矿石辨识入门》《基础器纹绘制》…… 他手里拿着三本厚厚的书,脸上满是兴奋:“这本《凡级炼器工具详解》里有木锤、铁钳的用法,这本《矿石辨识入门》能认矿石,还有这本《基础器纹绘制》,虽然现在用不上,以后学炼器也能看。”
林邑川帮着父母整理挑选的书籍,又补充了几本杂记类的:《坊市生活指南》(里面写着坊市的规矩、各个店铺的位置、修士之间的礼仪)、《青木帝国凡镇趣闻》(里面讲了青木帝国各个凡镇的风土人情),还有一本《修士安全守则》(讲了外出历练要注意的危险,比如妖兽、邪修、秘境陷阱)。
“掌柜的,算一下这些书多少钱。” 林邑川把书放到柜台前,一共是九本书 —— 林母三本灵植类,林父三本炼器类,三本杂记类。
柜台后的掌柜是个老者,穿着灰色长衫,手指在算盘上拨了拨,笑着说:“灵植类三本,炼器类三本,杂记类三本,正好一块下品灵石。”
林邑川掏出一块下品灵石递给掌柜,又对父母说:“你们在一楼等我,我去二楼买些玉简,很快就下来。”
二楼比一楼安静,光线也更柔和 —— 屋顶装着 “夜明珠”(一阶灵物,能发出柔和的白光,不用点灯),书架上摆着一排排玉简,从淡青色的凡品玉简,到乳白色的下品法器级玉简,灵气波动各不相同。
几个修士坐在二楼的雅间里,有的在读取玉简,有的在低声讨论,气氛比一楼更严肃些。
林邑川走到炼体与炼器结合的书架前 —— 他知道父亲是炼体修士,以后学炼器,需要专门适合炼体修士的法门。
他拿起一枚淡青色玉简,上面刻着《炼体修士炼器基础》,灵识探入,里面写着 “炼体修士可借肉身力量捶打矿石,增强器胚的韧性”“用真气辅助灵识,能更精准地控制器纹”,正是他要找的。
又挑了几枚玉简:《炼体期灵植培育法》(适合炼体修士用真气灌溉灵草)、《凡品丹炉养护与炼器炉通用技巧》(丹炉和炼器炉的养护有相通之处,能省些功夫)、《低阶灵植与矿石搭配手册》(讲哪些灵草能辅助矿石熔炼,提升法器品质),还有两枚关于炼体功法的玉简 ——《炼体十重突破心得》《肉身抗火抗寒技巧》,给父母研究炼体术相关的知识。
“掌柜的,这五枚玉简多少钱?” 林邑川把玉简放到二楼的柜台前。
二楼的掌柜是个中年修士,穿着蓝色道袍,看了看玉简,说道:“《炼体修士炼器基础》八下品灵石,《炼体期灵植培育法》七下品灵石,《凡品丹炉养护与炼器炉通用技巧》六下品灵石,《低阶灵植与矿石搭配手册》五下品灵石,《炼体十重突破心得》《肉身抗火抗寒技巧》各两下品灵石,一共三十下品灵石。”
林邑川付了灵石,将玉简小心收进储物袋 —— 这些玉简是给父母打基础用的,也是为以后他们学炼器、灵植铺路。
他回到一楼时,林父林母正坐在角落的木凳上翻书,林母看得入神,手指还在《灵草泡茶配方》的书页上轻轻划过,林父则在研究《凡级炼器工具详解》里的木锤用法,两人脸上都带着笑意。
三人沿着街道往家走,林母手里拿着张掌柜送的辟邪符,时不时低头看看;
林父则在琢磨刚买的炼器书籍,嘴里还念叨着 “木锤敲矿石的力度”;
林邑川走在中间,看着父母脸上的笑容,心里满是踏实。
路过一家灵食铺时,林邑川停下脚步:“爹娘,咱买些灵食当晚饭吧,尝尝坊市的味道。” 他走进铺子里,买了两盒灵植饼(一盒是凝露花味,一盒是薄荷味)、一坛灵米粥(装在玉制的小坛里,保温效果好)、还有一块熏灵肉(切成薄片,用灵叶包着),一共花了两下品灵石。
回到小院时,林邑川先打开院门,院子里的灵竹在灯笼光下泛着淡淡的绿光,老板娘送的太阳花种子被林母种在了墙角,虽然还没发芽,却也让院子多了几分生机。
林父走进炼丹房,把买的炼器书籍和木锤放好,又仔细看了看炼器炉,眼里满是期待;
林母则走进厨房,把灵食拿出来,摆到客厅的茶几上 —— 灵植饼泛着淡淡的绿光,灵米粥冒着热气,熏灵肉的香气在房间里弥漫开来。
三人开始吃晚饭。
灵植饼入口清甜,带着灵草的清香;
灵米粥软糯可口,灵气顺着喉咙滑进丹田,暖乎乎的;
熏灵肉咸香适中,比凡地的腊肉好吃多了。
林母边吃边说:“这灵食就是不一样,比家里平时的饭菜香,还不撑肚子。”
林父则点头附和,手里还拿着一块熏灵肉,吃得津津有味。
吃完饭,林邑川帮着母亲收拾碗筷,林父则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翻看《凡级炼器基础》—— 灯笼的光洒在书页上,灵墨写的字泛着淡淡的黑光,就算光线暗,也看得很清楚。
林母收拾完,也搬了个石凳坐在旁边,翻开《一阶灵植图鉴》,时不时指着书上的灵草问林邑川:“小川,你看这‘蛇涎草’,是不是咱白天在灵植铺看到的那种?还有这‘九叶兰’,花瓣上的斑点真好看。”
林邑川坐在中间,一边回答母亲的问题,一边看着父亲认真看书的样子,心里满是安稳。
虽然血元魔宗的阴影还在,未来还有很多未知的危险,但此刻,小院里的灯笼光、书页的沙沙声、父母的笑语声,却构成了最踏实的烟火气。
“爹娘,以后咱们就在坊市好好住着,我去修炼或者淘宝贝时,你们就在院子里种种灵草、看看书,要是想逛了,就去杂项铺、灵食铺转转,别走远就行。”
林母点头,伸手摸了摸院子里的灵竹,嘴角带着笑意:“能在这么好的地方住着,还能学种灵草,娘已经很开心了。”
灯笼的光透过灵竹的缝隙洒下来,落在三人身上,温暖而平静。
坊市的夜晚很安静,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修士谈笑声,还有灵烛燃烧的细微声响。
林邑川知道,这安稳的日子或许只是暂时的,但只要能和父母在一起,能为他们遮风挡雨,就算未来有再多危险,他也有勇气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