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漫过翠华城三丈高的青灰城墙时,林邑川站在南城门下,仰头望着墙面上流转的淡金色禁制纹路 —— 那是六级天龙阵的外层护罩,阳光落在上面,竟折射出细碎的虹光。
他指尖悄悄溢出一丝灵识,触到禁制的瞬间,便被一股温和却不容抗拒的力量弹回,正如传闻所说,金丹以下修士的攻击,连这层护罩的涟漪都惊不起来。
城门内的幻阵更显巧妙,凡人眼中是寻常城镇的青瓦白墙,可在林邑川的灵识里,却能看见层层叠叠的光影屏障,像揉皱的银箔般裹着整座城。
他刻意放缓脚步,看几个练体的修炼者在阵边缘徘徊,明明城门近在咫尺,却像走在迷宫里,绕来绕去始终碰不到门槛 —— 这对练气修士形同虚设的幻阵,对凡人而言,竟是终生无法逾越的天堑。
上次来翠华城是为了符箓比赛,满脑子都是符箓,连街边的灵植摊都没顾上看。
这次揣着十七万下品灵石、几百中品灵石,又有十天的空闲,林邑川早打定主意要好好逛一逛。
他摸了摸腰间的储物袋,嘴角忍不住上扬:这十日,可得把翠华城的宝贝淘个够。
林邑川换上一身月白青衫,腰间系着绣云纹的丝绦,手里捏着把素面折扇,活脱脱一副富家书生的模样。
他选的 “文华书局” 在城中心的朱雀大街,门面是用百年灵楠木打造的,门框上刻着 “书山有路” 四个篆字,推门时,铜铃发出清越的声响,混着书页的墨香扑面而来。
柜台后的掌柜是个留着山羊胡的老者,正低头擦拭一枚淡青色玉简。
见林邑川进来,他抬头笑了笑:“公子想看哪类典籍?功法、丹道、阵法,小店都有存货。”
林邑川踱到书架前,指尖划过一排排玉简 —— 这些玉简大多是淡青或乳白色,表面刻着简单的云纹,灵气波动温和,显然是凡品或下品法器级别的。
他假装漫不经心,实则用灵识快速扫过:“掌柜的,有没有炼体与炼气兼顾的功法注本?还有三品丹药的详解,最好带实操案例的。”
老者眼睛一亮,从柜台下取出三枚玉简,摆在案上:“公子好眼光!这《青元炼体诀补注》,是前几年金丹修士‘青玄子’所着,专门讲炼体期如何借灵气淬骨;
《三品丹方详解》里收了三十多种丹方,连辟谷丹、聚气丹的火候偏差应对都写得明明白白;
还有这本《低级幻阵拆解》,公子若是想研究城里的幻阵,看这个正好入门。”
林邑川拿起《青元炼体诀补注》,指尖抚过玉简上的刻痕,灵识探入,果然看到里面详细标注了 “炼体五重如何引灵气入脊椎”“气血与灵气的转化比例”,甚至还画了简单的经络图,比他之前学的《十方炼体诀》更细致。
他又翻了翻《三品丹方详解》,辟谷丹那一页竟写着 “可加桂花露增味,灵力留存率提升一成”,正合他意。
“这三枚玉简怎么卖?” 林邑川故作犹豫,手指在案上轻轻敲着。
“《青元炼体诀补注》一百二十下品灵石,《三品丹方详解》一百五十,《低级幻阵拆解》八十,一共三百五十。” 老者笑着说,“公子若是诚心要,三百三十便罢,权当结个善缘。”
林邑川心里暗喜,面上却不动声色。
“掌柜的,再给我找几本妖兽图谱和器道入门的,要南域这边的,别处的用不上。”
老者又取来七枚玉简:《南域妖兽图谱(上册)》《器道基础:矿石辨识》《修士杂记:翠华城周边秘境》…… 林邑川一一查看,确认没有错漏,又添了两百七十下品灵石,将十枚玉简小心收进锦盒 —— 这些玉简加起来正好六百下品灵石,比他预算的还少了些。
离开书局时,掌柜递来一张木牌:“公子下次来,凭这牌可打九折。” 林邑川接过木牌,瞥见街角有个卖灵果串的小摊,便买了两串 —— 颗颗如樱桃大小的灵果,裹着透明的糖霜,咬一口酸甜多汁,灵气顺着喉咙滑进丹田,竟比普通聚气丹还清爽。
他边走边吃,看着街边来来往往的修士,大多是练气中后期,偶尔有筑基期修士路过,气息沉稳,腰间的法器闪着微光,心里暗暗记下:翠华城果然藏龙卧虎,行事得更谨慎些。
第二日,林邑川换了身灰布布衣,背着个竹篓,装作下山采买的散修,直奔西街的 “回春丹坊”。
这丹坊的门面是白玉砌的,门口挂着两串晒干的灵草,随风轻晃,药香飘出老远。
柜台后的药师是个中年妇人,穿着素色布裙,指尖沾着淡淡的药粉。
见林邑川进来,她笑着问:“小哥儿要买什么丹药?疗伤的、聚气的,还是辟谷的?”
“我要三品辟谷丹,还有聚气丹、回元丹。” 林邑川压低声音,从竹篓里摸出个布包,“辟谷丹要能管一个月的,最好味道好些,总吃干粮太腻。”
妇人眼睛一亮,从身后的玉柜里取出个青瓷瓶,倒出一颗圆滚滚的丹药 —— 那丹药呈淡粉色,表面刻着细小的桂花纹,凑近闻,竟有股清甜的桂花香。
“这是三品桂花辟谷丹,一颗能顶一个月,还含着些微灵气,吃了能缓口气力。” 她又倒出一颗,递到林邑川嘴边,“小哥儿尝尝,不打紧。”
林邑川咬了一小口,丹药在嘴里化开,甜而不腻,桂花香在舌尖散开,丹田处竟微微发热,像是有股细流在缓缓涌动。“好!就这个,给我来三十颗。”
“三十颗要六百下品灵石。” 妇人说着,取来一个雕花木盒,将丹药一颗颗摆进去,每个格子里都垫着晒干的灵草,“这盒子防潮,能存数年。”
接着,林邑川又要了二十颗三品聚气丹 —— 这丹药是菱形的,泛着淡淡的青光,一颗能加速灵力恢复,练气时用正好;
十五颗三品回元丹,是深红色的小丸,用来恢复灵气,表皮裹着一层灵蜡,能防氧化。
妇人算完账:“聚气丹一颗三十下品,二十颗六百;回元丹一颗三十下品,十五颗四百五,加上辟谷丹,一共一千六百五十下品灵石。”
林邑川付了灵石,又指着柜台后的灵草问:“有没有灵甘草和凝露花?我想自己熬点药汤。” 妇人取来两把灵草,灵甘草是淡绿色的,叶片肥厚;
凝露花则像小铃铛,花瓣上还沾着晶莹的露水。“灵甘草十下品一把,凝露花十五下品,一共二十五。”
临走时,妇人叮嘱:“辟谷丹虽好,可不能长期吃,隔六个月得吃些五谷杂粮,不然脾胃会弱。”
林邑川点头应下,背着竹篓走出丹坊,心里盘算:这些丹药够他用一段时间了,下次再来,得问问有没有四品丹药的门路。
第三日清晨,林邑川换上一身黑色短打,腰间束着牛皮腰带,去了东市的旧货地摊区。
这里的摊位大多是粗麻布铺的,摆着各种奇奇怪怪的物件,有生锈的兵器、残破的玉简、不知名的矿石,摊主们吆喝着,声音混着讨价还价声,热闹得很。
他第一个停在一个白发老头的摊位前,老头面前摆着一堆黑乎乎的矿石,还有几枚无字迹的玉简。
“小哥儿,看看这个?” 老头拿起一块黑色矿石,递到林邑川面前,“这是‘玄铁石’,能铸法器,就是难炼。”
林邑川接过矿石,只觉入手沉甸甸的,比普通铁块重三倍,用指甲划了划,竟没留下痕迹。他用灵识探入,矿石里隐隐有股冷冽的气息,像是藏着冰。“多少钱?”
“五十下品灵石一块,你要两块,给你九十。” 老头捋着胡子说。
林邑川皱了皱眉:“四十一块,我要三块,一百二。”
老头假装生气,拍了拍摊子:“小哥儿太会砍价了!行,看你实诚,卖了!”
接着,他又拿起一枚无字迹的玉简 —— 这玉简是深褐色的,表面光滑,用灵识扫过去,竟有微弱的银光闪烁,像是有东西藏在里面。“这玉简怎么卖?”
“八十下品灵石,这可是我从一个古墓里挖出来的,就是没解开上面的禁制。” 老头压低声音说。
林邑川心里一动,讨价还价到六十,把玉简收进怀里。
逛到一个中年妇人的摊位前,林邑川停下脚步 —— 她面前摆着一株枯萎的灵药,叶片发黄,可叶脉里竟有淡淡的灵光,像是在休眠。“大姐,这是什么灵药?”
妇人叹了口气,眼圈发红:“这是‘醒神草’,我丈夫上次去万木岭采药,被妖兽伤了,这草也枯了,我想卖点钱给他抓药。”
林邑川摸了摸草叶,灵识探入,果然感觉到里面有股微弱的生机。“多少钱?”
“一百下品灵石,这草活的时候能卖三百呢。” 妇人小声说。
林邑川没还价,直接付了一百灵石,把醒神草小心放进竹篓 —— 他记得《灵植图鉴》里说,醒神草枯了只要泡在灵泉里,就能活过来,到时候可是个宝贝。
这一天,林邑川在东市逛了整整一个上午,花了四百多下品灵石,买了三块玄铁石、两枚神秘玉简、一株醒神草,还有一个铜制小鼎 —— 那小鼎三足两耳,表面刻着模糊的符文,入手冰凉,像是用某种特殊金属铸的。
第四日,林邑川换上一身锦袍,腰间挂着个玉佩(是母亲给的普通玉石,不是法器),装作富家修士,去了西市的修士杂货摊。
这里的摊位比东市精致些,有的摆着琉璃瓶,有的挂着法器残片,摊主们大多是练气中后期的修士,眼光也更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