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天命人的仙路 > 第113章 环山坊市交换会-符箓场

第113章 环山坊市交换会-符箓场(2 / 2)

他揭开罐口,一股腥臭的热浪扑面而来,符纸在罐子里泛着幽幽的绿光。

一个穿道袍的中年修士皱着眉举牌:“我用五张‘净身符’换,这东西沾多了晦气,得好好洗洗。”

精瘦修士眼睛一瞪:“再加三十块灵石!净身符哪有这么值钱?”

两人吵了半天,最终以三张净身符加四十块灵石成交,看得周围人直咋舌。

2 号台的蓝袍女子刚演示完水影符,又取出个玉盒:“这是‘冰镜符’,用极北冰蟾的胆汁调墨,激发后能照出三里内的埋伏!” 她往符上呵了口气,符纸顿时凝结出层薄冰,冰面里竟真的映出了场地外巡逻的护卫身影。

一个带队的修士眼睛一亮:“我用两张‘破阵符’换!下个月带弟子去迷雾森林,正需要这东西探路。”

蓝袍女子却摇头:“破阵符太普通,加十张‘驱虫符’才行。”

两人讨价还价时,台下有人喊道:“姑娘,你这符能照出别人的罩衣底下长啥样不?”

引得一阵哄笑,女子红了脸,赶紧摆手:“只能照地形,照不了人!”

3 号台被个胖修士占着,他面前摆着一堆黄色符纸,每张都画着个圆滚滚的娃娃:“‘笑面符’五十张!贴在门上能让妖兽路过时发笑,趁机偷袭最是好用!”

他拿起一张往测试石上一贴,石头竟真的发出 “咯咯” 的笑声,听得人头皮发麻。

一个猎户打扮的修士忍不住买了五张:“上次被只笑面虎追得差点没命,这次轮到我让它笑个够!”

胖修士笑得更欢了:“再加五块灵石,送你张‘哭丧符’,能让妖兽哭着逃跑,一哭一笑搭配着用,保准管用!”

4 号台上的争吵最是热闹。

一个白发老妪拿着叠 “催生符”:“我这符能让灵草提前成熟半年,换些‘聚气丹’!”

一个药农打扮的修士却撇嘴:“你这符催出来的灵草药性不足,最多值二十颗聚气丹。”

老妪急得直跺脚:“我孙子快突破了,正需要丹药稳固境界,你怎么能压价?”

周围人劝了半天,药农才不情不愿地加了五颗丹药,老妪接过丹药时,手抖得差点掉在地上。

林邑川在 5 号台买了桦皮符纸六百张,用去一百八十灵石。

刚要转身,就见络腮胡修士又搬出个木箱:“还有‘雷纹符纸’三百张!用被雷劈过的老桐树制成,画引雷符成功率能提两成!”

符纸在箱子里泛着淡淡的紫晕,边角处还留着焦黑的雷痕。

林邑川又花去一百灵石都买了下来。

6 号台的老修士刚把《符箓奇思妙用笔记》换给林邑川,又掏出个布包:“还有‘变味符’三十张!能把毒药变成蜜糖味,把灵酒变成尿骚味,整人最是好玩!”

他拿起一张往旁边的灵酒壶上一贴,倒出来的酒顿时散发出股臊臭味,引得周围人纷纷捂鼻子。

一个穿锦衣的公子哥眼睛一亮:“我用两张‘香身符’换!下次宴会上整蛊那些老古板,看他们还敢不敢说我喝酒误事!”

老修士却摇头:“香身符太娘们气,换十颗‘醒酒丹’才行,免得你自己先喝醉了。”

7 号台上,一个瘸腿修士正展示着些黑色符纸:“‘沉水符’四十张!贴在船上能让船沉得慢些,落水时能多撑一炷香!”

他往水盆里丢了张符,再把块石头放进去,石头果然慢慢往下沉,比没贴符时慢了一半。

一个跑船的修士赶紧买了二十张:“上个月有艘船触礁,半个时辰就沉了,有这符能多救不少人。”

瘸腿修士叹了口气:“我就是从那艘船上逃出来的,这符是用救命的时间换来的,贵点也值当。”

8 号台的修士最是神秘,他面前摆着个黑布盖着的盘子,只露出只手在外面:“‘盲眼符’十张!能让修士暂时失明,只换‘复明符’,多一张都不要。”

一个独眼修士挤上前:“我有复明符,但你得先让我看看这符管不管用。”

神秘修士二话不说,掏出张符往独眼修士的好眼上一贴,那人顿时喊起来:“啥都看不见了!快拿下来!”

周围人吓得赶紧让他把符揭了,独眼修士揉着眼睛骂道:“你这符也太霸道了!三张复明符换五张盲眼符,少一张都不行!”

林邑川拿着刚换来的笔记,在各个台子间慢慢逛,只觉得眼睛都不够用了。

9 号台有人在卖 “顺风符”,能让声音顺着风向传出去;

10 号台有人在换 “倒转符”,能让妖兽走回头路。

最稀奇的是个摆摊的小姑娘,她卖的 “痒痒符” 画得歪歪扭扭,却能让测试石不停地扭动,引得一群小修士围着争抢。

“真是开眼界了!” 一个年轻修士对同伴感叹,“原来符箓还能这么用,我过去只知道画了打怪。”

他身边的同伴连连点头:“那个笑面符和哭丧符搭配着用,简直是把妖兽当成戏耍的玩意儿,想想都觉得有意思。”

林邑川忽然觉得:符箓之道的精妙,不在于威力多强,而在于能否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就像那老修士把火球符改成烟花符,防御符改成暖炉符,看似是把厉害的符箓变弱了,实则是让符箓真正融入了生活,这或许才是符箓最本真的意义。

拿到笔记后,林邑川又在各个地摊间闲逛。

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正摆着些黄色符纸:“‘驱蚊虫符’,一块灵石十张,夏天用正好!”

她的符纸虽只是凡品,却画得极为认真,符纹边缘都带着小小的花边。

林邑川忍不住买了十张,小姑娘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多谢哥哥!这符还能驱小咬呢!”

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林邑川发现个摆着杂物的地摊。

摊主是个醉醺醺的老修士,面前的破布上扔着些生锈的法器、残缺的玉简,其中一枚玉简引起了他的注意 —— 那玉简通体乌黑,表面布满裂纹,看着像是上古遗物,用灵识探查时,只觉得识海一阵刺痛,却读不出任何内容。

“这玉简怎么卖?” 林邑川指着问道。

醉汉打了个酒嗝,含糊道:“一块灵石,随便拿……”

林邑川心中一动,不动声色地递过一块灵石,将玉简收入储物袋。

他总觉得这玉简不简单,或许藏着什么秘密,哪怕只是块普通的古玉,一块灵石也不算亏。

接下来的时间,林邑川在各个摊位间流连忘返,看得目不暇接:

一个摆摊的修士正推销 “隔音符”,符纸是用蚕丝混着棉花织的,画符的墨汁里掺了隔音棉的粉末,据说能挡住筑基修士的灵识探听;

另一个摊位上的 “预警符” 更奇特,符纸是用感应草的叶子制成,一旦有高阶修士靠近,符纹就会变成红色,一个刚出山门的小修士买了十张,紧张道:“我师父说外面坏人多,有这符能安心点。”

最稀奇的是个卖 “符纸拓片” 的,摊主收集了各种罕见符箓的拓本,从三品 “翻天符” 到失传的 “傀儡符”,每张拓片都能隐约看到原符的纹路。

一个白发老修士蹲在摊前,对着张 “雷符” 拓片研究了半天,喃喃道:“原来这符的起笔该藏锋,我过去都画错了……”

林邑川还看到不少奇特的制符工具:有用灵鼠胡须做的微型符笔,专画指尖大小的 “微缩符”;

有能自动研磨朱砂的 “转磨盘”,盘底刻着 “研磨符”,只需注入灵力就能自行运转;

还有块 “镇纸”,是用磁石混合灵铁制成,能吸附符纸,防止绘制时移位。

在一个卖废品的地摊上,他甚至发现了半张 “传送符” 的残片。

摊主是个拾荒的老妪,说这是从黑风岭的战场上捡的,林邑川看着残片上的纹路,隐约能辨认出是 “短距传送” 的符基,连忙用五块灵石买下 —— 这残片对别人或许没用,对他研究符纹布局却大有裨益。

夕阳西斜时,交换会的热度丝毫未减。

林邑川整理了储物带里的四部玉简、六百张桦皮符纸、‘雷纹符纸’三百张、半张 “传送符” 的残片,还有那枚神秘的古玉简,只觉收获满满。

他走到场地边缘,望着依旧热闹的十个木台,想起这三天的所见所闻,忽然明白:符箓之道,从来不只是攻击防御那么简单,它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修仙者与天地灵力沟通的桥梁。

随着坊市护卫开始清场,林邑川随着人流慢慢往外走。

暮色中,湖边的交换场地渐渐安静下来,但他脑海里却依旧闪烁着各色符箓的灵光。

回到青瓦小院时,灵槐叶在夜风中轻轻摇曳,他将今日所得一一摆开,月光透过窗棂洒在那枚古玉简上,裂纹里竟隐隐透出丝金光 —— 林邑川心中一动,知道这趟符箓专场,怕是淘到宝了,等交换会完了再好好的研究一下。

窗外的星光点点,与桌上的符纸交相辉映。

林邑川拿起那部《符箓奇思妙用笔记》,指尖划过玉简,忽然觉得:修仙之路之所以迷人,或许就在于这些层出不穷的新奇与未知,而每一次交换、每一次遇见,都是通往更高境界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