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语气沉重了些:“这些家族宗门各有依仗,可一旦落了势,下场往往比散修还惨。前几年有个‘飞刃门’,在坊市也有分舵,因得罪了宋家,被断了符箓供应,外出历练的弟子十去九不回,没过半年便散了,剩下的人都成了散修,如今怕是早已湮没在黑风岭的凶险里了。”
林邑川默默点头,原来这看似平静的坊市之下,藏着这么多势力纠葛。
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照在远处不同风格的建筑上,仿佛能看到那些隐于其后的刀光剑影。
林邑川想起自己的经历,默默点头。
“对了,道友知道启灵吗?” 黄东话锋一转,“修仙第一步就是启灵,十二到十五岁成功率最高,太小筋络未成,太大筋络僵硬。启灵一次最少要数十灵石,那是最简陋的法子,气海和灵识都差,还容易失败,失败了要么死要么经络受损。有灵石的都会找出名的启灵师,修为越高的启灵师,启灵效果越好,金丹大圆满的启灵师出手,几乎不会失败。”
“除了修为,修仙界的技艺也分品级,” 黄东放下酒杯,语气带着几分向往,“像炼丹、炼器、符箓、阵法,每一行都有大学问。”
他见林邑川好奇,便详细解释起来:
“先说炼丹,分九品。1-3 品为炼丹师,能炼基础丹药,比如聚气丹、清神丹,需练气至筑基修为;4-6 品为炼丹宗师,可炼筑基丹、结金丹,需筑基至金丹修为;7-9 品为炼丹大宗师,能炼结婴丹、化神丹、长生丹,需金丹至元婴修为。”
“评判标准呢?” 林邑川追问,这与炼器分级有些相似。
“一看丹纹,” 黄东解释道,“一品丹药无纹,二品有浅纹,三品纹络连贯;宗师级丹药有丹晕,四品一圈,五品两圈,六品三圈;大宗师的丹药生丹灵,七品丹灵初具形态,八品能与修士互动,九品丹灵可化形。二闻丹香,上品丹药香气内敛,闻之提神,下品则气散刺鼻。三验药力,好丹药药力醇厚,无副作用,劣药则驳杂,甚至有毒。”
林邑川默默记下,这与他了解的炼器评判确有相通之处。
“再说说符箓,分低级、中级、高级,也分为九品,每个品级分上中下三介。1-3 品为制符师,能画基础符,如火球符、冰箭符等,练气修士即可;4-6 品为符箓宗师,可画高阶符,如遁地符、分身符,需筑基修为;7-9 品为符箓大宗师,能画大威力符,如火山符、屠神符,需金丹以上修为。”
“符箓怎么评判?”
黄东拿起筷子比划。“看符箓威力和效果。”
林邑川想起自己绘制的符箓,现在一品上介的成功率达到了三成。
“阵法的分类颇为复杂,主要有两种主流方式:一种按布阵人的修为划分为九级;另一种按阵法针对的修为分为九品,这也是最常用的分类法。其中 1-3 品为阵法师层级,练气期便可布设,依托普通灵材制成,作用对象多为练气后期以下修士,像聚灵阵、防御阵都属此类;4-6 品是阵法宗师层级,需筑基至金丹修为才能布设,会融入灵纹与地形优势,针对金丹后期以下修士,代表有中级聚灵阵、九曲黄河阵、九宫锁魂阵等;7-9 品则对应阵法大宗师,需金丹后期至元婴修为,能引动天地或星辰之力,可应对化神以下修士,高级聚灵阵、小世界阵、乾坤阵均在此列。”
“阵法的评判标准呢?”
黄东说得兴起,“一品:针对练气前期和中期,可应对低阶修士攻攻击、防御和辅助等;二品对应练气后期;三品对应筑基前期;四品对应筑基中后期;五品对应金丹前中期;六品对应金丹后期;七、八、九分别对应元婴的前中后期。”
林邑川听得咋舌,万里范围的阵法,简直难以想象。
黄东接着说道“炼器之道,分九品。1-3 品为炼器师,可炼法器、灵器,需练气至筑基修为;
4-6 品为炼器宗师,能炼法宝,需筑基至金丹修为;
7-9 品为炼器大宗师,可炼灵宝,需金丹至元婴修为。”
“这些技艺看似不同,实则相通,” 黄东总结道,“都讲究根基扎实、悟性通透、心性沉稳,就像云尘子坊主说的,修艺也是修心。”
林邑川深以为然,举杯道:“黄道友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敬你一杯。”
两人碰杯,灵犀酿的清冽在舌尖散开。
黄东脸颊微红,话更多了,又说起环山坊市周围的情况:“这附近深山里,藏着几十个修仙家族、十几个小宗门。他们从不与凡人接触,说怕沾了凡尘因果,影响修行。在他们看来,长生大道面前,亲情都是羁绊。”
林邑川眉头微蹙:“若为长生舍弃亲情,这修仙还有何意义?”
黄东苦笑:“道友是性情中人。可大多数修士都信这套,毕竟长生的诱惑太大了。不过也有不信的,只是太少了。” 他顿了顿,“大的宗门都直接控制凡人国家,让凡人供奉资源,修士则负责守护国家不受凶兽或其他势力侵害,也算一种平衡。”
林邑川听黄东讲得头头是道,心中对他生出几分敬佩,又想起自己初来坊市时的懵懂,便端起酒杯笑道:“黄道友,你知道的这些,怕是比坊市书店里那些泛泛而谈的典籍实用多了。”
黄东愣了愣,不明所以地看向他。
“我刚到环山坊市时,想找本介绍周边势力的书,跑遍了墨韵书屋,要么说得含糊不清,要么错漏百出。”
林邑川放下酒杯,语气诚恳,“像你这样清楚各宗门家族底细、还知道那么多秘辛的,怕是独一份。我倒有个主意,你不如把这些写成一本书,专门讲环山坊市周围万里的情况,外来修士肯定乐意买。”
黄东眼中闪过一丝意动,却又摇了摇头:“写书?我哪有这本事。再说,谁会买这种东西?”
“怎么不会?” 林邑川笑了,他经营过雕刻店,对买卖之道不算陌生,“我给你算笔账。坊市每天往来的外来修士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哪怕一半人买你的书,一本卖一块下品灵石,一天就是几十块,比你跑断腿采购资源强多了。”
见黄东神色松动,他索性说得更具体:“内容就按你刚才说的来,分宗门、家族、资源点、险地四部分。只要别写那些家族或宗门隐秘,写宗门要注明据点位置、擅长技艺、跟其他势力的关系,比如青宗和烈火门在灵田上有争执,这些都得写清楚;写家族要记着把他们的独门本事标出来,像宋家的子母传讯符、赵家的寻矿术,这些才是修士最关心的。”
“写完了怎么卖?” 黄东追问,显然已被说动。
“找墨韵书屋合作,” 林邑川条理清晰,“他们有现成的印刷术,你提供手稿,让他们负责刻版印刷,卖出去的灵石分他们三成,省时省力。封面得做得醒目些,用赤铜箔烫上‘环山万里边鉴’几个字,再画张简易地图当扉页,一看就比那些粗制滥造的册子像样。”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第一次先印两百本试试水,在书店门口摆个摊子,你亲自坐阵,遇到买主就多说两句,比如‘烈火门分舵的硫磺晶牌匾正午会发光,去晚了看不见’,勾起他们的兴趣。卖的时候再送张坊市地图,上面标着各势力据点的位置,这点小恩小惠最能拉拢人。”
“要是有人觉得内容不值一块灵石呢?” 黄东还有些顾虑。
“那就搞个试读页,” 林邑川笑道,“把宋家这些大家最熟悉的势力印在首页,让他们先看个大概。真觉得有用的,自然愿意掏钱;觉得不值的,也坏不了你的名声。等第一版卖完了,再根据买主的反馈添东西,比如补上飞刃门的旧事当警示,或者加些修士常去的交易点,这样书会越来越值钱。”
黄东听得眼睛发亮,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重重拍了下桌子:“林道友这主意好!我明天就去墨韵书屋问问,若是真能成,定有你的一份功劳!”
“我可不是为了功劳,” 林邑川摆手,“只是觉得这么好的见闻埋在心里可惜了。再说,等你的书传开了,外来修士少走些弯路,坊市也能更热闹些,对咱们都有好处。”
两人聊了一个多时辰,从修炼心得谈到各地见闻,林邑川受益匪浅。
直到夕阳西下,黄东才起身告辞:“林道友,我同伴怕是等急了,这是我的传讯符,以后若到黄家村附近,一定要来找我!”
林邑川接过符箓,也回赠了一张:“一定。”
目送黄东离开,林邑川独自坐在窗边,看着坊市渐渐亮起的灯笼。
今日的偶遇,让他对修仙界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无论是资质、势力,还是技艺分级,都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他摸出那柄新炼的匕首,刃身的符文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按照黄东所说的标准,这柄刻有六种符文的匕首,已算得上三品法器,而他自己,也勉强算是三品炼器师。
“路还长着呢。” 林邑川笑了笑,起身结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