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未曦时,林邑川已在宅院的正房盘膝而坐。
朝阳透过窗棂洒在他身上,将青色道袍染上一层金边。
他运转《白诀》心法,引导着坊市的灵气缓缓流入体内,在经脉中形成涓涓细流。
这处普通宅院虽无聚灵阵,却胜在安静,灵气浓度也比外界高出数倍,足以支撑他日常修炼所需。
卯时初刻,修炼结束的林邑川起身活动筋骨。
他走到院角的水井旁,打上一桶带着灵气的井水,简单洗漱后便开始准备早餐。
储物袋里的二十颗辟谷丹静静躺着,一部分在杂货铺花一块下品灵石买的十颗装,据说一颗能顶三天饥饱,另外的就是以前的战利品。
但林邑川总觉得丹药不如食物来得实在,他取出灵米下锅,又从储物袋拿出几株青菜洗净 —— 这些都是在坊市凡人区的菜园买的灵植,带着淡淡的草木灵气。
半个时辰后,一碗香喷喷的灵米粥配上清炒灵青菜端上桌。
米粥熬得软糯,入口便化作一股暖流涌入丹田;
青菜清脆爽口,嚼碎后有丝丝灵气散开。
他慢慢咀嚼着食物,感受着这份属于人间的烟火气。
“修仙之路漫长,若连口热饭都吃不上,未免太过无趣。” 林邑川自语着,将最后一口米粥喝完。
白天的时光被清晰划分:上午三个时辰专心修炼,提高修为;
下午三个时辰用来绘制符箓,磨练技艺;
傍晚用一个时辰处理杂事,或去坊市逛逛;
晚上则再修炼一个时辰和研读玉简。
睡觉前观望打坐。
这样规律的生活让他心境平和,修为也在稳步提升。
每月初一、十五,林邑川会特意去佳肴楼改善伙食。
这家位于坊市中心的酒楼虽客人稀少,却总有几道拿手好菜:灵鸡汤鲜美醇厚,灵鱼羹滑嫩爽口,配上一壶低阶灵酒,足以洗去半月的疲惫。
每次花费不过三块下品灵石,却能让他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精神饱满。
而辟谷丹,他只在偶尔修炼到深夜、懒得生火时才会服用,更多时候是当作应急物资储备着。
三天后的酉时,林邑川提着一叠符箓来到符宝轩。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将店内的符箓映照得灵光闪烁。
他取出三十张火球符放在柜台上,每张都用黄纸小心包裹,上面还残留着淡淡的朱砂香气。
掌柜放下手中的账本,拿起符箓仔细查看。
灵识扫过之处,符纸上的纹路清晰流畅,符胆处的灵力比上次所见更加凝聚。“不错不错,” 掌柜赞许地点头,“这符箓的灵力波动马上到中介的水平了,道友这几日想必下了不少功夫。”
林邑川腼腆一笑:“只是多练了几张,运气好罢了。”
掌柜取出十五块下品灵石推过来:“三十张火球符,一张半块灵石,正好十五块。我们店里每月需要三百张以上符箓,这次给你派些新活计。”
他转身从柜台下取出一大捆桑皮纸和四罐朱砂,“七十五张火球符、七十五张疾行符、七十五张冰箭符、七十五张金刚符,一共六百张符纸材料。每七天交七十五张以上,最好四种符箓均匀交付,如何?”
“没问题。” 林邑川爽快应下,将材料收入储物袋,“晚辈每月来取一次新货,每七天准时交货。”
掌柜满意点头:“如此甚好,交符时当场结算灵石。这些符箓你用心绘制,品质若能保持,日后二品、三品符箓的生意也能给你做。”
林邑川还从这里买了桦皮符纸五十张,掌柜的优惠后用去二十块灵石。
从符宝轩回到宅院时,暮色已浓。
林邑川将刚买的五十张桦皮符纸小心取出,淡黄色的符纸散发着淡淡的草木清香,质地比桑皮纸柔韧许多,指尖轻触便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温和灵气。
“二十块下品灵石买五十张,算下来每张比桑皮纸贵了近十倍。” 他轻轻摩挲着符纸边缘,心中暗下决心定要提高成功率,不能浪费这珍贵的材料。
林邑川铺开《二品符箓绘制》玉简,将疾行符的图谱投射在墙上。
目前林邑川绘制一品上阶有四成的成功率,二品疾行符的图谱比一品低阶的复杂数倍,左侧风纹需绘制七层叠浪状纹路,右侧步法要刻出三十六道细密轨迹,中间需用灵识勾勒出无形的灵气通道,形成完整闭环。
他深吸一口气,取出特制的狼毫笔蘸满朱砂,凝神静气后落笔。
笔尖触到桦皮符纸的瞬间,便感觉到一股阻力 —— 对灵力的敏感度远超低级,稍不注意便会灵力外泄。
第一笔风纹刚画出三道,符纸上便泛起一阵涟漪,灵气不受控制地扩散开来,刚画的纹路瞬间变得模糊。
“果然没那么容易。” 林邑川并不气馁,重新取过一张符纸。
这次他刻意收敛灵力,小心翼翼地绘制风纹,可刚画到第五道,右手突然一阵酸麻,灵力输出中断,风纹戛然而止。
接连废了五张符纸后,他额角已渗出细汗,看着桌上的符纸残骸,眉头紧锁。
前二十张符纸消耗殆尽时,竟没有一张成功。
林邑川停下笔,仔细研究失败的符箓:有的风纹张扬如狂草,灵气外溢严重;
有的步法歪斜似孩童涂鸦,灵气通道不畅;
还有的闭环断裂,灵力无法流转。
他取出玉简反复对照,终于发现症结所在 —— 二品符箓需灵识与灵力完美配合,一品符箓只需灵力到位即可,而二品符箓更讲究灵识的精细操控。
调整方法后,林邑川先闭目凝神,将疾行符图谱在脑海中反复勾勒,直到每个细节都清晰无比才再次动笔。
第二十一张符纸,他将灵识凝聚成丝,随着笔尖在符纸上游走,风纹绘制得舒缓流畅,步法刻画得精准细致。
当最后一笔落下,符纸上泛起淡淡的青光,一阵清风从符纸表面拂过 —— 终于成功了!
有了成功的经验,后续绘制顺利许多。
他渐渐掌握了诀窍:绘制风纹时灵识需如春风拂柳般轻柔,刻画步法时要似蜻蜓点水般精准,连接闭环时则需凝神静气,让灵识与灵力自然融合。
五十张符纸用完时,共成功绘制出十张二品初介疾行符,最后几张的成功率已能稳定在三成左右。
成功的符纸上风旋虚影更加清晰,轻轻一抖,便能让半丈内的空气流动加速。
绘制火球符时,林邑川手腕轻转,狼毫笔在桑皮纸上流畅游走。
朱砂在笔尖化作点点火星,随着灵识牵引勾勒出火焰纹路。
作为最基础的攻击符箓,他闭着眼都能画出符胆的位置,但仍不敢有丝毫懈怠。
“呼” 的一声轻响,符纸上腾起寸许高的火苗,随即又悄然隐去 —— 第三十七张火球符成了。
林邑川将符箓放在一旁,指尖拂过纸面,能清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火焰灵力比上月精纯了半分。
一品低阶火球符对练气三重以下修士效果显着,只需两张便可逼退同阶修士,但面对三重以上修士,至少需要五张一品低阶齐发或两张一品上阶才能形成威胁。
绘制到第七十张时,他尝试调整灵力输出节奏,让火焰纹路呈螺旋状缠绕符胆。
完成的符箓泛着淡淡的赤光,激发时火焰凝聚度明显提高,虽然仍是一品符箓,威力却悄然提升了半成。
“积少成多,哪怕只是半分精进,实战中也可能决定胜负。” 他自语着,将最后五张符箓仔细码好。
一品疾行符的绘制需要极细的灵识操控。
林邑川凝神静气,笔尖在符纸上划出轻盈的弧线,如同春风拂过水面留下的涟漪。
风纹从符纸左侧延伸至右侧,与步法纹路完美衔接,形成闭合的灵气循环。
前二十张一品疾行符偶有失误,或是风纹过于张扬导致灵力外泄,或是步法刻画歪斜影响灵气流转。
他取出失败的符箓反复研究,终于找到诀窍:绘制时灵识需如丝线般牵引灵力,既不能过于凝滞,也不能太过涣散。
调整方法后,后续符箓成功率稳步提升。
第五十张一品疾行符完成时,符纸上浮现出清晰的风旋虚影,轻轻一抖便能感受到环绕周身的气流。
这种一品疾行符能让练气三重以下修士速度提升两成,持续一刻钟,但对三重以上修士效果锐减,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使用。
林邑川特意将最后五张疾行符的风纹绘制得更加细密,灵气流转更加顺畅,为后续尝试二品符箓积累经验。
绘制冰箭符时,林邑川运转灵力引入一丝极寒之气,朱砂在笔尖凝结成细碎冰晶。
符纸上的冰纹需呈锯齿状排列,从符胆向四周扩散,每道纹路的角度都要精准无误,才能保证冰箭的穿透力。
起初三张符箓因寒气控制不稳,刚画完冰纹便自行消融。
他并不气馁,取出灵玉贴在眉心稳定心神,将灵力中的寒气比例精确控制在三成。
第十五张符箓完成时,冰纹在符纸上凝而不散,散发着淡淡的寒气。
激发符箓时,一支三寸长的冰箭凭空出现,箭头锋利如刀,足以刺穿练气二重修士的护体灵力。
一品低阶冰箭符对练气三重修士威胁有限,至少需要三支齐发才能突破防御,但对二重以下修士却是致命的。
林邑川将七十五张冰箭符按冰纹清晰度分类,最精良的几张冰纹如水晶般剔透,显然威力更胜一筹。
金刚符的绘制最考验耐心。
林邑川屏息凝神,笔尖在符纸上画出层层叠叠的圈纹,从外到内逐渐细密,如同水波荡漾形成的涟漪。
每层圈纹都要与上一层完美契合,才能形成稳固的防御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