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百山密地(1 / 2)

卯时的晨光刚刺破云层,如利剑般劈开夜的帷幕。

林邑川已将长剑斜挎腰间,剑鞘上的狼血痂在曦光中泛着琥珀色,那是昨日实战留下的勋章,凝结着生死较量的印记。

林母往他干粮袋里塞了块裹着油纸的陈皮肉脯,油香混着陈皮的清香丝丝缕缕溢出,指尖在袋口系了个紧实的绳结,动作娴熟:“昨儿腌的狼肉,特意烤过了,软糯好嚼,路上垫饥。”

她的目光扫过儿子手腕新缠的护腕 —— 那是用狼皮边角料连夜缝的,毛色顺滑,针脚细密如狼毛,每一针都藏着心疼与关切,“这狼皮护腕防潮,别嫌硬,戴久了就软和了。”

林父扛着厚背刀站在院门口,刀鞘上的粗麻布换了新的,还沾着清晨割草的露水,带着草木的清新。

“今日走东侧山脊,避开熊瞎子常出没的溪谷,那边近来不太平。”

他用刀尖挑起挂在槐树上的兽牙项链,那是林邑川昨夜亲手剥的狼牙,洁白锋利,闪着微光,“遇到群狼别硬拼,记着爬树等我,保命最要紧。”

三人沿着仓河疾行时,晨雾正从河面漫起,如轻纱般笼罩水面,将河岸的芦苇都染成了朦胧的白。

林邑川望着对岸百山的轮廓,在雾中若隐若现,如同沉睡的巨兽。

忽然想起昨日此刻,自己正伏在巨岩后凝视狼群幽绿的眼睛,心脏仍会不自觉地收紧。

脚下的石板路被露水浸得发亮,倒映着晨光与三人的身影。

他刻意放缓脚步,让父母的身影始终保持在十丈之内 —— 那是既不依赖又不远离的距离,像剑鞘与剑身的默契,相互守护又各自独立。

砍竹作筏时,林父忽然将竹篙往水里一插,水花溅起:“你来划,练练手上的力道。”

林邑川握住粗糙的竹篙,掌心的茧子与竹篙的纹路相互摩擦,感受着河水从篙身两侧流过的阻力,那力道竟与昨日杀狼时剑刃切入皮肉的触感奇妙呼应,沉重而真实。

竹筏在河面画出蜿蜒的轨迹,破开晨雾前行。

母亲坐在中央,手中的短棍换成了采药的竹篓,篓底垫着新采的止血草,叶片上的露珠晶莹剔透,随着筏子的晃动轻轻滚动。

登岸处的芦苇比昨日矮了半截,断口参差不齐,显是有野兽经过。

林父用刀尖拨弄着折断的苇杆,断面还带着新鲜的齿痕,清晰可辨:“野鹿,看这齿痕是成年雄鹿。”

他抬头望向东侧山脊,那里有片稀疏的灌木林,叶片上还留着被啃食的痕迹,“小心鹿群受惊,它们发起疯来能撞断你的剑,别大意。”

行至半山腰,林邑川忽然嗅到一缕若有若无的甜香,在草木的清气中格外突出。

他屏息凝神,放缓脚步,循着香气望去,看见前方岩石后探出几簇艳红色的浆果 —— 正是母亲说过的 “血樱果”,色泽诱人却含剧毒,处理得当却能入药,是山林中危险又珍贵的存在。

指尖刚要触碰浆果的叶片,耳畔忽然传来林父极轻的咳嗽,那是警示的信号:“三尺内有蛇窝,仔细看石缝。”

他猛地缩回手,心脏漏跳一拍,果然看见浆果下方的石缝里,露出半截斑斓的蛇尾,鳞片在晨光中闪着诡异的光,与浆果的红色相互映衬,更显危险。

林邑川猫着腰躲在一丛七里香后,花香浓郁却掩不住野鹿身上特有的草腥味。

那只雄鹿体格健壮,鹿角分叉处还挂着新鲜的松针,沾着露水,正低头啃食着溪边的蕨类植物,动作悠闲,时不时抬头警惕地张望。

他向父母比了个 “噤声” 的手势,掌心的狼皮护腕蹭过灌木枝叶,发出极轻的 “沙沙” 响,在寂静的山林中却格外清晰。

林父背靠岩石抱臂而立,厚背刀横在膝头,目光锐利如鹰,扫视着四周;

林母则半蹲在苔藓覆盖的石根旁,手中短棍轻轻拨开挡路的藤蔓,动作轻柔,三人之间仿佛有根无形的线,将呼吸频率牵得一致,默契十足。

野鹿的耳朵突然转向东南方,如同最灵敏的雷达。

湿润的鼻尖在空气中翕动,捕捉着细微的气息变化。

林邑川暗叫不好,知道已被发现,刚要施展《踏雪无痕》追上去,却见那鹿猛地甩动尾巴,四蹄发力,如离弦之箭般朝西北方跃去,蹄子踩在碎石上迸出几点火星,速度极快。

“追!” 林父的刀背磕在岩石上,发出 “咚” 的闷响,那是行动的信号。

林邑川足尖点地,《风影九变》的步法在林间拉出残影,身形如电。

他甚至能看见野鹿尾巴上的白毛在晨雾中飘成一缕丝线,指引着方向。

半里路后,野鹿突然一个急转,灵巧地避开一棵古树,消失在两块巨岩之间的缝隙里,动作敏捷。

林邑川刹住脚步,靴底在泥地上犁出两道深痕,带出细碎的土块。

眼前只见米许宽的石缝中弥漫着淡淡白雾,如轻纱般流动,隐约能听见溪水叮咚的声响,清脆悦耳。

父母的脚步声几乎同时抵达,没有丝毫慌乱。

林母伸手拂开他额前汗湿的头发,指尖带着微凉的露水:“气息乱了,先稳心,急则生乱。”

“它钻进这里了。” 林邑川指着石缝深处,那里的雾气中夹杂着几缕若有若无的鹿臊味,顺着风飘来,“这石缝看着窄,里面说不定别有洞天。”

林父掏出火折子晃亮,橘红色的火光在雾中摇曳,映出石缝两侧岩壁上的青苔 —— 竟都是罕见的 “吸露苔”,叶片圆润如珠,饱满多汁,传说生长在灵气充沛之地,是上好的药引。

“小心机关。” 他用刀尖挑开地上的落叶。

三人鱼贯而入,石缝起初狭窄,需侧身而行,岩壁上的石笋不时擦过衣襟,带来冰凉的触感。

半里路后,眼前竟豁然开朗。

谷底形如巨碗,四周峭壁环抱,如天然屏障。

中央一株参天古树拔地而起,树干粗壮需数人合抱,树皮呈深褐色,布满沟壑,仿佛记载着岁月的沧桑。

枝干上缠绕着紫色藤蔓,叶片肥厚,脉络清晰,枝头挂着一枚青果,拳头大小,表面流转着淡淡的光晕,在雾气中若隐若现,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

林邑川深吸一口气,只觉一股清气直入丹田,连日来练剑的疲惫竟消散了几分,四肢百骸都透着舒畅。

“难怪野鹿往这儿钻,这地方灵气足。” 林父用刀背敲了敲古树,树皮剥落处露出淡金色的纹理,如流淌的光,“这应该是颗宝树,年份不浅。”

他转头看向儿子,目光灼灼,带着期许,“这里安静隐蔽,适合闭关修炼,对你提升境界有好处。”

林父已开始在石缝入口处布置机关,动作熟练麻利,如同当年在边塞布置陷阱。

他将枯枝折成特定角度,交错堆叠,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又用藤蔓系住铜铃,将其隐蔽在叶片下,稍一碰触便会发出声响,“入口伪装成野兽巢穴,再设三重‘听风铃’,稍有异动便会示警,安全得很。”

阳光透过岩缝洒在他后背,汗湿的衣襟勾勒出背部紧实的肌肉线条,那是常年握刀练出的力量,每一块肌肉都充满爆发力。

林邑川和母亲在谷底另一侧找到了野鹿,它蜷缩在藤蔓交织的角落里,鹿角上沾着些许藤蔓的汁液,警惕的目光却已褪去几分,许是感受到这里的平和气息。

“鹿通灵性,能找到这般宝地,不简单。” 林母摸出随身携带的米糕,撒在掌心,动作轻柔,“你看它鹿角上的伤,新鲜得很,许是被狼群追猎时撞在岩石上的,怪可怜的。”

野鹿迟疑着凑近,湿润的鼻尖轻触她的手心,带着试探,忽然发出低低的呜咽,似在诉说着恐惧。

“放生吧。” 林邑川望着野鹿澄澈的眼睛,那里面没有昨日狼群的凶戾,只有温顺与胆怯。

他想起昨日剥下的狼皮,以及母亲腌肉时专注的侧脸,心中忽然涌起一阵柔软,“百山才是它的家,不该被困在这里。”

他小心翼翼地解开野鹿腿上缠绕的藤蔓,动作轻柔,带着对生命的敬畏。

野鹿获释后,并未立刻逃离,而是回头望了他一眼,随后才跃入密林,消失在藤蔓深处。

夕阳漫进谷底时,将一切都染成温暖的金色。

林父终于完成了机关布置,额角的汗珠在光线下闪着亮。

“下次过来带些干粮,住上几日。” 林父拍了拍他的肩膀,刀鞘上的新机关发出细碎的 “咔嗒” 声,那是零件咬合的声音,“从今天起,这里就是你的‘剑庐’,安心修炼。”

三人沿着石缝返程,身后的谷底渐渐隐入雾中,如同一幅被收起的画卷。

林邑川回头望去,那株古树的轮廓在雾中若隐若现,枝头的青果仍在散发着微光。

他摸了摸腰间的长剑,剑鞘上的狼血痂已被晨露浸得温润,心中明白,这趟百山之行,收获的不仅是实战的经验,更是对生命与成长的领悟,而这隐秘的谷底,将是他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