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天命人的仙路 > 第47章 青木城武院 3

第47章 青木城武院 3(2 / 2)

转角处确认无人跟踪后,他立刻放慢脚步,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中短匕首 —— 方才那道划破教习脚筋的弧度,角度刁钻精准,与父亲在密地石壁上刻的杀招图谱,此刻在脑海中重叠得严丝合缝,分毫不差。

城西巷口的竹编摊位前,林父正低头摆弄新编的蝈蝈笼,竹篾在他手中灵活穿梭。

听到熟悉的脚步声,他头也不抬,声音平淡无波:“今儿武馆的槐树叶,落得比往常早。”

这是他们约定的暗语,意味着附近安全,可放心交谈。

“教习想废我腿,被我挑了脚筋。” 林邑川抓起摊上的水葫芦猛灌一口,故意让水珠顺着下巴滴落,装作狼狈不堪的样子,“教习反咬一口,说我是马匪探子,那院长明显护短,没退学费。”

他余光瞥见父亲编织的手指顿了顿,竹篾在掌心压出的白痕转瞬即逝,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做得好。” 林父将最后一根竹条嵌进笼身,蝈蝈笼瞬间成型,看似随意的动作里藏着赞许,“收摊。”

林邑川手脚麻利地收起竹篮和工具,两人混在收摊的小贩人流中,不紧不慢地往家走,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毫不起眼。

林邑川跨进家门时,林母正坐在堂屋竹椅上择菜,指尖掐断豆角的脆响在静谧的院子里格外清晰。

林母抬头望见儿子腰间染血的短匕首,瞳孔骤然缩紧,手中的豆角差点掉落,急忙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林邑川卸下伪装,语气平静却带着锋芒:“今儿教习要废我腿,被我反击了。”

林母择菜的动作猛地顿住,豆角 “啪” 地掉进篮子,发出清脆的响声。

她站起身,竹椅在青砖上刮出刺耳声响,带着急切。

她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儿子跟前,却在伸手触碰他肩膀时忽然停住,目光死死盯着那道暗红的血渍,声音发颤:“谁的血?你受伤了?”

“他的。” 林邑川抓起湿布擦了把脸,凉水混着尘土流进脖颈,带来一阵清凉,“炼体五重,出脚阴狠,直取我阴陵泉。”

阴陵泉是练体者下肢要穴,被击中轻则跛行,重则瘫痪。

他故意省去 “致命” 二字,却见母亲指尖轻轻发抖,围裙上的豆角碎叶簌簌掉落,显然明白了其中凶险。

“然后呢?” 林母转身从墙上摘下药箱,声音轻得像片羽毛,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我用了您改的匕首,反手挑了他脚后跟的昆仑穴。” 林邑川望着母亲忙碌的背影,补充道,“昆仑穴是足太阳膀胱经要穴,伤之则下肢无力。”

药箱 “咔嗒” 打开,一股浓郁的止血草气味漫出来,驱散了空气中的血腥气。

林母摸出块干净布巾,蘸了药酒轻轻按在儿子虎口 —— 那里有道极浅的红痕,是握刀时太过用力磨出来的。

她的拇指在伤痕上来回揉压,力道轻柔,像是在抚平所有的惊险。

晚饭的米羹在粗陶碗里泛着油光,灵植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

林父夹起块兽骨,指节敲了敲碗沿,发出清脆的声响,目光扫过妻儿,烛火在瞳孔里跳成两簇冷光:“既然不退钱,咱们就去讨点利息。” 他顿了顿,语气斩钉截铁,“今晚去武院走一趟,就当给川儿出师练手,拿点真正有用的东西。”

林母往儿子碗里添灵植嫩叶,动作平稳得像在切菜,仿佛只是在说寻常家事:“取武技时拣紧要的,别贪多,免得暴露行踪。”

她指尖划过桌沿,用只有家人能懂的手语比出 “火” 与 “风” 的符号 —— 这是约定的撤离信号,遇火则分散,见风则汇合。

月上柳梢时,夜色如墨。

林邑川换了身夜行衣,短匕首藏在小臂内侧的暗袋里,贴合肌肤,冰凉刺骨。

父亲背着空竹篓,篓底暗格装着特制的软剑,剑身柔韧可绕腰;

母亲腰间系着绣着凡俗花草的荷包,里面是迷烟与火折,看似普通却暗藏玄机。

三人翻墙而出时,老槐树的影子恰好遮住巷口,像片天然的帷幕,将他们的身影隐没在黑暗中。

武院后墙下,林邑川压低声音,气息与夜色融为一体:“武技阁在演武台西侧,第三间房有暗格,我白天观察过,守卫换班有半炷香空隙。”

阁内弥漫着陈旧的木香,混杂着纸张的霉味。

林邑川点亮袖中荧火虫,微弱的绿光映出墙上挂着的《青木十三式》残卷,字迹模糊却仍能看出凌厉的笔势。

他直奔西墙,指尖在第三块砖缝处一按,暗格 “吱呀” 开启,尘封的气息扑面而来。

里面整齐码着六本武技手册,封皮上 “裂石”“惊鸿” 等字迹泛着淡淡的灵气微光,显然不是凡物。

“够了。” 林父接过手册塞进竹篓,动作迅速而谨慎,忽然按住儿子肩膀,示意他安静。

窗外传来巡夜更夫的梆子声,“咚 —— 咚 ——” 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却混着异样的脚步声 —— 比凡人重了三分,落脚时带着真气震颤地面的微响,显然是炼体修士。

三人对视一眼,迅速熄灭荧火虫,隐入暗处。

翻墙而出时,身后已传来武馆的惊呼声,显然有人发现了暗格被撬。

五更天的城门还未开,城墙下的守卫昏昏欲睡,三人却在城墙下停住脚步,屏住呼吸等待时机。

林邑川望着怀里的武技手册,纸张的粗糙触感透过衣料传来,忽然想起晚饭时母亲说的 “拣紧要的”,心中感慨万千。

当朝阳染红远山时,三人已在十里外的树林里歇脚,远离了青木城的喧嚣。

林母打开荷包,里面只剩半块米糕,是昨夜匆忙中带出来的,糕面上的 “忍” 字被压得模糊,却仍能辨认。

她掰成三瓣分给家人,望着儿子嘴角沾着的糕屑,忽然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暖意:“十两银子得六本武技,纸页间都透着劲力,这买卖值当。”

风穿过树林,吹起父亲竹篓里的几片落叶,沙沙作响。

林邑川嚼着米糕,清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忽然觉得这劫富济贫的夜,竟比任何时候都要踏实 —— 因为他知道,当凡人在追查 “马匪” 时,他们一家三口早已带着真相的碎片,消失在更辽阔的天地间。

林邑川将枯枝架成篝火堆时,火星溅在青石板上迸出细碎的光,驱散了清晨的寒意。

六本武技在月光下一字铺展,青石板的冷硬纹路与书册的陈旧气息交织,形成奇妙的氛围。《踏雪无痕》与《风影九变》并排在左,烫金书名被月光浸润得发亮。

前者招式如夜雪落肩无声,“踏雪步”“无痕诀” 等篇目讲究提气过窍、足不点尘,图谱中修士的脚印浅淡如鸿毛;

后者则似疾风穿林,“风影三叠”“九变回旋” 等章句暗藏借力卸力之妙,修炼者若能参透,可在腾挪间化周身劲力为无形,身形快如鬼魅。

《枪法?惊雷破》独居中央,封面绘着持枪修士立在山巅,枪尖直破雷云,靛蓝雷电顺着枪身蜿蜒而下,气势磅礴。

开篇便写 “枪出如惊雷,破风裂苍穹”,招式图谱中枪影重重,每一枪都带着雷霆万钧之力。

右侧三本兵器谱中,《刀法?断江诀》最显粗犷。

翻开扉页,扑面而来的是刀刃劈开惊涛的磅礴画势,浪花飞溅处可见刀身崩出的缺口 —— 此乃 “逆浪斩” 的真意,强调以硬碰硬中求突破。

“裂江式”“吞潮诀” 等招式名称气势恢宏,配套的发力图谱显示,修炼时需以丹田为根,臂骨为刃,每一刀皆需调动全身筋骨,将劲力凝聚于刀背三分处,方能劈出开江裂石之威。

两本剑法则一柔一刚,风格迥异。《银月剑法》封面素白,仅在角落绣着一痕弯月,内页招式多以 “月轮”“流影”“云袖” 为名,剑势图中剑尖走势如月光漫地,柔和却暗藏杀机,强调 “以圆破直,以柔化刚”。

其 “月轮斩” 要求持剑手腕如轴承旋转,在画圆间消解对手劲力;

“流影追” 则需配合步法绕至敌侧,以巧劲刺其空门,通篇透着 “不争而胜” 的哲意。

《九刃剑法》开篇便以 “刃分九变,唯心不变” 破题,字迹苍劲有力。

书中从阔剑的 “重劈式” 到细剑的 “透骨刺”,再到断刃的 “破锋诀”,详述剑的九种实战精要,包罗万象。

最引人注目的是 “断刃篇”,图中断剑以残刃斜挑,竟能勾住对手兵器破绽处猛然发力,辅以 “寸劲崩断” 之法,可在瞬间逆转战局,让人惊叹不已。

林邑川指尖划过 “断刃诀?裂甲” 的注解,只见 “宁折不弯,以断破全” 八字朱砂笔力透纸背,墨迹饱满,与他习刀时 “快准狠” 的风格不谋而合,更觉剑道虽与刀法路径不同,却在 “求胜” 本质上殊途同归,皆是对力量与技巧的极致追求。

“收拾东西,连夜赶路。” 林父将六本武技重新包好,塞进用草编织的防潮袋,动作利落,“天亮后青木城必然全城搜捕,我们得尽快远离。”

林母已熄灭篝火,用枯枝在地上仔细抹去所有痕迹,连火星都用泥土盖灭,确保不会留下任何行踪。

朝阳的微光透过树叶洒下,在三人身上镀上一层金边,前路虽未知,却因彼此的陪伴而充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