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怕死的安路山(2 / 2)

“民心所向,大势已去!”我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情感。

百姓们渴望和平,渴望安稳的生活,而安路山割据一方,一心想着造反,这样只会给他们带来苦难。

这声“愿降朝廷”,是百姓向往安定的心声。

郭元振也激动地握紧了拳头:“太白兄,我们的机会来了!安路山现在已经失去了民心,城内必然混乱,我们可以趁机攻城!”

我摇了摇头,高声朝着城墙上喊道:“平卢的百姓们,我是李白!朝廷的军队入城后,必不犯秋毫,立刻发放救济粮!”

我的声音顺着风传到城墙上,百姓们的欢呼声更加响亮了。

就在这时,城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了,安路山穿着一身素服,带着几名亲信,走了出来,脸上满是绝望。

“李大人,郭将军,我……我愿降,还望二位大人看在我主动投降的份上,饶我一命。”

安路山的声音沙哑,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嚣张。

郭元振上前一步,一把夺过他手中的兵符和户籍,冷笑道:“你在杀史思明的时候就想好自己的后路了吧!”

我翻身下马,走到安路山面前,盯着他的眼睛:“安路山,你拥兵自重多年,割据一方,残害百姓,罪无可赦。”

“但念在你主动开城投降,免去了百姓的战火之苦,我会向朝廷奏明,从轻发落。”

安路山听到这话赶忙道谢。

我转身对身后的将士们说道:“传我将令,全军入城!严守军纪,不得惊扰百姓,立刻接管幽州的兵权和防务!”

唐军将士们齐声应和,声音震耳欲聋。

入城后,街道上的百姓们夹道欢迎。

我和郭元振来到幽州的节度使府,这里曾经是安路山发号施令的地方,如今却成了唐军的临时指挥中心。

李晟收到信后从平卢赶来,他带来了大批的粮草和物资。

“太白兄,幽州的兵权已经接管完毕,安路山的旧部都已缴械投降。”

李晟汇报道,脸上带着疲惫却兴奋的笑容。

我点了点头,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公文放在案几上:“从今日起,废除藩镇自主征兵之权,幽州的兵权由朝廷直接掌控,派将统领。”

郭元振拿起公文看了看,不解地问道:“太白兄,这样会不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

我摇了摇头,“藩镇自主征兵,是导致割据混战的根源。只有将兵权收归朝廷,才能彻底杜绝叛乱,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

李晟也表示赞同:“大人说得对。朝廷派将统领,既能保证军队的忠诚,又能避免地方势力过大。只是,派来的将领,一定要选忠诚可靠之人。”

我笑了笑,“放心,我已经向朝廷举荐了几位品行端正、战功卓着的将领,不日就会抵达幽州。”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进来汇报:“大人,幽州的百姓们都聚集在府衙外,说是要见您。”

我和郭元振、李晟对视一眼,连忙走出府衙。

府衙外的广场上,挤满了百姓,他们手里捧着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为民除害,再造太平”八个大字。

“李大人!您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上前来,握着我的手,激动得泪流满面。

我连忙扶起他,说道:“老人家,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守护百姓,是朝廷的职责,也是我们每个将士的心愿。”

我高声道:“不必感谢我,要感谢就感谢朝廷,感谢那些为了平叛而牺牲的将士们。”

广场上的百姓们都安静了下来,他们望着我,眼神里充满了感激和敬意。

我清了清嗓子,高声说道:“幽州的百姓们,从今日起,藩镇割据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朝廷会派来好官,会减免你们的赋税,会让你们过上安稳的日子!”

话音刚落,广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百姓们互相拥抱,有的甚至放声大哭,那是压抑已久的苦难得到释放的泪水,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期盼的泪水。

我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成就感,所有的辛苦和牺牲,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满满的温暖。

郭元振走到我身边,感慨道:“太白兄,我们终于实现用最小的代价拿下幽州、平卢的计划,百姓们少遭战乱就能快速的恢复正常生活。”

我点了点头,望着远处的天空,夕阳正缓缓落下,将天空染成一片绚烂的晚霞。“这只是开始,其他未反的藩镇也要改革,只有改变才能让百姓有保障。”

夜色渐浓,幽州城的灯火次第亮起,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夜空。

我站在节度使府的屋顶上,望着这座重获新生的城市,心中充满了希望。

藩镇的特权被废除,兵权收归朝廷,这是走向太平的重要一步。

回到屋内,我拿起笔,写下了一封奏折,详细汇报了幽州平定的经过,以及废除藩镇自主征兵权的举措。

写完奏折,我将它交给亲兵,让他快马送往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