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倦鸟归巢(1 / 2)

第一章 倦鸟归巢

晚上九点,上海陆家嘴的金融大厦依旧灯火通明。林凡盯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K线图,太阳穴突突直跳,耳机里还回荡着客户张总的咆哮:“林凡!你推荐的那支破股又跌了五个点!明天再回不来本,我就投诉到证监会去!”

他捏了捏发酸的眉心,指尖在键盘上悬停片刻,终究还是敲下了道歉的话。桌角的外卖盒已经凉透,宫保鸡丁的油星凝固在塑料盒边缘,像极了他此刻的生活——油腻、黏稠,透不过气。

手机在桌面震动,屏幕亮起“妈”的备注。林凡深吸一口气,摘下耳机走到消防通道,按下接听键的瞬间,声音不自觉地放软:“妈,还没睡呢?”

“刚把你爸的秋裤缝好。”李淑芬的声音带着缝纫机的轻微嗡鸣,“今天小雨打电话说,她们宿舍的空调坏了,我让她穿你去年寄回去的羽绒服,你猜她怎么说?”

林凡靠在冰冷的墙壁上笑了:“说太丑了?”

“可不是嘛!”母亲的笑声混着布料摩擦的沙沙声,“这丫头,爱美心思比功课重。对了小凡,你爸今天钓了条三斤重的鲤鱼,说等你回来熬汤喝。”

“快了妈,这周末我就回去。”林凡望着窗外流光溢彩的夜景,玻璃映出自己眼下的青黑——这是连续半个月每天睡不到五小时的证明。

挂了电话,他转身撞见部门总监赵凯搂着新来的实习生从电梯出来。赵凯瞥见他,嘴角勾起嘲讽的笑:“小林啊,张总的单子要是黄了,这个月绩效你就别想了。”

林凡攥紧了手机,指甲深深嵌进掌心。他想起三个月前,自己熬夜做的并购案被赵凯署上名字拿去邀功;想起上个月发工资时,扣除房租和生活费,银行卡里只剩三位数;想起父亲生日那天,他连条像样的皮带都买不起,只能寄回去一箱打折的牛奶。

“赵总监,”林凡的声音异常平静,“这班我不上了。”

赵凯愣住了,随即嗤笑:“怎么,想通了?就你这二本学历,离开这儿能找到更好的?”

林凡没再理他,转身走进办公室收拾东西。桌上的相框里,一家四口挤在古藤市老单位宿舍楼的阳台上,父亲林建国举着鱼竿笑得憨厚,母亲搂着妹妹林小雨,背景是爬满牵牛花的晾衣绳。那是他二十岁生日拍的,也是他在这座钢铁森林里撑下去的全部底气。

收拾好一个半旧的双肩包,林凡最后看了眼这个奋斗了两年的地方——格子间里的灯光惨白,每个人都像上了发条的机器,眼睛盯着屏幕,手指飞快敲击,没人抬头看他一眼。辞职了特别顺利,在这个从不缺少牛马的城市里,没有人会挽留一个不能产生业绩的人!

走出大厦时,晚风吹得他打了个寒颤。他摸出手机订了最早一班回老家的高铁,然后给妹妹发了条微信:【哥周末回去,想要什么礼物?】

秒回的是个龇牙的表情包:【要最新款的游戏机!还有,哥你真的辞职啦?太好了!我们古藤市新开了家奶茶店,超好喝!】

林凡笑着摇头,指尖在屏幕上敲:【游戏机没有,奶茶管够。】

周六上午,高铁驶进古藤市站。林凡拖着行李箱走出出站口,一股混着桂花香的冷空气扑面而来。站前广场的石墩上,几个老头老太围着石桌打扑克,卖茶叶蛋的阿姨嗓门洪亮:“热乎茶叶蛋,一块五俩!”

“小凡?”

林凡抬头,看见父亲林建国站在不远处,穿着洗得发白的军绿色外套,手里拎着个布袋。他快步走过去,接过父亲手里的袋子——里面是刚买的豆浆油条,还带着余温。

“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我好开车来接你。”林建国接过行李箱,手腕上的老上海手表“咔哒”响了一声,“你妈凌晨五点就起来熬粥了。”

“爸,你那破车还是算了吧。”林凡笑着帮父亲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上次你说刹车有点松,修了没?”

“早修好了。”父亲嘿嘿笑了两声,“花了八十块,老张的手艺,靠谱。”

爷俩并肩往家走,路过护城河时,林凡看见几个小孩在岸边放风筝。线轴转得飞快,蜈蚣风筝在蓝天下摇头摆尾,恍惚间,他好像看到了二十年前的自己——也是这样攥着线轴,父亲在旁边喊“放线!再放点儿!”

“爸,咱这楼还没拆啊?”林凡望着熟悉的红砖楼,墙面上“计划生育好”的标语已经褪色,墙根的青苔倒是长得旺盛。

“快了。”林建国掏出钥匙开门,“上周居委会来登记了,说最快明年开春就拆。你妈早就看中了开发区的新楼盘,说那边有电梯,不用爬楼。”

门刚推开,一股粥香就涌了出来。李淑芬系着碎花围裙从厨房探出头,看见林凡,手里的锅铲“哐当”掉在灶台上:“小凡!怎么瘦成这样了?”

“妈,我这是结实。”林凡放下行李,被母亲拉着转了个圈,“你看,胳膊上都是肌肉。”

“就你嘴贫。”李淑芬抹了把眼角,把一碗小米粥塞到他手里,“快趁热喝,放了红枣和桂圆,补补气血。”

正喝着粥,卧室门“砰”地被推开,林小雨顶着乱糟糟的头发冲出来,嘴里还叼着半片面包:“哥!你可算回来了!”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林凡揉了揉妹妹的头发,注意到她校服袖口磨出了毛边,“不是说空调坏了?怎么还穿这么薄?”

“这不是想早点见到你嘛。”林小雨抢过林凡手里的油条,含糊不清地说,“对了哥,我们图书馆新来的管理员姐姐可漂亮了,叫苏晚晴,下次我介绍你们认识啊?”

“吃你的饭。”李淑芬拍了下女儿的手背,转向林凡时眼神温柔,“小雨说的是市图书馆,就在文化宫旁边,你小时候常去的那个。”

林凡点点头,舀了勺粥慢慢喝着。粥熬得软糯,红枣的甜味恰到好处,比上海写字楼里三十块一碗的网红粥好喝多了。

下午,林凡去给电动车充电时,碰见了住在对门的王婶。她正坐在小马扎上择菜,看见林凡,立刻直起身子:“小凡回来啦?听说在上海当大经理了?”

“婶,哪是什么经理,就是个打工的。”林凡笑着帮王婶把菜篮子挪到阴凉处,“我叔的腰好点没?”

“好多了,多亏你上次寄回来的膏药。”王婶往林凡手里塞了把青菜,“自家种的,没打农药,回去让你妈给你炒着吃。”

正说着,楼道里传来“哐当哐当”的声响。阿强背着个工具箱从楼上下来,看见林凡,眼睛立刻瞪得溜圆:“凡子?你啥时候回来的?”

张强是林凡的发小,初中没毕业就去学汽修,现在开了家修车铺,性格还是那么风风火火。他一把搂住林凡的肩膀,嗓门大得整栋楼都能听见:“晚上必须喝一杯!我把胖子也叫上,咱哥仨好好聊聊!”

“行,我请。”林凡笑着应下来,“就去老地方,李记烧烤。”

傍晚的李记烧烤摊热闹非凡。林凡刚坐下,胖子就背着个电脑包气喘吁吁地跑过来。王鹏,林凡的大学同学,计算机系的学霸,毕业后没去大厂,反而回了古藤市,靠接些网络维护的活计过活。

“凡子,你可算想通了。”胖子推了推厚厚的眼镜,屏幕反光在镜片上晃出一片光斑,“上海那地方,不是咱普通人待的。我给你看组数据,古藤市的平均通勤时间是12分钟,上海是47分钟,幸福感差了三倍都不止。”

“少来这套,你就是宅得不想挪窝。”林凡笑着给胖子开了瓶啤酒,“最近接啥活了?”

“给税务局装了套监控系统,赚了两万。”胖子灌了口啤酒,打了个嗝,“对了,我上周在网上看到个新闻,说有人靠炒股一年赚了两套房,你学金融的,懂这个不?”

提到炒股,林凡心里动了一下。大学时他辅修过投资学,还拿过模拟炒股大赛的二等奖。只是毕业后在金融公司待久了,见多了散户被割韭菜的惨状,早就没了当初的热情。

“别瞎琢磨。”阿强把烤腰子推到林凡面前,“我表舅前年炒股,把准备给我表弟结婚的钱都赔进去了,现在还在工地上搬砖呢。”

三人边吃边聊,从小学时偷摘邻居家的葡萄,说到高中时翻墙去网吧,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走在回家的路上,阿强拍着林凡的肩膀说:“凡子,回来就别走了。你要是想找工作,我认识开发区管委会的人,他们最近在招金融顾问。”

“再说吧。”林凡望着满天繁星,古藤市的夜空不像上海那样被霓虹灯染成橘色,星星亮得像是能掉下来,“我想先歇阵子。”

到家时,客厅的灯还亮着。林建国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看见林凡回来,放下报纸说:“小雨说你去吃烧烤了?我给你留了碗汤,在厨房温着呢。”

“爸,你怎么还没睡?”林凡去厨房舀了碗鲫鱼汤,奶白色的汤面上飘着葱花。

“等你呢。”父亲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小凡,在外面受委屈了吧?”

林凡端着汤碗的手顿了顿,没回头:“没有,就是想家了。”

“回来就好。”林建国走过来,递给他一个布包,“这是你妈攒的钱,一共五万,你拿着。想找工作就找,不想找就歇着,爸还能养你几年。”

林凡捏着布包,布料粗糙的质感蹭得手心发烫。他转过身,看见父亲鬓角的白发在灯光下格外显眼,鼻子突然一酸:“爸,我不是来要钱的。”

“我知道。”林建国拍了拍他的胳膊,“爸没文化,不懂你们年轻人的想法。但记住,不管啥时候,家都是你最后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