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都市变化灵 > 第160章 星链,战争前夜

第160章 星链,战争前夜(1 / 2)

时间,在一种全球性的、混合着焦虑、贪婪与绝望的诡异气氛中,被强行拖拽着前行。

几个月的光阴,对于个体生命而言或许漫长,但在文明剧变的洪流面前,却短暂得如同指尖流沙。

而这短短数月间,由莱茵资本主权国所掀起的波澜,已然从经济与地缘政治的层面,蔓延至了人类认知的边界,甚至……超越了边界。

起初,旧世界各国的航天机构与情报部门,只是以高度的警惕和不解,注视着莱茵国那异常频繁的卫星发射活动。

一颗又一颗卫星被强大的火箭推入近地轨道,如同辛勤的工蜂,在漆黑的宇宙幕布上,精准地占据着一个又一个节点。

莱茵国官方的发射理由冠冕堂皇——“全球数字基建革新”、“气候与环境精准监测网络”、“下一代通讯保障”。

然而,当发射总数突破一百、两百、三百……并且持续以稳定的节奏递增时,再迟钝的观察者也嗅到了非同寻常的气息。

这不再是商业行为,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规模空前的太空部署!

真正的震惊,来自于一次偶然的、却动用了多国最尖端力量的联合观测。

欧洲空间局、华夏国家航天局以及俄罗斯残余航天力量,利用最新部署的、分辨率极高的太空望远镜阵列,在一次莱茵国卫星进行轨道调整的窗口期,成功捕捉到了其中一颗卫星的清晰影像。

图像经过处理放大,呈现在各国最高决策层面前的画面,让所有见多识广的将军、科学家和政客们,感到了刺骨的寒意。

那绝非人类熟悉的、由金属、太阳能板和电子元件构成的常规卫星。

它的主体结构呈现出一种不规则的、仿佛自然生长般的流线型,表面覆盖着一层致密的、闪烁着暗淡金属光泽却带有生物质感的灰色“皮肤”。

这层皮肤并非光滑,而是布满了细微的、类似血管或神经束的脉络纹路,甚至在特定角度下,能观察到极其微弱的、如同呼吸般的脉动光晕。

卫星的某些部位,还延伸出类似触须或鞭毛的柔性结构,它们在真空中缓慢地摆动,似乎在进行着某种感知或能量收集。

这不是机器。

这更像是一种……活着的、被精心设计出来的太空生物,或者说,半生物半机械的诡异造物。

“生物卫星”?“活体星链”?

结论令人毛骨悚然。

莱茵国际掌握的生物技术,竟然已经发展到了能够制造、发射并维持可在极端太空环境中存活的生物构造体的程度!

这背后的科技代差,已经超出了旧世界所能理解的范畴。

这些“生物卫星”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通讯和观测?

还是……更可怕的、人类无法想象的功能?

消息在最高层面被严格封锁,但恐慌的涟漪依旧不可抑制地扩散开来。各国的天文台内部,亲眼目睹这些诡异星体在望远镜中划过的天文学家们,感到的是对未知的深深恐惧。

军方和情报机构则陷入了巨大的焦虑,现有的太空防御体系,对于这种前所未见的“生物节点”,几乎没有任何应对预案。

莱茵国对于外界的震惊与质疑,保持了绝对的沉默,仿佛那些在头顶轨道上悄然运行的数百个生物节点,不过是寻常的风景。

这种沉默,比任何嚣张的宣告都更具压迫感。

当第六百颗,也是最后一颗生物卫星顺利入轨,标志着“莱茵星链”第一阶段部署完成的信号传来时,旧世界仿佛听到了丧钟敲响的前奏。

六百个诡异的“活体眼睛”或“活体节点”,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轨道上,编织成一张笼罩全球的、充满未知威胁的天网。

与此同时,社会层面的撕裂以更直观、更残酷的方式呈现。

那些通过财富或权力率先获得了pRo血清、跻身“新人类”权贵阶层的个体及其家族,在享受超凡力量带来的特权与优越感的同时,心态发生了急剧的转变。

一种“亲莱”思潮开始在上流社会隐秘而迅速地蔓延。

“莱茵代表未来!”

“适者生存,这是进化必然!”

“与其抵抗,不如融入新秩序……”

“只有跟随莱茵,才能在新世界中占据一席之地。”

这样的论调,在高级俱乐部、私人沙龙、乃至某些半公开的论坛中悄然流传。

这些新贵们开始疏远旧有的国家认同,将莱茵资本主权国视为更高级文明的引领者,甚至暗中与这“新罗马帝国”建立各种联系,为自己和家族铺设后路。

而广大被隔绝在pRo血清之外的普通民众,则在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随处可见的异能者霸凌、以及执法不公的现实中,积累着如同火山岩浆般的怨愤与恐惧。

城市中,针对异能者或疑似“亲莱”权贵的零星暴力事件开始增多,社会秩序的基础正在加速崩坏。

上海,浦东别墅。

张夜站在书房的全息投影前,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由情报部门汇总的全球动态简报。

莱茵生物星链的影像、各国内部的紧张报告、社会冲突的新闻片段……一切信息都指向同一个结论:临界点即将到来。

他刚结束与武市赵蕾的加密通话,叮嘱她密切关注当地动向,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赵蕾的声音虽然依旧冷静,但张夜能听出那强自镇定下的深深不安。

连远在武市的她,都能清晰地感受到那股山雨欲来的窒息感。

就在这时,书桌上那部用于接收最高优先级、单线联络的加密通讯器,发出了一阵极其轻微、却如同惊雷般刺耳的震动蜂鸣。

屏幕亮起,一个预设的、代表极度危险的红色代号闪烁起来——代号:“夜莺”。来自天火组织内部,被编码者线虫控制的卧底,赛琳娜。

张夜的心脏猛地一缩,几乎停止了跳动。

他深吸一口气,指尖有些发凉地点开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