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女人书(1 / 2)

周三下午,沈清越准时出现在了容砚所说的那个小范围技术研讨会现场。

地点在京郊一处不对外开放的园林式建筑内,环境清幽,安保严密。

与会者果然如她所料,大多是些面容严肃、气质沉稳的中年人或学者,偶尔几个年轻的,也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持重。

容砚作为主办方的核心人物之一,坐在前排。

他今天依旧是一身熨帖的中山装,只是颜色换成了更显沉稳的藏青。沈清越进场时,他的目光淡淡扫过来,在她身上停留了一瞬,微微颔首。

研讨会的内容确实涉及前沿科技的伦理与边界,沈清越安静地听着。

轮到自由发言环节,一位老专家正在忧心忡忡地谈论某项生物基因技术的潜在滥用风险,会场气氛有些凝重。

容砚的目光忽然投向沈清越所在的方向,声音平稳地开口:“沈总作为新兴科技企业的代表,对于这类技术发展与伦理管控的平衡,有什么看法?”

这显然是一次有针对性的提问。在场不少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沈清越身上,带着审视与好奇。

沈清越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脸上露出一抹得体的微笑,不卑不亢。

“各位老师、前辈的担忧很有道理。”她先给予了肯定,“但我觉得,与其将目光过度聚焦在‘技术本身可能带来的风险’上,或许我们更应该关注‘掌控技术的人,以及其所处的规则环境’。”

她顿了顿,环视众人,眼神清亮:“一项技术,放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制度、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其产生的影响可能是天壤之别。强大的技术本身并无善恶,关键在于驾驭它的‘手’,和约束它的‘缰绳’是否足够有力且明智。”

讨论继续。中间休息时,众人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交谈。容砚很自然地走到了沈清越身边。

“沈总的见解,总是能切中要害。”

“容先生过奖了,只是些粗浅的想法。”沈清越谦虚了一句,心里却绷着一根弦。

两人站在窗边,看着窗外庭院里的假山流水。容砚状似无意地提起:“最近欧洲那边,很热闹。”

“是啊,‘万物枢纽’,横空出世,让人惊讶。”她顺着他的话说道,语气带着适当的感慨。

“沈总怎么看这家公司?”容砚转过头,目光平静地落在她脸上,仿佛真的只是在征求她的商业意见。

沈清越迎着他的目光,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欣赏与警惕的表情。

“说实话,容先生,”她微微蹙眉,像是在认真思考,“我觉得‘万物枢纽’的出现,时机有点……太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