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腊月,天儿嘎嘎冷,呵气成霜。府城铺子里,刘嫂一早生起炉子,整个屋子暖烘烘的。
小翠搓着手进门:“哎妈呀,冻死俺了!刘嫂,今儿个得多烤些饼子,天冷卖得快。”
刘嫂往灶膛里添柴火:“可不是嘛!俺这就和面。张妈咋还没来?”
正说着,张妈裹着厚棉袄进来:“对不住对不住,路上碰见老王婆,非拉着俺唠嗑。”
李二狗从后院抱柴火进来:“今儿个得把年货备出来。刘嫂,一会儿咱去集市买些年货材料。”
前头铺子刚开门,老主顾们就陆续来了。
绸缎庄老板娘第一个进门:“快给俺称二斤蜜三刀,俺家小子就爱吃这个!”
小翠一边打包一边笑:“小公子最近咋样?好些日子没见着了。”
“快别提了!淘气着呢!”
接着进来的是茶馆掌柜:“李掌柜,年下的点心可得给俺留足喽!今年生意好,要多订三成!”
李二狗忙应着:“放心放心,早给您备着呢!”
正忙活着,赵四从县里来了,带着一身寒气:“好家伙!府城比县里还冷!”
小翠赶紧递过热水:“四哥快暖暖手!”
赵四咕咚咕咚喝完水,喘着气说:“县里忙翻天了!周婶让问,府城年货要备些啥?”
李二狗拿出单子:“正要跟你说呢。今年多要二百斤黍米,一百斤红枣,还有...”
话没说完,铺子里进来个生面孔的婆子,东瞅西看:“听说你家点心实在?给俺称半斤尝尝。”
小翠麻利地装点心,那婆子却问个不停:“这点心咋做的?用料讲究不?一天能卖多少?”
赵四觉得不对劲,插嘴道:“大娘打听这么细干啥?”
婆子支吾着:“俺...俺就想买点好吃的...”
人走后,赵四皱眉:“这婆子不像买点心的,倒像来探虚实的。”
李二狗点头:“年关底下,得多留个心眼。”
果然,没过两天,斜对过就新开了家点心铺,价钱压得极低。赵四去打探,回来说:“又是刘记搞的鬼!雇了俩外地人当幌子!”
新铺子一开,真抢走不少客人。有些老主顾来说:“李掌柜,不是俺不想来,可他家价钱实在便宜...”
小翠气得直跺脚:“忒欺负人了!咱告官去!”
刘嫂叹气:“告啥官啊,人家明码标价,咱能说啥?”
李二狗却道:“不急。咱做好自己的就行。”
他让刘嫂试着做了几样新年点心:包着铜钱的发财糕,做成元宝状的招财饼,还有用胡萝卜汁染色的红运馒头。
新点心一摆出来,立刻吸引了不少人。虽然价钱贵些,但图个吉利,买的人不少。
这天,绸缎庄老板娘来说:“对面那家点心吃着不对味,馅料少得可怜!还是你家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