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个大好消息!周寡妇连忙问:“啥时候见?”
“后天头午!”赵四道,“俺跟人家说好了,带几样咱的招牌点心去!”
孙铁柱沉吟道:“那得挑最好的带去。”
李二狗点头:“周婶,这事您多费心,挑品相最好的装盒。”
下午王木匠来修柜台,一边修一边唠:“二狗啊,你这铺面收拾得不错!就是缺个像样的钱匣子。俺认识个老手艺人,做的匣子带暗格,保准安全!”
李二狗笑道:“那敢情好!改天您引见引见。”
修完铰链,王木匠又帮着挂了匾额。红布罩着的匾额一挂上,顿时有了铺子的气象。
傍晚时分,众人都累得够呛,但看着初具规模的铺面,心里都美滋滋的。
小丫举着新写的价目表给大家看:“俺重新写了一遍!周婶您看这字是不是端正多了?”
周寡妇眯着眼看:“好!真好!比上次强多了!”
赵四凑过来念:“山药糕三文,喜饼三文,野菜包两文...咦?咋没写果酱饼?”
小丫哎呀一声:“忘啦!俺这就添上!”
李二狗看着这一幕,心里暖暖的。虽然琐事繁多,但大家有商有量,互相帮衬,再累也值得。
这时郑老爹拄着拐棍来了,后头跟着个小伙计,抱着床旧被褥。
“二狗啊,”郑老爹说,“俺寻思你们这几天得守夜看铺子,这旧被褥你们凑合用。”
李二狗感动得不知说啥好:“郑老爹,这...这太谢谢您了!”
郑老爹摆摆手:“街里街坊的,说这外道话!好好干,给咱南街争口气!”
送走郑老爹,周寡妇抹抹眼角:“都是好人啊...”
夜里,李二狗和赵四留在铺子里守夜。两人躺在临时搭的板床上,听着外面的更声。
赵四翻来覆去睡不着:“二狗兄弟,你说咱能成不?县里买卖不好做哩...”
李二狗望着窗外月色,轻声说:“成不成都得试试。有这么多人帮衬着,咱更得争气。”
远处传来几声狗吠,更显得夜静人深。两个年轻人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忐忑,渐渐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