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汴京早餐合伙人 > 第233章 蜜里藏针与御前献策

第233章 蜜里藏针与御前献策(1 / 2)

朝廷的任命如同惊雷,炸响了“知味居”的宁静。西域使团副使之职,看似荣宠,实则是将赵琰与林小满刚刚安稳的生活,再次推向了风口浪尖。墨岩的预警、香塔遗民的密信、以及高党在西北的异动,都让这道圣旨显得危机四伏。是有人借刀杀人,还是朝廷确实无人可用,只得倚重熟悉西域的赵琰?无论如何,这趟西域之行,已是非同小可。

夜深人静,知味居书房内,灯火通明。赵琰与林小满对坐,案上摊开着西域地图、墨岩的密报、以及那封香塔遗民的求救信。

“此行凶险,远超上次海外。”赵琰指尖重重地点在车师国的位置上,“高党与幽冥火勾结,目标直指圣火遗迹和香塔核心。朝廷此时派使团,恰似将水搅得更浑。我们若去,便是深入虎穴;若不去,便是抗旨不遵,亦会坐视奸人阴谋得逞。”

林小满握住他因紧绷而关节发白的手,目光沉静如水:“我们必须去。于公,护边安民,阻止奸邪,是臣子本分;于私,胡爷爷的遗志、香塔的安危、还有那些信赖我们的遗民,都不能置之不理。只是,此次不能再像海外之行那般,以文化交流为主。需有万全之策。”

二人仔细研判形势。使团的正使,是位年高德劭、却有些迂阔的礼部老侍郎,名为周全,善于礼仪辞令,却不通实务,更不谙西域险恶。使团的安全,主要依赖一队兵部调拨的禁军,其忠诚与战力虽可,但能否应对幽冥火的诡计与高党的暗箭,犹未可知。显然,朝廷并未完全意识到此行背后的暗流。

“不能完全指望使团。”赵琰决断,“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准备。秦义、石坚需挑选绝对可靠的‘守火人’旧部,混入使团队伍或扮作商旅暗中随行。巽风留守学院,与周平一同主持大局,保护根基。阿卯……”他看向林小满。

“阿卯必须跟着我们。”林小满语气坚定,“他的嗅觉天赋,在西域辨识毒物、追踪线索、乃至寻找特定香料源头至关重要。况且,让他经历风雨,方能真正成长。我会护他周全。”

赵琰点头同意:“好。此外,我们需借进京述职之机,向陛下和太后陈明利害,争取更多的自主权和支持,至少要让他们知晓,此行绝非简单的邦交斡旋。”

计议已定,次日便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学院事务交由巽风、周平等人代理。林小满精心准备了一批便于携带、功效卓着的解毒丸、金疮药、防疫药囊,以及一些浓缩的高能量药膳干粮。她还特意将胡老头笔记中关于西域地理、物产、尤其是与“圣火”“香料”相关的记载,以及香塔遗民信中关于“心焰室”的警示,精心摘录整理,以备不时之需。阿卯则埋头辨识整理各类西域常见及稀有香料的样本,强化记忆。

临行前,林小满独坐药圃,望着那棵与赵琰亲手种下的“同心松”,心中百感交集。新婚燕尔,却要再涉险地,心中自有不舍与担忧。赵琰悄然来到她身后,将她轻轻揽入怀中:“放心,此次我们并肩而战,不再是孤身漂泊。为了这个家,为了学院,我们定会平安归来。”

林小满依偎着他,轻声道:“嗯。无论刀山火海,我们一起。”

数日后,赵琰、林小满携阿卯及少数随从,启程赴京。抵达京城后,并未急于前往礼部报到,而是通过可靠渠道,请求秘密觐见太后与皇帝。

养心殿偏殿,气氛凝重。太后与皇帝并坐,屏退左右。赵琰与林小满行大礼后,并未过多寒暄,直接切入正题。赵琰将墨岩的密报、江南药行的异常采购、商路的可疑船只、以及香塔遗民的求救信(隐去具体来源,只说是海外故交传讯)等线索,条分缕析,坦诚奏报,明确指出高党可能与幽冥火残余勾结,意图在西域制造事端,其目标恐非仅仅扰乱边陲,更可能涉及前朝隐秘与足以影响国运的异物。

林小满则从“食”与“药”的角度补充:“陛下,太后,西域乃至海外的许多奇异物产,若用之得法,可强身健体,惠泽百姓;但若被奸人以邪法操控,亦可成为害人利器,甚至动摇民心。车师国乃至更西之地的某些传说遗迹,恐非空穴来风。臣妾夫妇深受国恩,蒙赐‘食圣’虚名,愿以此微末之技,为陛下、太后洞察奸邪,防患于未然。”

太后凤目微眯,静听良久,缓缓开口:“你二人所言,与哀家近日所闻些许风声,颇可印证。高世玄近来是有些不安分……西域之事,确需谨慎。陛下以为如何?”

年轻皇帝神色严肃,沉吟道:“赵爱卿、林夫人所虑极是。然则,出使之事,关乎国体,明面上仍需以睦邻敦谊为主。朕授你临机专断之权,使团一应事务,可由周侍郎明面应对,暗地里,许你便宜行事,若遇非常之情,可密折直奏朕知。朕会密令安西都护府,暗中予以配合。” 这等于给了赵琰一把尚方宝剑。

太后亦补充道:“哀家再予你一道手谕,若遇紧急,可凭此向沿途皇商、乃至西域亲善部落求助。林夫人,‘食圣’之名,便是你最好的护身符,也是沟通西域各族的一剂良药。望你夫妇二人,善用其利,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