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的张诚回信,他已说服那位致仕老翰林,将以“养慎斋”名义参与“药膳养生”品鉴,并附上了一道他新创的“八珍茯苓糕”的配方,请先生指点。
扬州的李芸娘托人带来口信,她经营的茶摊已成为街知巷闻的“健康歇脚处”,她将带来新研制的“四季安和茶”系列,并分享如何根据节气变化调配茶饮的理念。
最令人惊喜的是王石头,他从北疆捎来消息,他改良的“行军五谷饼”和“驱寒羊肉汤料包”已在边军中小范围试用,颇受好评。他无法亲至,但将详细制作方法和试用效果记录托人送回,希望能为“饮食服务民生”提供案例。
弟子们的回应不仅带来了欣慰,更送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果。这些都成为了品鉴会宝贵的展示内容。林小满带着阿卯等谷内弟子,开始精心准备展品,他们将重点展示如何通过常见食材的搭配与加工,实现养生保健的效果。
然而,风起于青萍之末。就在品鉴会筹备事宜逐渐传开之际,石坚从望山镇带回一些耐人寻味的消息:
镇上新近出现了几位口味挑剔、谈吐不凡的外地食客,对即将举办的品鉴会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四处打听主办方背景。
有陌生药商在大量收购几味制作特定解毒药剂所需的、并不常见的药材。
悦来客栈的伙计发现,有身份不明的人曾试图窥探他们存放展品食材的后院。
这些蛛丝马迹,让赵琰和林小满警觉起来。品鉴会就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子,果然开始搅动水下暗流。
“该来的,总会来。”赵琰神色平静,“加强戒备,按原计划进行。正好看看,最先被吸引来的是朋友,还是豺狼。”
林小满点头,她抚摸着一株刚刚采收的、散发着清香的药草,对身旁认真记录的阿卯说:“阿卯,你看,这世间之事,亦如烹小鲜。火候不到,则味不显;火候过之,则焦糊。此次品鉴会,便是我们掌握火候的一次重要尝试。你要用心看,用心学。”
阿卯郑重地点点头,眼中既有期待,也有一丝紧张。
举办日的清晨,望山镇比往日更加热闹。“首届望山饮食文化品鉴会”的横幅在悦来客栈前高高挂起。会场内,各地风味小吃香气四溢,药膳汤品氤氲着健康的气息,创新食材吸引着好奇的目光。张诚、李芸娘等人的展位前,很快围满了人。林小满带着阿卯,以普通评审和交流者的身份,穿梭在人群中,解答疑问,分享理念。一切,似乎都在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然而,午后时分,当品鉴会气氛最热烈之时,一名小二匆匆走到幕后,将一张揉皱的纸条塞给赵琰。纸条上只有一行字:
“‘幽冥火’探子已混入会场,疑似携带‘那东西’。东南角,灰衣人。”
赵琰眼神一凛,抬头向东南角望去。只见一个身着灰色布衣、面容普通的男子,正静静站在王石头寄来的北疆食材展品前,看得分外仔细。他的手指,似乎无意识地拂过那盛放“驱寒羊肉汤料包”的布袋,指尖隐约有一点不正常的暗红色痕迹。
那是什么?是幽冥火寻找的“琉璃珠”的感应物?还是某种致命的毒药?
品鉴会的和谐之下,杀机已悄然露出了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