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卯依言细细品尝,竟一一准确道出:“这碗豆子陈了些,磨得也粗……这碗点老了,有微酸……这碗卤水用得重,涩口……”
满堂皆惊!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平日不显山露水的小学徒身上。这等天赋,闻所未闻!
林小满看着阿卯,仿佛看到一块未经雕琢的绝世璞玉。她柔声道:“阿卯,你可知你这般能力,何其珍贵?若善加引导,将来于辨药、调味、乃至稽查食物优劣上,可有莫大用处。”
阿卯懵懂地眨着眼,似乎不太明白自己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
课后,林小满将此事告知赵琰。赵琰亦是惊喜交加:“不想这‘五味居’初开,便得此良才美质!小满,此子可堪造就,或可继承你辨味识药之绝学!需悉心培养,但亦不可拔苗助长。”
“我明白。”林小满点头,“天赋虽佳,心性更为重要。我看阿卯性子纯良,只是胆怯了些,需以鼓励为主,慢慢引导。”
自此,林小满对阿卯多了几分留意,常借品尝食材、辨别药材之名,暗中培养他的味觉与嗅觉,更将胡老头笔记中一些关于气味鉴别、药性相须相使的浅显道理,化作故事讲给他听。阿卯虽言语不多,但学得极其专注,进步神速。其他学子见先生对阿卯青眼有加,初始或有微词,但见阿卯确实天赋异禀且勤奋踏实,也渐渐转为佩服,“豆花神舌”的名声悄悄在学子间传开。
教学相长,其乐融融。然而,在这片看似与世无争的桃源之外,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这日傍晚,秦义从外归来,带来京城的消息。他神色凝重,屏退左右,对赵琰和林小满低声道:“王爷,夫人。京城有变。高世玄一党近来活动频繁,其侄高显自西域无功而返后,并未受重罚,反被调任漕运督察使,看似明升暗降,实则掌控了南北漕运咽喉,权势更甚。此外,探得消息,他们似乎在暗中追查一批前朝皇室流散的古籍,其中……可能涉及一些特殊的膳食秘方和炼丹记载。”
古籍?膳食秘方?炼丹?赵琰与林小满对视一眼,心中同时升起疑虑。高党此举,意欲何为?是单纯敛财,还是另有所图?莫非……也与那“琉璃珠”或前朝秘辛有关?
几乎同时,石坚也从江湖渠道获得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近期江南一带,出现一些形迹可疑的游方僧道和药商,似在打听一些失传的、具有奇特效用的食材或药材的产地,其描述特征,竟与胡老头笔记中记载的几味可能用于配制特殊香料或解毒剂的罕见草药颇为相似!而这些草药的用途,往往与……宫廷秘闻或某些隐秘教派的仪式有关。
教学中的意外发现与外界传来的诡谲消息,交织在一起。阿卯这枚刚刚绽放微光的璞玉,尚需精心呵护;而高党诡异的动向和神秘出现的探药人,却如同渐渐聚拢的阴云。
夜色渐深,“五味居”内灯火渐熄,唯有林小满的书房还亮着。她正根据白日阿卯的表现,重新调整教学计划,希望能因材施教,更好地引导这块璞玉。赵琰推门进来,将一杯热茶放在她手边。
“还在为阿卯和那些消息烦心?”他轻声问。
林小满揉了揉额角:“阿卯是喜,外界消息是忧。高党搜寻药膳食方,江湖出现探药人……我总觉得,这背后似乎有某种联系,却一时抓不住头绪。”
赵琰沉吟道:“无论如何,兵来将挡。眼下最重要的,是稳住‘五味居’,培养人才。唯有自身根基稳固,方能应对一切变故。至于那些魑魅魍魉……秦义和石坚会继续盯着。”
正当两人低声交谈时,窗外忽然传来极轻微的“哒”的一声,似有什么东西撞上了窗棂。赵琰警觉起身,推开窗户,只见窗台上落着一只通体漆黑的信鸽,腿上绑着一枚细小的竹管。这信鸽,并非他们常用的传讯渠道!
赵琰小心解下竹管,取出内中纸条。就着灯光一看,上面只有一行潦草的暗语,墨迹尚新:
“幽冥火,东南现,目标疑为‘五味’。慎之!”
纸条飘落在地。赵琰与林小满脸色骤变。
幽冥火!这个阴魂不散的组织,竟然将触角伸到了江南!而且目标直指他们刚刚安顿下来的“五味居”!
平静的教学生活之下,杀机已悄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