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汴京早餐合伙人 > 第191章 圣旨炊烟与学院初啼

第191章 圣旨炊烟与学院初啼(1 / 2)

大漠的风沙,磨砺了岁月的棱角,也沉淀了浮华的烟火。金沙镇外的孤堡,在三个寒暑的轮回中,悄然蜕变。曾经的断壁残垣被精心修葺,虽依旧质朴,却多了勃勃生机。堡内开辟出的菜畦果蔬繁茂,圈养的鸡羊成群,灶房的炊烟每日准时升起,混合着药草清香的饭菜香味,成了这片荒凉之地最温暖的印记。

赵琰的腿伤早已痊愈,昔日靖王的凌厉锋芒内敛为一种沉稳如山的气质,常布衣麻鞋,与堡内众人一同劳作,或与前来交易的各族商人闲聊,了解四方风物,眉宇间是洗尽铅华后的从容。林小满则真正成了这座堡垒的灵魂,她的厨房不仅是满足口腹之地,更是一处充满奇思妙想的“工坊”。她将中原精致的烹饪技艺与西域粗犷的食材巧妙融合,创制出种种令人拍案叫绝的新式菜点;她深研药理,调配的药膳不仅调理好了赵琰和众多伤员的旧疾,更惠及了镇上来求医问药的贫苦百姓,“厨娘神医”的名声不胫而走。

这三年来,天下局势波谲云诡。赵玦虽登基称帝,但得位不正,根基不稳,各地藩镇阳奉阴违,边关时有摩擦。北漠新汗王阿史那惊雷雄才大略,不断侵扰边境,赵玦政权疲于应付。而关于“靖王未死”的传言,如同野火下的草种,始终在暗地里流传,吸引着那些对现状不满的暗流悄然向金沙镇汇聚。秦义、石坚等人化身行商、镖师,穿梭于各地,暗中联络旧部,积蓄力量,一张无形的情报网络悄然织就。他们谨守赵琰“不争位、只卫道”的原则,静观其变。

这日黄昏,夕阳将金沙镇染成一片瑰丽的赭红色。一队风尘仆仆、却打着皇家仪仗的骑兵,在一名面容肃穆的宦官带领下,打破了小镇往日的宁静,径直来到孤堡之外。镇民们远远围观,窃窃私语,不知这荒漠边缘为何会迎来京城的天使。

堡内众人瞬间戒备。赵琰与林小满对视一眼,眼中皆有惊疑。是赵玦终于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前来剿杀?还是另有变故?

“开门迎旨。”赵琰沉吟片刻,平静下令。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堡门大开,宦官手持明黄圣旨,昂然而入。他目光扫过院内看似寻常、却隐隐透着肃杀之气的护卫,最后落在为首的赵琰和林小满身上,展开圣旨,尖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西域金沙镇有义士赵琰、林氏小满,仁心妙手,医术精湛,尤擅药膳之道,活人无数,泽被边民,功德昭着。朕心甚慰。今北疆不宁,将士疾苦,朕念苍生艰难,特旨:准赵琰、林小满所请,于金沙镇设立‘中华美食药膳研习所’,广授技艺,普惠世人。赐金百两,帛五十匹,以资筹建。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堡内一片死寂,落针可闻。所有人都愣住了。

准他们所请?设立美食药膳研习所?赵琰和林小满瞬间明了!这绝非赵玦的本意!这分明是新帝赵琮亲政后,在太皇太后(即原先的太后)及朝中清流势力的推动下,使出的一记精妙的“阳谋”!

赵琮年幼登基,一直是赵玦和高世玄的傀儡。但三年来,太皇太后暗中布局,朝中忠直之臣奋力周旋,加之赵玦倒行逆施渐失人心,年满十六的赵琮于半年前在太皇太后和一干老臣辅佐下,成功铲除赵玦和高世玄势力,真正亲政!此事秦义早有密报,只是赵琰等人选择置身事外,静观其变。

这道圣旨,用意极深:其一,公开承认并肯定了赵琰和林小满的身份与功劳,等于为“靖王”平反,却巧妙地避开了敏感的皇室身份,只提“义士”;其二,给予合法身份和有限支持,允许他们办学,是将他们“圈定”在文化交流与医药惠民的非政治领域,既示恩宠,又是一种温和的安抚与隔离;其三,试探赵琰的态度,看他是否安于现状,是否会借此机会重新涉足朝堂。

“义士赵琰、民妇林小满,领旨谢恩。”赵琰与林小满叩首接旨,神色平静,无喜无悲。他们瞬间参透了这其中的玄机。

宦官交割了赏赐,并未久留,即刻返京复命。堡门再次关上,院内气氛却不再紧张,反而充满了一种奇异的振奋。

“王爷……这……”巽风看着那明黄的圣旨,心情复杂。

“从此,世上只有义士赵琰,再无靖王。”赵琰淡然一笑,将圣旨递给林小满,“小满,你看,我们一直想做的事情,如今有了一块‘金字招牌’。”

林小满捧着圣旨,指尖微微颤抖。这不是她追求的荣华,却是一个名正言顺实现梦想的契机!一个可以让她毕生所学惠及更多人的平台!她抬头看向赵琰,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和璀璨的光芒:“赵琰,我们可以……可以真正地,把美食和药膳的道理,传下去了!”

“是啊,”赵琰握住她的手,目光扫过院内所有追随者,“这不仅是一所研习所,更可以成为我们联络各方、积蓄力量、传播理念的根基。以此为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促进各族交融,普惠百姓健康,这比争夺那个冰冷的皇位,有意义得多!”

目标明确,群情激昂。筹建“中华美食药膳研习所”的计划立刻提上日程。赵琰亲自规划,将孤堡外围的一片空地划为校区。林小满则废寝忘食地投入到教学大纲和菜谱的编纂中。她要将胡老头笔记的精华、自己多年实践的心得、乃至边关各族的美食智慧,系统整理,形成一套独特的体系。秦义、石坚等人分头行动,或采买建材,或招募可靠人手,或向周边传递办学信息。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开。金沙镇乃至更远地方的百姓、商人、甚至一些部落首领,都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能学到神奇的医术和美味的厨艺,这是何等难得的机遇!前来打听、表示愿意送子弟来学习、甚至希望能入股合作的人络绎不绝。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巨大的动静,也引来了不怀好意的目光。这日,一个身着绸缎、脑满肠肥、带着几名彪悍随从的中年男子,大摇大摆地来到堡外,自称是河西最大商号“隆昌号”的掌柜钱富贵,要求见主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