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汴京早餐合伙人 > 第177章 庆功宴上的魍魉舞

第177章 庆功宴上的魍魉舞(1 / 2)

京城来的八百里加急密报,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汹涌的深潭。信是靖王府心腹巽风以特殊渠道传来,内容触目惊心:太子月前染上怪疾,太医院束手无策,如今已卧床不起,昏迷多日。陛下忧心如焚,罢朝多日。朝中流言四起,皆暗指太子之位恐将不保。高世玄一党活动频繁,其门生故旧连日密会,似有所图。信末,巽风以暗语警示:“府外多有窥探,京中恐生大变,盼王爷速归!”

“明珠蒙尘”竟是真的!太子危在旦夕,国本动摇!高世玄果然趁机发难!赵琰捏着密信的手指因用力而泛白,胸膛剧烈起伏,一股混杂着愤怒、担忧、以及刻骨寒意的情绪几乎要冲破胸膛。他离京不过数月,高世玄竟已猖獗至此!若太子真有不满,下一个目标,必然是他这个太子的胞弟、高世玄的眼中钉!

“王爷!”林小满匆匆赶到书房,手中还捏着那片刻有符号的鳞片,看到赵琰铁青的脸色和桌上那封摊开的密信,心中已猜到大半,声音不由得发颤,“京城……”

赵琰将密信递给她,声音沙哑而冰冷:“高世玄,他这是要釜底抽薪!”

林小满快速扫过信上内容,心直往下沉。太子的病情、朝局的诡谲、高世玄的蠢蠢欲动,无不预示着风暴将至。她立刻将鳞片上的发现告知赵琰:“王爷您看!这鳞片上的符号,还有兽毛上的金属粉末,那‘地狱犬’绝非天灾,定是人为制造的怪物!月亮泉之事,是有人灭口格萨尔,并想将水搅浑!他们或许与京城之变也有关联!”

赵琰接过鳞片,对着灯光仔细查看那微小的符号,眼神锐利如刀:“不错!好一招一石二鸟!既除了可能泄露秘密的格萨尔,又制造了北疆不安的假象,甚至可能想借此拖住我们回京的脚步!” 他猛地一拳砸在桌上,“我们必须立刻回京!一刻也不能耽搁!”

“可是王爷,”周淮安急道,“府内内奸未除,我们的一举一动恐都在对方监视之下。若贸然启程,只怕未出北疆,就会遭遇埋伏!况且,太子病重缘由不明,王爷此时回京,若无万全准备,无异于自投罗网!”

这话如同冷水浇头,让赵琰瞬间冷静下来。周淮安说得对,内奸不除,他们寸步难行。高世玄既然敢对太子下手,必然在京畿布下了天罗地网等他回去。

“内奸……”赵琰眼中寒光凛冽,“必须在他将我们准备回京的消息传递出去之前,把他揪出来!”

林小满心中焦急,忽然灵光一闪:“王爷,我们可否……将计就计?”

“如何将计就计?”

“我们原本就计划举办一场庆功宴,犒劳此次剿匪有功的将士和部落首领,也算是对外宣告此事了结,稳定人心。”林小满语速加快,“如今,我们正好大张旗鼓地操办这场庆功宴,并且,在宴会上,‘不经意’地透露我们因王爷(指赵琰伪装的身份)伤势未愈,加之北疆局势初定,决定暂缓回京,甚至可能接受部落首领邀请,前往草原部落巡视做客的假消息!”

赵琰立刻明白了她的意图:“你是说,用假消息迷惑内奸,引他传递错误情报?同时,在宴会上设局,观察何人行为异常?”

“正是!”林小满点头,“庆功宴人多眼杂,是传递消息的绝佳场合。我们可以精心设计几个只有内奸才会感兴趣的‘诱饵’,比如故意泄露假的行程路线、护卫人数,或者……关于那‘地狱犬’和月亮泉事件的‘内部研判’。谁对这些信息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注,并试图找机会向外传递,谁就有重大嫌疑!”

“引蛇出洞,妙!”周淮安赞道,“末将立刻去安排,在宴会各处安插耳目,严密监控所有可疑人员的一举一动!”

“不,”赵琰摇头,“内奸狡猾,寻常耳目易被察觉。此事,需借他人之眼。” 他目光转向林小满,“小满,这场庆功宴,依旧是你的主场。你需要做的,不只是准备宴席,更要观察入微。你心思缜密,对气味、表情、细微动作敏感,由你在明处观察,比暗哨更不易引人怀疑。周将军的人在暗处策应,一旦你发现异常,立刻发出信号。”

这是一个极其考验心力和眼力的任务。林小满深知责任重大,郑重应下:“民女定当竭尽全力!”

计划既定,三人立刻分头行动。赵琰与周淮安负责布置全局,放出假消息,并安排可靠人手监控府内外通信渠道。林小满则全力投入庆功宴的筹备,这场宴席,既是诱饵,也是舞台。

她设计的菜谱别出心裁,既有犒劳将士的豪迈大菜,如“大漠风沙烤全羊”、“金戈铁马炙牛肉”,也有款待部落首领的精致融合菜,如“塞上江南百花酿”、“古道驼铃羹”。每一道菜都寓意深远,烘托着胜利与和谐的氛围。但暗地里,她却在几道关键菜品和酒水上动了心思。

她特意准备了一种用北地特有的一种名为‘醉仙草’的香料腌制的“秘制鹿脯”。此草香气独特,食后会在口中残留一种极淡的甜涩味,持续数个时辰,且饮酒后会略微加重。她只将这道菜安排在主桌和几位重点怀疑对象的席位上。同时,她准备了一种特殊的“庆功酒”,酒中加入了少量无色无味、但饮用后遇银会微微变色的药材汁液。她计划在宴会高潮时,由赵琰或周淮安提议,用特制的银壶银杯为“有功之士”敬酒。

宴会当晚,镇抚使府前院广场上篝火通明,人声鼎沸。有功将士、三部首领及其随从、府中文武官吏齐聚一堂,气氛热烈。赵琰(以赵公子身份)和周淮安坐于主位,林小满则以筹备功臣的身份,坐于稍次之位,便于观察全场。

宴会伊始,一切如常。美酒佳肴流水般呈上,宾主尽欢。赵琰依照计划,举杯致辞,感谢各方鼎力相助,并故意用轻松的语气提到:“本王……(他刻意顿了下,改口)在下此次北疆之行,虽受惊扰,但能结识诸位豪杰,见识塞外风光,亦不虚此行。且伤势还需将养些时日,正好应了几位首领盛情,待身体稍愈,或可往草原各部盘桓些时日,领略一番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之壮美。”

这番话看似随意,却清晰地传递了“暂不回京”的信号。林小满敏锐地注意到,坐在右侧下首文官席上的录事参军孙淼,在听到此言时,执筷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眼神飞快地扫过主位,又迅速低下,虽然表面仍在与同僚谈笑,但耳根却微微泛红。而另一位嫌疑较大的仓曹参军事王焕,则似乎对面前那碟“秘制鹿脯”格外青睐,连续夹了几次。

酒过三巡,气氛愈加热烈。周淮安按照计划,起身举起那个特制的银酒壶,朗声道:“今日庆功,本将军特备薄酒,敬所有为此战出力的弟兄!来,满饮此杯!” 他亲自走下主位,先从赵琰和林小满开始,然后走向几位重点怀疑对象和部落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