吩咐完毕,众人知她心意已决,只得领命而去,各自紧张准备。
接下来的三日,林小满忙得脚不沾地。她不仅要准备北行所需的各类物资、样品、文书,更要恶补北疆风土人情、北漠部落习俗,甚至简单的大漠生存知识。她将皇帝所赐的“安”字玉佩和那枚愈发显得神秘的琉璃珠贴身藏好,又将胡老头笔记中可能涉及西域、北地草药、毒物、乃至一些奇闻异志的残页反复研读,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丝线索。
期间,皇帝赏赐下副使官服、印信,以及一队五十人的精锐御林军作为明面护卫。使团阵容看似不小,但在这暗流汹涌的北疆,这点力量无异于杯水车薪。
出发前夜,林小满独自在房中,对灯枯坐。桌上摊开着北疆地图,她的手指划过那条通往朔方、再深入大漠的路线,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和对赵琰蚀骨的思念。她取出赵琰留下的那半块玉佩,紧紧握在手中,冰凉的触感让她稍感安心。
“赵琰,等我……你一定要等我……”她低声呢喃,泪水无声滑落。
翌日清晨,汴京城外,旌旗招展。“军粮察验使团”正式启程。镇北侯李擎天一身戎装,端坐于高头大马之上,不怒自威。林小满身着副使官服,乘车紧随其后。队伍在御林军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向北而行。
送行的官员百姓议论纷纷,大多称赞陛下体恤边军,林副使巾帼不让须眉。唯有少数知情人,如靖王府众人,眼中充满了担忧。
队伍行出数十里,途径一处驿站休整时,一名驿丞趁人不备,悄悄塞给林小满一张字条。林小满寻隙展开,上面只有潦草数字:
“朔方有变,韩欲借‘猎’行事,慎之!”
朔方有变?韩德海要借“猎”行事?“猎”指的是什么?是围猎?还是指……对他们这支使团的伏击?这字条是谁传来的?是敌是友?
林小满心中警铃大作,立刻将字条内容密报李擎天。李擎天看后,面色不变,只冷冷道:“跳梁小丑,何足道哉。按计划行事。” 但林小满注意到,他下令护卫加强警戒,夜间值守增加一倍。
使团继续北行,越往北,景色越发苍凉,气氛也越发紧张。沿途关卡盘查愈发严厉,各地驻军态度暧昧不明。林小满依计行事,每至一处军营,便认真“察验”军粮储备、制作情况,记录数据,分发改良样品,与士卒交谈,做足了样子。李擎天则深居简出,大多时间在车内研究地图和密报,偶尔与当地将领密谈。
十日后,使团抵达北疆重镇幽州,此地已是韩德海势力范围的边缘。幽州守将接待看似恭敬,但眼神闪烁,安排住宿的驿馆周围,也多了不少形迹可疑的耳目。
是夜,林小满正在房中整理白日记录,窗外忽然传来极轻微的“叩叩”声。她心中一凛,推开窗,一道黑影如狸猫般滑入,竟是多日不见的陈锋!
“姑娘!”陈锋风尘仆仆,压低声音,“朔方城传来密报,韩德海三日后将在黑风坳举行大规模‘秋狩’,邀请了不少北漠部落首领!我们怀疑,这‘秋狩’是假,借机与北漠密谋,甚至……对付使团,才是真!”
黑风坳?那是使团前往朔方的必经之路!
“还有,”陈锋语气更加凝重,“我们的人冒险接近黑水堡废墟,在附近发现了苍狼卫特有的狼头箭镞,以及……一些打斗痕迹,指向西北方向的‘死亡海’边缘!”
死亡海?那是北漠边境一片令人谈之色变的戈壁荒漠,据说有去无回!赵琰的线索,竟然指向了那里?
林小满的心瞬间沉了下去。前有韩德海借“秋狩”设伏的陷阱,后有赵琰可能身陷绝境的消息,此行凶险,远超想象!
就在这时,房门外传来李擎天亲卫沉稳的声音:“林副使,侯爷有请,商议明日行程。”
林小满与陈锋对视一眼,眼中皆是凝重。她深吸一口气,整理好官服,将担忧与恐惧深深埋藏,走向李擎天的房间。她知道,真正的考验,即将开始。而远在死亡海方向的赵琰,此刻是生是死?等待她的,又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