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满不慌不忙,让石猛将食盒捧上。食盒打开,没有炫目的造型,没有逼真的仿荤,只有一盘碧绿如玉、热气腾腾、散发着清新草木香的艾草青团,旁边附着一张小笺,上书:“清明时令,艾草青团。取天地清气,品春之本味。”
这朴素无华的点心,与满桌的“仿荤大菜”形成了鲜明对比。席间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有人失望,有人不解,有人嗤笑。
苏清远眼中讥诮之意更浓,故作惊讶道:“林姑娘,这便是贵店的‘素点’?未免……太过简朴了吧?素菜之艺,岂是这般儿戏?”
林小满站起身,面向众人,声音清朗,不卑不亢:“苏少东家谬矣。素之真味,不在形似荤腥,而在顺应天时,取法自然。清明时节,艾草初萌,取其嫩叶汁液入食,乃古人顺应节气、养生防病的智慧。这青团,馅料或咸或甜,皆取时鲜,意在品味春日的生机与清新。仿荤虽巧,终是刻意;本味虽朴,方得真趣。素菜之境,当以清、淡、真、鲜为上,而非以假乱真,迷失本心。”
她这番话,立意高远,直指“仿荤”技艺的局限,阐述了截然不同的素食美学观,令在场不少有识之士陷入沉思。那位一直沉默的慧明师太,闻言也微微抬眼,看了林小满一眼,目光中闪过一丝讶异。
此时,评委们开始品尝青团。初入口,艾草的清香瞬间征服了味蕾,软糯的外皮与或鲜咸或微甜的馅料完美融合,口感层次丰富,吃完后齿颊留香,毫无油腻负担,与之前那些味道浓重、吃多了易腻的“仿荤菜”形成了强烈对比。
“妙啊!”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翰林率先击节赞叹,“此物清新脱俗,确有春日田野之气!吃多了油腻,以此清口,再合适不过!”
“返璞归真,方是大道!”另一位注重养生的富商也连连点头。
就连之前盛赞仿荤技艺的几位评委,在对比之下,也不得不承认这青团别有一番风味,更符合健康饮食的潮流。
舆论瞬间逆转!林小满凭借对“素”之本质的深刻理解和一款应时对景、滋味绝佳的艾草青团,成功地在“八珍楼”的主场,赢得了口碑和尊重!苏清远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精心策划的“仿荤”盛宴,反倒成了衬托“林记”“本味”理念的背景板!
宴席尾声,林小满趁热打铁,向在场宾客介绍了“林记”即将推出的“节气限定”系列点心概念,并透露清明期间,“艾草青团”将在“林记”限量发售,每只青团还会附上一张写着清明习俗和艾草功效的小卡片。
此举,将商业行为与文化传承巧妙结合,顿时吸引了众多注重风雅和文化品位的宾客的兴趣。宴会结束后,竟有不少人主动向林小满询问“林记”的地址和会员制度。
林小满从容离席,石猛紧随其后。走出“八珍楼”奢华的大门,午后的阳光洒在身上,林小满长长舒了一口气。这一仗,她赢了!赢得漂亮!不仅化解了危机,更极大地提升了“林记”的品牌形象和文化格调。
然而,就在她以为可以暂时松一口气时,一名“八珍楼”的小厮匆匆追出,递上一封信函,低声道:“林姑娘,我家少东家给您的。”
林小满蹙眉接过,拆开一看,信上只有一行字,笔力虬劲,却透着一股阴冷:
“青团之巧,不过一时。釜底抽薪,方见真章。望好自为之。”
苏清远的威胁,赤裸而直接!他承认了暂时的失利,但也宣告了更狠辣的手段还在后头。“釜底抽薪”?他要做什么?
林小满刚刚放松的心,瞬间又提了起来。她抬头望向“八珍楼”那巍峨的牌匾,知道这场战争,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