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当周伟开始组织船队,准备按照沈鲸川的吩咐,再次前往赤道附近的7号渔场进行捕捞时,村民们才渐渐察觉出不同。
这次,沈鲸川没有像往常那样出现在码头上,没有检查船只,没有主持简单的出海仪式,更没有一同登船。
“周老大,这次就咱们这几条船去?鲸川呢?”
一个年轻的船员在“海鲸号”上,一边整理渔网一边好奇地问周伟。
周伟心里也纳闷,但面上不显,按照陈明交代的说法回道:
“鲸川被上面请去办事了,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咱们按他定的计划走就行。”
这话在码头上传开,立刻引起了小小的骚动。
“上面?哪个上面?”
“什么事能比带着咱们出海赚钱还重要?”
“不会是之前跟丑国船队冲突的事,上面找他麻烦吧?”有人担忧地猜测。
陈明作为公司主管,不得不站出来统一口径,他站在码头的台阶上,对着聚集过来的船员和村民大声解释:
“大家静一静!鲸川确实是去配合处理一些重要事务了,是好事,大家别瞎猜!他临走前特意交代了,船队由周伟叔全权负责,就去7号渔场,稳扎稳打,安全第一!”
他话说得肯定,但眼底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他知道的其实也不多,只知道沈鲸川参与的是国家层面的机密项目,具体内容、地点、归期一概不知。
私底下的议论和担忧更是止不住:
在沈家院子里,陈秀莲一边摘着菜,一边对坐在小板凳上抽烟的沈海生念叨:
“老头子,你说鲸川这到底是去干啥了?神神秘秘的,问陈明那孩子,他也说不出了所以然来,就说让咱们放心。我这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
沈海生磕了磕烟灰,闷声道: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路。上面找他,肯定是看重他的本事。咱们别给他添乱,看好家就行。”
话虽这么说,他眉宇间的褶皱也深了几分。
在小酒馆里,几个相熟的村民喝着酒,话题也离不开沈鲸川。
“我看啊,八成就是跟丑国鬼子干架那事!说不定是去接受表彰或者做汇报了!”
赵老四压低声音,一副“我猜得准没错”的样子。
“表彰也不用去这么久吧?连个信都没有。”旁边的人反驳。
“我看陈明那小子没说实话,肯定是有啥棘手的麻烦事。”
“唉,没有鲸川带队,这次出海心里没底啊。”另一个老渔民叹了口气。
“他那双眼睛,比啥探鱼器都准!周伟本事是有,可毕竟……”
这种担忧也蔓延到了船队内部。
虽然新船配备了先进的探鱼器,但船员们早已习惯了沈鲸川在船上时那种“指哪打哪”、几乎从不落空的底气和精准。
如今他不在,尽管周伟经验丰富,指挥得当,大家心里还是忍不住打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