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将原本用于近海修炼的大块时间,重新进行了规划:
上午专注于船员证书的理论学习和实操训练。
下午要么在合作社处理积压事务,与陈明商讨下一步发展计划;要么回到安静的房间,打开笔记本电脑,撰写他的大四毕业论文。
他选择的课题与“乡村振兴背景下渔业合作社创新发展模式研究”相关,月影湾的实践就是他最鲜活、最有力的案例。
他将自己的思考和经验落于笔端,进展迅速。
晚上陪伴父母,或者与许昭视频通话,分享彼此的近况,维系着跨越空间的感情。
他的时间被高效、充实地填满,每一分钟都指向明确的目标。
这种清晰的规划和强大的执行力,也无形中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整个月影湾,仿佛一艘加满了燃油、校准了航向的巨轮,在短暂的休整中,不是在停滞,而是在为下一次更强劲的启航,积蓄着更深厚、更全面的能量。
沈鲸川以身作则,向大家证明:
真正的强大,不仅仅在于能捕获多少鱼,更在于拥有驾驭风浪的知识、管理财富的智慧,以及放眼未来的格局。
一周的休整期转瞬即逝。
月影湾的码头再次充满了蓄势待发的蓬勃朝气。
经过系统学习和短暂放松的船员们,个个精神饱满,眼神中比以往更多了几分自信与沉稳。
“海鲸号”、“海昭号”、“海湾号”三艘中型渔船早已完成检修、补给出海,如同三位经过休整和武装的骑士,静静停泊在晨曦微光中。
沈鲸川站在“海鲸号”的船头,目光扫过整装待发的船队。
他能感觉到,这次归来,船队的气质有了微妙的变化。
不仅仅是装备的升级,更是人员精神面貌的提升。
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基于知识和信心的底气。
他没有发表长篇大论的动员,只是拿起对讲机,声音清晰平稳地传遍三艘船:
“各船汇报准备情况。”
“海昭号,人员、设备、补给完毕,随时可以启航!”
“海湾号,全员到齐,准备就绪!”
“海鲸号,准备完毕。”
“好。”沈鲸川简短回应,随即下令:
“解缆,启航!目标,公海渔场!”
“是!”
缆绳收回,引擎发出低沉有力的轰鸣,螺旋桨搅动起白色的浪花。
三艘船依次缓缓驶离熟悉的月影湾码头,再次坚定地投向蔚蓝的怀抱。
岸上,送行的村民和家属们用力挥着手,眼神中不再仅仅是牵挂,更添了一份笃定的信任。
他们相信,这支变得更强的船队,必将带回比上一次更加辉煌的战果。
船队驶过曾经敬拜海神娘娘的海域,驶过近海熟悉的航标,向着那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公海进发。
航途中,沈鲸川注意到,新取得证书或参加了培训的船员们,在操作和讨论时,明显更加规范和有章法。